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四周,注意到超市對麵停了一輛坐滿人的車。
周邊沒什麼行人,停輛車很正常,坐滿人也不奇怪。
讓人迷惑的是他們有三個人是藏在車裡,正常從外麵看不到,隻有一個人坐在駕駛位上玩著手機。蘇冥方向不變,假裝隨意地看了下四周,果然又發現了另一輛同樣藏著人的車,在街角的另一邊。
蘇冥仔細看,注意到這些人都配了槍。
警察!這麼快?
蘇冥非常吃驚。他想不通,盜竊案而已,怎麼可能這麼快就追蹤到了小刺頭,警方這是開掛了嗎!
玩手機的警察抬頭,很隨意地看了小刺頭一眼,就沒有再多關注,反而時不時瞥一眼那個包裹。靈視能清晰地看出這點。
小刺頭的身形在造船廠肯定暴露了的,畢竟現代社會這麼多監控。但對方沒理會,說明這些警察不是因為盜竊案過來的,他們並不是在找小刺頭。
想到了包裹,蘇冥突然意識到,他們找的恐怕是自己——這就對了,他們是追著淘寶賬號購買記錄找過來的,跟造船廠的事情並無關聯!蘇冥明白了過來。
那麼新的疑問產生,帶槍,抓捕,自己?
我做啥了,這麼天怒人怨?蘇冥心中很是懵逼。他不就是一車貨沒押運到嗎,那也不是我的鍋啊!
但沒時間給他猶豫,異界的逃亡行動迫在眉睫,容不得耽誤。蘇冥心一橫,操縱小刺頭騎著摩托車衝上人行道,抓起超市門口的包裹就跑。
包裹裡隻是一個3d打印的船模,警察肯定會檢查,但是大概率不會更換。如果因為包裝、外形、重量這些引起目標警覺,平添節外生枝的可能性。
而且時間很緊,高速物流沒有閒暇,不必要的耽擱會丟失抓捕嫌犯的機會。這應該是警方視角的邏輯。
包裹入手,小刺頭擰滿了油門就跑。警察紛紛下車,掏出手槍,打算鳴槍示警。
蘇冥沒有理會,拐進附近的巷子。
似乎什麼東西劃過,小刺頭身體抖動了一下。
靈聽蘇冥還沒有練習,所以他聽不到小刺頭這邊的聲音。蘇冥拐進巷子,發現道路不太寬,警察的車進不來。他趕緊前進,在警察繞到巷子出口前,逃離了包圍圈。
但這不是結束,很快警車又跟了上來。天眼遍地,逃亡不易。不過萬幸這裡離出城不是很遠,往外走監控設備就沒那麼密集了。蘇冥把速度拉滿,在一個路口轉彎進了小路,然後隨意選擇了一個村道疾馳。
一直到狂奔出幾十公裡,蘇冥才敢停下。他把摩托車藏進了路邊一處廢棄的豬圈,小刺頭藏在了一棟爛尾樓的地下室。
沒時間去想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蘇冥覺得當務之急是先解決他自身在異界的生死存亡。
他拆開包裝,包裹裡果然是船模。
謝天謝地沒掉換!畢竟在正常人的角度,這不過是一個無害的鐵疙瘩。
蘇冥突然發現小刺頭肋骨碎裂了一根。他驚恐起來,維係小刺頭生存的力量,是來自異界的他的魔力,按道理隻要他不解散識海中的亡靈印記,小刺頭就會一直存在,甚至還能緩慢的自我修複。
可怎麼突然就壞了,這是要崩潰了嗎?
仔細檢查,蘇冥鬆了口氣。小刺頭的衣服肩上,有一個穿孔的圓洞,這是槍打的。
想到剛才進巷子前的那一抖,結合中彈的角度,是狙擊手!
所以他到底做了什麼啊!蘇冥欲哭無淚,這絕對是惡性犯才有的待遇啊!他一個機械廠的小工藝何德何能!
但總之,這都是之後再去頭疼的事情了。
蘇冥把船模在地上放好,然後開始傳送。
白骨堡壘的大廳中,術式的符文閃現,在蘇冥和白骨的麵前,一些鋼材組成了船模。
“這是船?”即使是已經見過太多地球風格的東西,學者小姐仍然無法避免地產生了懷疑,“太纖細了。”
蘇冥伸手拿了起來,發現船形看起來很像056,確實是細細長長的。深v字的船底,外飄船體,長橋樓,非常漂亮。
“這個圓形是做什麼的?”白骨指著船模前端的球鼻艏問。
“你確定以你的幾何水平,想聽?”蘇冥問。
“還是算了。”白骨撇嘴。
“我最開始構想的是雙體船,或者水翼船,那個造型更加飄逸。”蘇冥拿起便攜電腦,展示給白骨一些圖片,“不過目前動力隻有這麼多,發揮不了這些構型的功能。”
“行,我不多嘴了。”白骨看著滿屏幕放飛自我的線條,皺起眉,“以後堡壘構型的事情,千萬不要跟我商量。反正白骨印記在你那,你自便就好!”
還好把這個身體喚醒了,她輕聲嘀咕。
蘇冥向白骨印記導入模型,並開始進行細化和修改。畢竟是魔法材質,很多東西不一樣。
此外堡壘重組的各項操作,他也需要先小規模的練習下。
“對了,記得給我留個大房間,我做圖書館。”白骨說,“另外三個稍微小一點的房間,我做倉庫、煉金實驗室,和——符文研究室。符文研究室要有窗戶,通風好。”
“沒問題,船體空間很充裕。”蘇冥答應道。
夜幕降臨,蘇冥跟白骨來到了塔頂。他拿著一張紙列表,準備事項中,還剩下兩項未完成或待確認。
他抬頭看了看天,現在就算是不用魔法感知,也能知道一場不小的雨即將到來。
“你們這有改變天氣的法術嗎?”蘇冥問。
“有倒是有。”白骨回答,“如果聚集足夠的人手聯合施法的話,在小範圍、短時間內改變天氣,是可以的。”
自然界一個隨意的活動,哪怕一片雪崩,一場暴雨,一個龍卷風,涉及的能量規模都會非常巨大。即使是在魔法的異界,人類想要乾預也是極為耗力。
“也就是神殿那邊是不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的。”蘇冥在[降雨]這個待確認事項後打上勾,“這一項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