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命運的拐點(1 / 1)

推荐阅读:

朱元璋的話都已經說到這裡,暗示的差不多了,就差明示了。

李貞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何況朱靜端又不是外人,胡翊更是對他們李家有著再造之恩。

李貞也不拖泥帶水,直接給朱元璋表態,說道:

“重八啊,胡翊這孩子我挺喜歡的,我有個請求,想把胡翊調到保兒軍中去做個監軍,你看行不行?”

大姐夫還是會做人啊!

這本來是朱元璋磨不開口的事,不好意思對李貞言明。

畢竟,他這是為了女婿,搶自家親外甥的軍功,這事兒好說不好聽啊。

李貞卻反過來,主動為胡翊求一個監軍的官職,求朱元璋把胡翊安插到李文忠手下去。

朱元璋聽到這個“請求”後,立即眉開眼笑的同時,臉上又帶著一抹愧色,有些臊得慌的說道:

“姐夫,咱這是為了女兒搶奪外甥的軍功,你還照顧著皇家的體麵,說什麼求我的話,分明是咱這個皇帝求著你呢。”

李貞哈哈大笑著,說道,“都一樣,都一樣。”

“若是沒有你重八的恩典,又哪來我和保兒的今天?靜端是我看著長大的,跟我的親閨女也沒什麼兩樣,胡翊又對李家有大恩,待我寫封家信捎給保兒,他也定會全力相助的。”

這事兒就算定下來了。

朱元璋心情大好,抱著李景隆舉高高,玩的不亦樂乎。

一會兒工夫,馬皇後擀好了長壽麵,朱靜端做好了長壽包,又蒸了個大大的壽桃饅頭放在桌子中間。

他們這桌子菜,正好趕上午飯的時候,朱標帶著弟弟妹妹們全都來給李貞賀壽,一起圍坐在桌前。

席間,朱樉問李貞道:

“大姑父,我看胡郎中最近在練鐧,他舞的好生漂亮,你什麼時候也教教我吧?”

不等李貞說話,馬皇後卻是說道:

“你們的任務是好好讀書,不是舞刀弄槍,咱們大明現在是兵強馬壯,也輪不到你們上戰場打仗。”

話起了個頭,朱標就問道:

“姑父,你教胡郎中練武,現在他的水平怎樣了?”

聽到朱標問,朱元璋也很想知道,畢竟這是未來女婿,馬上就要派他上戰場了。

那畢竟是個危險的去處。

李貞卻是滿身的自豪氣,笑著說道:

“胡翊的拳腳嘛,一般,怕是在樉兒手裡都要敗下陣來。”

此話惹得一陣哈哈大笑,李貞卻又道:

“但是他的雙鐧頗有章法,我請了宮中的用鐧高手教他,現在耍的是有模有樣,不單是如此,這孩子箭法超群,於五六十步外,二十箭全中,手法極穩,目力極佳,所欠缺的隻是氣力,是個神射手的好苗子!”

聽李貞說的眉飛色舞,這下朱樉、朱棡還有朱棣,再也笑不出了。

三人的箭術,以朱樉最好,雖可射七八十步,隻是命中率低些。

須要知道,軍中選弓箭手,要求才不過是八十步距離外,十箭中六。

也就是百分之60的射中率。

胡翊現在於五六十步外,二十箭百分百命中,假以時日,絕對是個又穩又準的神射手。

聽了這話,馬皇後指著幾個兒子們說道:

“看看你們,再看看人家胡郎中,你們真是文比不過,武也比不過,還不好生跟著宋先生念書,淨知道逃課搗蛋?”

朱元璋也是立即接話,指著朱樉、朱棡說道:

“虧你們兩個還逃了課,跑去校場練武練箭呢,練了幾年還及不上人家這練了一個多月的。”

李貞家中有說有笑,太子、皇子們歡聚一堂。

胡宅。

胡翊昨天回來後,帶著胡令儀放鞭炮玩,折騰了半夜。

他沒想到,這一晚上,親爹、親哥哥都沒有回家。

叔父胡惟庸何時回來的,他也不知道。

第二天早上,胡翊醒來時,看到胡惟中還在院子裡坐著,手中對著賬本之類的東西,居然熬了個通宵。

胡顯一會兒回了家,也是倒頭就睡。

一直等到天都快黑了,這一家人才算是聚齊。

柴氏今天買了許多菜,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把胡惟庸一家人也請過來坐。

如今,胡家四人為官。

胡惟庸正三品太常寺卿,胡惟中正五品上林苑監左典簿。

胡顯因為跟著老爹混了七八年,有些老兵資曆。

得以做了正九品漕運司廣積倉副使,就是個看管倉庫的官,相當於是管著一個看倉庫的保安大隊,他是副隊長。

胡惟中作為一家之主,此時端起了酒杯,開口說道:

“翊兒一向都在宮裡,今日我們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坐在這兒,才算是過大年了,正巧,他又因為醫治好長公主的頑疾,陛下授了他正四品官,真是大夫和將軍都叫他當上了,這也是咱們老胡家的喜事,咱們一起慶祝慶祝。”

胡翊不在的這段時間,胡令儀多少懂了點禮儀,這要是擱在以前,必定是已經站起來動筷,手跟筷子一起上,不斷往嘴裡扒食吃了。

今天則不然,胡令儀主動問胡翊道:

“二哥,你餓嗎?你想吃那個煎魚嗎?”

胡翊被這小吃貨逗樂了,知道是她想吃,連忙夾了一塊魚肉放在胡令儀的碗裡。

小丫頭片子瞬間就眉開眼笑的,滿眼都是小星星,吃的不亦樂乎。

胡翊不禁心中感歎起來。

做小孩真好,無憂無慮的,天真爛漫,那些糟心的事情不知道,也不會去管。

胡惟中趁著這時候,在大家最高興的時刻,終於又宣布了一個重磅的消息:

“翊兒,顯兒,你們還不知道咱們老胡家一樁更大的喜事吧。”

胡惟中顯得激動極了,興奮又鄭重的說起道:

“你們的叔父,最近因籌運北伐糧草立功,又在開國大典上辦的漂亮完滿,陛下龍心大悅,李丞相昨日向陛下提出請求,陛下已經恩準將他調進中書省,擔任李丞相的左右手了。”

調進中書省,做李善長的臂膀,那麼胡惟庸現在的官職便等於是參知政事了。

幾乎相當於副丞相的官位。

看到大哥胡惟中如此的抬舉自己,胡惟庸立即擺手道:

“大哥過譽了,正式在李相手下任職,官位應當是從二品的參知政事,我隻是以正三品太常寺卿借調去中書的,陛下和李相,現在不過是在考驗於我,名義上還歸屬於禮部呢。”

胡惟庸麵上雖然顯得謙虛,但依舊難掩那一臉高升後的喜色。

胡父則是說道,“如今我胡家叔侄父子,足有四人在朝為官,也算是祖墳上冒了青煙,要等到空閒時候回一趟老家,修葺祖墳,重開我胡家祠堂,也好光宗耀祖,將這些榮耀記載進族譜啊!”

此時的胡家屋內,所有人都是異常的高興。

唯獨是胡翊,臉上跟著在笑,心裡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從明天開始,叔父就要進駐中書省了,雖然名義上還是太常寺卿,實則已經開始行使起副相的職權。

看似距離案發還有十二年。

實則,今日之後,他和全家人已是站在命運的拐點上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