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一眾謀士將軍十分不理解,有幾個甚至想要不顧項羽的命令,悍然抽出刀來,想要將劉邦斬殺於此。
“我說放他走!”項羽怒喝了一聲,“你們沒聽見嗎?”
項羽將那砍向劉邦的幾柄刀全部攔下,此刻暴怒的項羽,就宛若一隻絕世凶獸,則要擇人而噬。
“主公!”幾名親衛雙眼瞪的血紅。
項羽沒有理會他們轉身看著劉邦,“走,趁我還沒有改變心意之前,趕緊走!”
“多謝!”
這一聲道謝,劉邦說的是情真意切,深深看了一眼項羽。
此刻的他也不禁被項羽身上的氣度折服!
沒有過多矯情,劉邦帶著已經傻掉的蕭何快步離去。
“等等。”
就在劉邦走到門口之時,項羽的聲音自身後響起,讓他如臨冰窖,透體生寒。
軍帳中,無數人驚喜的看著項羽,難不成項羽終於意識到了這劉邦的危險,改變了主意不成?
“大哥,這是我最後一次再叫你大哥。”
“從今日起,你我二人恩斷義絕!”
劉邦側頭回望,這個時候原本他應該卑躬屈膝的,應該諂媚的謝過項羽的不殺之恩,再將自己給貶到泥土裡。
但不知為何,這些話他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即便你今日放了我,將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毫不留情殺了你!”
劉邦麵如沉水,眉目開闔間好似一條龍低聲咆哮著。
“哈哈哈哈。”項羽笑的十分開心,“就該如此,理應如此!”
“踏出了這道門,以後如何,各憑本事。”
“去吧,讓某見一見被無數後人讚譽的漢高祖是什麼風采。”
“但某也要提醒你,往後的日子,某會死死盯著你,不死不休!”
劉邦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容。
“聽起來的確很可怕。”
劉邦帶著蕭何頭也不回的離去,一路疾走,等走出了大營,更是騎馬飛馳!
蕭何好奇問:“剛剛你拔劍自刎是認真的?”
“當然。”劉邦點點頭。
“你就這麼肯定項羽會攔你?”
“不確定,但當時我是死是活,全在項羽一念之間。”
“不如賭一把,你看,這不是賭贏了嗎?”劉邦臉上帶上笑容。
蕭何也笑著搖搖頭,劉邦是個瘋子,這項羽也真是個老實人啊。
這性格作為朋友來說,真的是沒話說。
可惜了天下之爭向來如此。
由不得天真!
鹹陽宮中。
劉季慌忙跪在了地上:“不敢,這漢高祖從何說起,我劉季添為沛縣一亭長,對陛下的忠心那是日月可鑒啊!”
嬴政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這劉邦還真有些意思。
不成想,他的大秦竟然還有如此多的人才潛藏其中。
這天下還會不會有如劉邦這等人傑沒有被發掘出來呢?
有的,肯定有的。
如此看來,這取士製度是不得不變了!
嬴政的目光落在大殿之中一眾貴族身上。
即便是他此刻也不免頭痛萬分。
“劉季?”嬴政幽幽道:“孤倒是覺得劉邦這個名字更適合你。”
“不,吾這輩子就是劉季,那什麼劉邦根本與我無任何關係!”
“我這輩子隻想為我大秦發光發熱,見證我大秦的榮光灑向四海!”
劉季此刻眼神堅定的像是要入黨!
殿內,不少人嘴角露出笑容,這劉季倒真是一個妙人。
“行了,冠冕堂皇的話就彆說了。”嬴政從台階上緩緩而下,“朕聽人說了,你是主動來鹹陽的,你就不怕朕殺了你嗎?”
“跟朕說說你心裡麵真實的想法吧。”
“暢所欲言大膽的說,朕恕你無罪!”
劉季咬了咬牙,“ 既然陛下這麼說了,那我就大膽說了。”
“我當然怕陛下殺了我,但我更知越是怕就越不能逃避,這鹹陽城才是我等唯一的活路。”
“陛下再是聖明不過,想必也不會因還未發生之事,治我等的罪!”
“我自幼於沛縣長大,如今已四十有二,未來會如何我不敢保證,但此刻我內心確無半分對我大秦不忠的念頭!”
“如果可以,劉季願一輩子成為大秦的忠臣!”
話音落下,劉季跪伏於地長拜。
大殿之中所有人也屏住了呼吸,等待著嬴政的決斷。
“很好,你真的很好,朕有點喜歡你了。”
“都起來吧。”嬴政揮了揮手,看了一眼扶蘇。
“扶蘇你過來。”
“兒臣在。”扶蘇恭敬道。
嬴政指了指劉邦,“以後劉季便是你的老師,亦是你的仲父。”
“拜!”
扶蘇聞言沒有任何猶豫,轉過身對著劉季深深一拜。
“仲父在上,請受扶蘇一拜!”
劉季眼睛瞪了溜圓。
大秦的長公子扶蘇稱我為仲父?
乃公不僅不用死,還得了這潑天的富貴?
劉季心中忍不住為嬴政的氣度歎服。
“這可如何使得,我不過一亭長也,有何本事能教導長公子殿下。”劉季像是有些不太好意思,又像是欲拒還應。
殿內群臣嘴角一抽,還裝啥呢,那模樣任誰都能看出來,劉季是何等意思。
嬴政也是嘴角一抽,“封劉季為郎中仆射,另封蕭何為倉丞,其餘眾人等待後續安排。”
“以後扶蘇便交給你了,朕希望以後能見到一個不一樣的扶蘇。”
“更希望,以後的劉季,是我大秦的劉季,你可明白。”
劉季正色道,“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讓劉季當扶蘇的老師,並不是出於嬴政的心血來潮。
像扶蘇這般一板一眼的性子,就適合劉季這樣混不吝的人來教導。
嬴政長歎了一口氣,緩緩走到大殿外。
希望這大秦不會再二世而亡了吧。
起碼也要多撐幾世啊混蛋!
林齊看著評論區中一群人圍繞著劉邦、項羽誰更厲害爭執不休,也是參與了進去。
小時候他受各種電視劇的影響,對邦子印象其實挺不好的。
認為這不過就是一個無賴,這天下怎麼就被他給拿下來了。
也曾無數次的為霸王歎息,為他的結局而感慨。
又覺得劉邦拿了天下就大殺功臣不仁義。
讓韓信道出那句,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一代兵仙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於一群婦人手中,何等屈辱!
但等後麵了解的越多,越是對邦子敬佩了起來。
劉邦那副浪蕩外表下,究竟隱藏著一顆怎樣的玲瓏心!
每每思之便讓人歎服不已。
至於說殺功臣,確實有。
但劉邦著重對付的也是那些個異姓王,一眾侯確實沒怎麼動。
當然,霸王的武勇他也同樣欽佩不已。
這樣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這華夏的曆史,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顯得如此熠熠生輝。
【二十八騎衝五千,司馬遷敢寫老劉家敢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