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一溜煙的往南而去,和梅仁禮等人碰上麵後,這才將人接到了梅塢。
至於兩人私下簽了什麼協議,壓根沒人知道,愣娃等人自從出了劉跡那檔子事後,現在一個個分寸拿捏得死死的。
畢竟師座連貼身的都舍得殺,那他們再親近,把握不住隻怕哪天就是第二個劉跡。
最重要的還是隻要我不知道,即便你抓了我,嘿嘿,老子連內容都不曉得,又怎麼可能泄密?
安排妥當後,秦晉第一時間便來到了鬆江,如今部隊滿打滿算才五萬來人,耍橫拚命沒問題,可真要想長遠的坐穩這個位置,十萬精銳才有那個底氣去和南京的碰一碰而不傷大雅!
左裁縫看到秦晉突然回來,多少有些激動,自從師部搬到上海去後,這鬆江便沒了往日的熱鬨。
進了指揮部屁股坐了下來後,秦晉才開口問道:
“讓你新征的七萬人,征得怎麼樣了?”
左裁縫道:
“師座,這才幾天,我已經征了八千多人了。
主要還是你的名聲在這一片太好了,附近的鄉親們都認你。
這不我征兵通告一發出去,征兵隊走到哪兒,哪兒就爆兵。”
秦晉點點頭道:
“可以讓部隊在走遠一點,不要把這一代的青壯都征完了,這對鄉親們不好。
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七萬人必須要到位,我們現在這點人就是空中樓閣,看著繁花似錦,其實壓根沒有根基。
隻有我們有足夠的實力和影響到更多的人。
我們的位置才能坐得更穩。
如今我名義上和宋孔兩家是有了瓜葛,和梅家那邊也有牽連。
這段時間是我們最得意和安全的時間段。
所以,我們必須在這個時間段裡把部隊戰鬥力發展起來。
等忙完這裡,我會花半年時間去歐洲一趟。
新時代的戰爭變了,不再僅僅隻是人多就一定能贏,時代在進步,裝備在更新。
我已經派了一批人去歐洲學技術,學開飛機,開坦克,開軍艦。
隻有我們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走在前頭,才能打勝仗,戰得穩。
所以,這段時間你們都辛苦點,勁量在我走之前把部隊擴編到九個旅!”
左裁縫點點頭道:
“師座放心,人我保證沒問題,隻是這建製框架還得你來操刀!”
秦晉笑了笑道:
“這個我已經有安排,你們四個旅不動,保持羅隊的核心戰鬥力。
同時在各部抽調一部分副手出來組建班子。
新建五個旅的旅長,團長,營連長便由這些骨乾成員大考,大比產生。
新兵營地還是就在鬆江,你作為老前輩,部隊該怎麼帶,戰鬥力該有什麼水準,這些都需要你去幫助和把關。
其他三個旅如今壓力很大,看似平靜的上海,其實早已暗流湧動。”
左裁縫叫來旅部軍官,便開始對新軍建製的事宜作起準備來。
一連三天,這次共在各部抽調了一千二百多人。
有軍官也有老兵士官。
花了兩天時間分彆選拔出了五個旅長,五個參謀長,二十個團長和二十個團參謀長以及五百多名營連級軍事主官。
先將剛征來的三萬多人分彆下放各旅團開始訓練。
一天後,原部隊幾個主要軍事主官都過來開新兵大會,大會結束後叫來五個新旅長,秦晉先是當著大夥鼓勵了一番後才正式道:
“命令
任命劉方禹為一師五旅中校旅長。
任命陳伯安為一師六旅中校旅長。
任命吳傲雲為一師七旅中校旅長。
任命李登峰為一師八旅中校旅長。
任命趙伯達為一師九旅中校旅長。
各旅所屬軍官任命狀我已簽發下達,你們既然是五萬人的部隊裡優中選優選出來的佼佼者,那我就相信你們有這份能力把部隊建起來,做大做強!
我的規矩你們跟了我這麼多年,想必也不需要我再過多的重複和囉嗦。
但你們自己也要注意分寸和原則,部隊擴大的本意是壯大我們自己,我不想有一天我真用到你們的時候,才發現你們都是群軟蛋!
彆看你們領章上的牌牌和其他四個旅差了一顆星,隻要你們把部隊帶好了,一仗打下來,我也就有理由把星星給你們補上。
後來者不可怕,就怕你們沒有後來者居上的覺悟和野心!
我的兵,要麼凶得批爆,要麼你們就給我死遠點。
一句話,老子不養閒人!”
待秦晉說完,左裁縫等一眾老軍官紛紛表示祝賀和鼓勵。
左裁縫率先表態道:
“幾位兄弟,這裡本來就是你們的家,這地兒你們比我都熟,缺啥,有啥困難,說一句,我全力支持!”
拴子拿著軍事主官名單看了看不滿道:
“特麼的你們一個個的名字都斯斯文文的,我這旅長叫個拴子老跌份了,師座,要不你給弟兄幾個也整個高雅點的名字?”
此話一出,頓時得到了幾個老兄弟的應喝,鐵柱更是指著自己鼻子罵道:
“師座,以前老班長說你名字大,那會兒我們還嘲笑你,如今官升的越來越高,這拴子鐵柱的叫著我們老丟份了!
要不趁此機會,你給我們從新發張洋氣點的任命狀?”
“對對對!師座,必須安排!”
一眾老兄弟架秧子起哄道。
秦晉無奈,隻得先問了一下他們各人的誌向和情況,根據他們的意願補發了幾份委任狀。
分彆是
師參謀長烏蘭巴托上校。
第一旅為左宮裁上校旅長。
第二旅為劉近喬上校旅長。
第三旅為張亭遠上校旅長。
第四旅為徐叔翰上校旅長。
直屬警衛團為陳稜中校團長。
直屬重炮團為雷震霆中校團長。
直屬特務團為錢三良中校團長。
直屬保障團為王漢全中校團長。
陳銘生為特種大隊少校大隊長。
陳子林替補為電訊工兵大隊少校大隊長。
烏托木兒等人由於民族原因並未改名,同樣也未做職位調動。
從此第一師所轄製的九旅四團兩大隊的主要架構形成穩定。
同時也明確了四旅四團兩大隊為核心戰鬥力,其餘五旅將分彆接管原四旅以及寶山地區的駐防地。
前三個月由原來的旅教新建旅,三個月後撤回老旅團,隻留幾個骨乾協助新旅形成戰鬥力。
至於核心四旅,將會被秦晉用來打硬仗,打勝仗,打無準備之仗!
隻有手裡的部隊夠硬夠強夠多,才有上桌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