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在浦東國際機場的廁所隔間裡吐出帶輻射熒光的血,鏡子裡的自己正在緩慢崩解——右耳垂脫落露出鈦合金骨架,左眼虹膜浮現出納斯達克實時行情。手機自動播放的新聞裡,緬甸軍政府宣稱查獲的"金融核彈"已運抵上海,而視頻背景中佘山天文台的射電望遠鏡正指向北鬥七星第三顆星。
地鐵二號線徐涇東站的廣告屏突然閃爍,程雨晴的臉在二十六個屏幕同時浮現:"恭喜你通過初試,現在請到國金中心領取畢業證。"他跟著人群擠上列車,發現所有乘客的後頸都印著條形碼,掃碼顯示的信息全是已注銷的網貸賬號。
國金中心55層的空中大堂,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遞來鉛製邀請函:"林先生是今天第1997位訪客。"鎏金電梯載著他沉入地下三百米,閘門開啟時,眼前是座由熔融狀態的金條與鈾棒澆築的巴彆塔,塔身纏繞著無數光纖血管,正將暗紅色的數字貨幣泵入地核。
"這才是真正的央行。"程雨晴的本體懸浮在塔頂,她的下半身已與反應堆控製台融合,"你父親參與建造的跨時空熔爐,本該用數學之美點燃文明,卻被做空成吞噬人性的怪物。"
林默的掌紋自動解鎖了操作台,全息投影顯示這座塔在平行時空的形態:1987年它是紐約雙子塔的鋼骨,2001年化作飛機燃油裡的納米機器人,2015年成為a股熔斷機製的原始代碼。此刻塔內轟鳴的,是二十六個時空裡所有破產者的絕望。
"選個喜歡的災難吧。"程雨晴輕觸屏幕,調出三套末日方案,"比特幣火山爆發,或者區塊鏈冰川紀?我推薦債務海嘯——用你們這代人最熟悉的網貸違約潮淹沒大陸架。"
林默突然發現操作台下方有個鏽蝕的銘牌,刻著父親的名字和1997年10月23日的日期。當他擦拭銘牌時,佘山地麵傳來劇烈震動——真正的核反應堆開始逆向運轉,將物理定律轉化為做空動能。
程雨晴的瞳孔突然裂變成雙k線圖:"你以為在緬甸毀了克隆體就贏了?那些都是回收舊時空廢料的垃圾桶。"她扯開胸口的皮膚,露出正在坍縮的微型黑洞,"這才是本體,用1997年香港市民的養老金喂養的奇點。"
林默的義眼突然播放父親臨終畫麵:老人不是跳樓而是被吸進某個發光的方程,最後一句話是"找那個數字"。此刻他忽然明悟,父親說的數字不是質數,而是此刻在黑洞視界上跳動的圓周率——程雨晴本體的致命漏洞。
當林默將圓周率第1997萬億位輸入操作台,整座金融巴彆塔開始歌唱。程雨晴的黑洞心臟出現裂紋,噴湧出的不是物質而是無數張絕望的k線圖。佘山地麵裂開深淵,林默看見父親被困在1997年的恒生指數裡,正用血肉之軀填補數字深淵。
"這才是真正的救市"父親的聲音從每個時空裂縫傳來。林默折斷操作台上的鈾棒刺入胸口,將自己的基因鏈接入主控係統。在意識消散前的刹那,他啟動父親遺留的終極協議——用所有平行時空的牛市記憶,對衝這個宇宙的做空能量。
佘山輻射塔崩塌成量子塵埃時,全球股市同時定格。上海浦東下起金色的雨,每個雨滴都是被釋放的養老金賬戶。程雨晴的本體在虛空裡碎成二十六塊翡翠,墜入不同年代的金融危機現場。而林默再次睜開眼時,正躺在大學宿舍的床上,手機顯示日期是2023年9月15日——他申請學信貸的那天清晨。
窗外傳來早鳥啼鳴,上鋪室友翻身嘟囔:"做噩夢了?"林默摸到枕頭下的《國富論》,書頁間夾著張泛黃的合照:1997年的父親抱著幼年的他站在香港聯交所門前,背景裡穿深藍套裝的程雨晴正在玻璃倒影中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