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蓋殿裡。
朱元璋身穿龍袍,四十歲的他正值壯年,龍精虎猛,提筆在奏折上筆走龍蛇,快速書寫著關於海禁條文的批複。
方國珍雖然平定,但陳友定殘部依舊猖狂,在沿海一帶勾結倭寇洗劫百姓,簡直豬狗不如。
之前,雖已下令將沿海的百姓遷離至內陸,又派兵去征陳友定。
隻是海禁的具體律法還沒有草擬,如今正在促成此事。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批奏章,朱標則是在他側麵,另擺上一條桌案,也抱著一堆奏折在批複,也算是開始實操了。
胡翊奉旨前來。
這還是他第一次正式的麵見朱元璋,而且身邊沒有其他人。
“臣,胡翊,恭請聖躬萬安!”
見皇帝要五拜三叩,禮儀非常繁瑣。
不過胡翊剛要行禮,朱元璋立即一個字打斷,說道:
“免。”
看得出,朱元璋也挺煩這些禮儀,他長話短說,問道:
“咱要你去北伐,在保兒手底下做監軍的事,你都知道了吧?”
胡翊應了一聲。
朱元璋立即就說道,“你也是時候該去曆練曆練了,在軍中少說話,多做事,爭取立幾個軍功。”
說罷,還不等胡翊答對,就伸手一招身邊的內侍道:
“取兵器來。”
兩個太監懷抱武器走來。
一人手中抱著兩條銅鐧,一人手中捧著張紫檀木做成的輕弓。
朱元璋說道:
“這亢龍鐧是長短一套,照著你習練鐧法時候的兵器,一個模子打造出來的,隻是用了銅,更紮實些。”
說罷,又將那張輕弓取在手中,拉開弓弦試了試,點頭說道:
“這弓是標兒用的,名叫驚風,可射一百二十步,箭速奇快,你一並帶著。”
兩個太監將亢龍鐧和驚風弓送到胡翊麵前。
胡翊抓起鐧來掂了掂分量,長鐧大概12米,適合進攻,重3斤。
短鐧066米,18斤的重量,適合防守。
手持雙鐧,攻守兼備。
“臣,謝陛下、謝太子賜予,必當以此兵器,嘗元賊之鮮血,彰我大明軍士之勇。”
朱元璋對於胡翊的回答很滿意,但他似乎很趕時間,立即便又擺著手說道:
“那你速去準備,馬上出發,遲了保兒可不等你。”
胡翊這就被轟出華蓋殿。
太子朱標實在是擔心胡翊,跟朱元璋說道:
“爹,我再去跟他囑咐囑咐。”
朱標立即趕出來,叫住了胡翊,對他細心叮囑道:
“常將軍帶兵攻打保定府,保兒哥發出家信時,正在協助常將軍掃蕩元軍,他與你約在真定衛見麵,便是要在破了保定後,行軍至那裡,所以你的時間不會多,幾萬大軍不會駐紮下來隻等你一個,這一路艱辛得很,你要有個準備。”
朱標說到此處,胡翊還不知道這段路途究竟有多麼恐怖。
直到朱標說出了距離。
“從南京到真定衛,有2400裡地,另外,作為姐姐未來的夫婿,你也是我未來的姐夫,更要叮囑你一句,到了軍中不會做沒關係,要多看,若是不懂得如何做事,你就記住放權給下麵人做,隻需記住不折騰這三字,便出不了大礙。”
說實話,朱標這一句2400裡地,可真把胡翊嚇住了。
隻是後麵朱標的善意提醒,讓胡翊立馬就進入了狀態,心裡知道了此行的重要性。
“臣,謝過太子提點之恩。”
胡翊向朱標見禮表示感謝,朱標立即將他扶起,拉近了距離,小聲說起道:
“你我將來是一家人,不必拘禮,快去後宮一趟,姐姐在等你呢。”
胡翊告彆朱標,立即回到後宮。
李貞和朱靜端、朱靜敏正在那裡等他。
換洗的衣物和文書、令牌,李貞都已為胡翊準備好了。
朱靜端也是快步走過來,知道事態緊急,紅著臉,雙手遞過來一個荷包,聲音糯糯地說道:
“我為你求了平安符,希望你此去一切順利。”
胡翊也顧不得彆的了,隻得最後囑托了李貞兩句:
“李大爺,我那些堆肥,隔幾天幫我翻一遍,蠶豆長出來寸深的時候,就勞煩您幫我將那些肥料追到地裡,等那蠶豆長出來,您給我留幾粒,這東西我將來有大用。”
李貞點了下頭,說了聲“記住了”。
胡翊這就立即出宮。
宮門外,已經有六人牽著馬匹,在等著他了。
為首一個精瘦的中年人,皮膚顯出厚重的古銅色,看著相貌平平無奇,走起路來卻帶著一股威勢。
此人來到胡翊麵前,立即便見禮道:
“卑職馬長風,奉旨護送監軍大人前往,路程緊急,請大人立即上路。”
胡翊看到其他五人,也在向著自己見禮,立即說道:
“今後路上兄弟相稱,大家無需再向我行禮,禮節多了反而是累贅。”
七人七馬出了儀鳳門,胡翊他們剛出城,立即便聽到一個聲音在叫自己。
原來是繼母柴氏抱著小妹胡令儀。
“翊兒,路上保重,你爹和你大哥都在當差,隻有我來送你了。”
看到胡翊坐在馬上,胡令儀也是立即揮著小手,邊哭邊喊道:
“哥哥,你快些回來,不要等儀兒長成大人才回家。”
“放心了,母親,照顧好小妹和大哥。”
胡翊隻在城門外略一停頓,便立即出發了。
護送胡翊的這六人,領頭的馬長風,曾是常遇春手下的千戶,後被調進大都督府當差。
馬長風加上另外三名騎兵,外加兩個斥候,這便是全部的護送陣容成員了。
馬長風與胡翊在官道上並行,趁此機會,馬長風細細對胡翊說道:
“李將軍信中約定,大軍五到七日到達真定衛,如此一來,留給我們的時間至多為五日半,因此一切從簡,隻有我們陪著您上路了。”
胡翊聽說後,有些發暈。
五日半,要行進2400裡地?
隨後,馬長風說出了今日的行程——淮安驛。
從南京到淮安,600裡地,一日走完。
胡翊心說,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好在是李貞對他進行了係統培養,糾正了他的騎行姿勢,再加上父親前幾年教過他騎馬,有些基礎。
要不然的話,這2400裡地不等他走完一半,褲襠都得磨平了。
好吧,南京——淮安。
600裡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