就算鎮南王不說,在場其他人也在懷疑顧湛。
誰也不傻,白側妃固然有謀殺鎮南王的動機,但她隻是內宅婦人,哪裡指使得動軍中的從二品副將,在這件事中,顧湛必然脫不開關係。
應該說,顧湛十有八九才是主謀。
“父王,我什麼也不知道。”顧湛艱難地啞聲道,聲音中透著顫意,“都是母妃與秦決背著我所為……”
他雙目通紅地盯著顧策,一霎不霎,眼裡寫滿了哀求。
哪怕父王不念父子之情,也要顧念世孫與靜安啊,他們不能有一個意圖弑父的爹。
顧策避開了顧湛哀求的目光,胸口發緊,心裡的失望難以言說。
這個長子是他親自教養長大的,他對他寄予厚望。
曾經的希望越大,此刻的失望也越大。
顧策的眼前又浮現方才顧湛舉劍殺了親衛嚴治再自殘的那一幕,嚴治的屍體此刻正無聲無息地躺在屋子裡,死不瞑目。
嚴治跟在顧湛身邊十幾年,顧湛卻能毫不猶豫地說殺就殺……他狠毒,自私,不孝,無能,又懦弱。
直至今日,他才看清了這個長子。
“顧湛,你有膽子弑父,不惜自殘來誣陷嫡母,事到如今,卻連認罪的勇氣也沒有?!”
“是我教子無方,是我有眼無珠,你不配為世子。”
顧策吐字艱難地說道,那雙蒼老且布滿血絲的眼眸裡寫滿了失望。
剛從昏迷中蘇醒時,顧策很虛弱,也曾一度沉浸在被長子背叛的哀痛中,他想不通顧湛為什麼要弑父,一直想質問他為什麼。
顧湛是鎮南王世子,未來的鎮南王,親王之銜,他隻需等自己百年之後即可順理成章地承繼爵位,可他對自己下了殺手——也就是說,對顧湛而言,自己的存在猶如一塊攔路石,得除之而後快。
經過這段日子的獨處,顧策漸漸地冷靜了下來。
此時,他已經覺得沒什麼好問的了。
都到了這個時候,顧湛不僅沒有認罪的勇氣,甚至連像白氏一樣自儘的勇氣也沒有——他還不如一個婦道人家。
像這樣的顧湛,在自己百年之後,能率領南疆軍抵住百越的鐵蹄,能護得住一方百姓嗎?
不能。
隻差一點點,他顧策就成了南疆,乃至整個大裕的罪人!
“顧湛,本王對你太失望了。”
顧策閉了閉眼,感覺左胸口那道還未愈合的傷痕在一陣陣的抽痛著,似有人將那傷口又重新撕開,拿刀子狠狠地剜著他的心。
周圍一片沉寂,死一樣的沉寂。
皇帝以及其他人皆是露出既震驚又唏噓的表情,一個個臉上都寫著:果然如此。
甚至於,皇帝此刻再看著顧策,還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他與皇叔皆是命苦,全都養了個不知感恩的不孝子,一番心血付諸東流。
“……”顧湛的喘息逐漸粗重,肩頭的傷口還在不斷地滲血,讓他的左肩乃至整條左臂漸漸麻痹。
鎮南王的這番話徹底刺痛了顧湛。
想起好幾次午夜夢回時,父王也是這麼指責他的,說他不配為世子,說他比不上他二弟……
當初的噩夢與此刻的現實重疊在了一起。
絕望之下,顧湛不管不顧地吼道:“我不配為世子?!”
“還不是父王你偏心!”
“你若是真把我當世子,就該扶正我的母妃,這麼多年,王妃之位一直空懸,為的又是誰?”
“名不正,則言不順。你可知道這些年多少人在我背後指指點點,說我不過是妾室之子,說若是沒有譽王之亂,王妃定能誕下嫡子……”
“父王,是你逼我的。”
顧湛歇斯底裡地吼叫著。
他是庶子,就天然低嫡子一籌,哪怕他付出再多,也永遠會被人看輕。
現在那些人如願了,王妃母子還活著。
他們成了最後的勝利者,而他顧湛現在不過是砧板上的魚肉,任父王宰割,注定逃不過秋後問斬的命運!
他像是著了魔般,反複地呢喃著“是你逼我的”這句話,喉底發出一陣癲狂的大笑,臉上那斑斑點點的血漬襯得他猙獰如惡鬼。
隨著顧湛的聲聲控訴,顧策的神情更加痛苦,喉頭發苦。
眼前的顧湛讓他覺得何其陌生。
顧湛是他的長子,從二十年前被封為世子後,他就已經把這個兒子視為繼承人,儘心儘力地培養他,扶植他,還逐步把南疆的一部分軍政也交到他手中。
即便當年王妃懷上了孩子,他也從沒想過改立世子,甚至想著王妃若是生個女兒也不錯,一兒一女正好湊個“好”字。
他一心為長子著想,卻不想長子不僅不滿足,還對他這個生父生出了殺意。
這個曾經溫和乖巧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
“顧湛,時至今日,你還不知錯,簡直無可救藥!”皇帝一手負於身後,冷冷斥道,“來人,還不把顧湛與白氏拿下,押入天牢,等候三司會審。”
隨行的禦前侍衛立刻領命,將顧湛與白側妃母子都拖了下去。
靜安縣主還想去求皇帝與祖父,卻被許氏捂住了嘴,許氏無聲地對著女兒連連搖頭,淚涕橫流。
弑父是大罪,靜安再為父求情,便是對祖父不孝,皇帝隻需一句話,就可以把她們母女也下天牢等候三司會審,那靜安後半輩子就徹底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