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懿文太子(1 / 1)

推荐阅读:

【得了吧,我不知道朱棣有什麼好吹的,還跟二鳳比,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好吧,這兩位看似都是造反,但根子上完全是兩回事!

二鳳的玄武門之變隻是宮變而已,說白了就是皇家內部的一次爭鬥,跟老百姓還有國家可沒什麼關係,這種事情放在華夏古代王朝沒有八百也有一千。

也就是二鳳的人生太過彪悍耀眼,才會如此出名被人一直津津樂道,而朱棣是確確實實的起兵造反!

整整四年的戰亂,戰火的硝煙幾乎波及了整個大明朝,多少老百姓給他朱棣的野心買了單,他爹朱重八洪武三十一年攢下來的老底,都在這場戰爭中打了個稀巴爛!

這也就算了,他上位了還要打,五征蒙古,馬上天子死社稷,聽起來好威風哦,這其中有好幾場仗根本就沒有必要打的,他自己頭鐵非要去,勞師遠征不說,還經常撲空。。

如果不是有朱高熾這麼個大明常務副皇帝,在背後給他搞錢搞糧穩定後方,大明就二世而亡咯,還永樂盛世,真彆來碰瓷二鳳好吧!】

追評:“實在不能太認同了,不論怎麼說,四年的戰火也都足以讓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永樂上位後之所以如此拚命,也是想彌補自己給大明帶來的傷痛吧。”

追評:“真彆他貼金了,他要是真為百姓好,就不會那樣窮兵黷武了,古代王朝十幾年的大規模騎兵征戰,要花多少錢糧你們也有數,說到底就是用百姓血來粉飾他永樂的太平罷了。”

永樂。

朱棣看到這裡血壓一下子就上來了。

“這後世人嘴皮子一搭,話倒是說的輕巧,朕在那個局麵,要是再不起兵,朕全家的性命都不保了,難不成要孤束手就擒不成!”

朱棣是真的有點生氣,主要也是因為這後人說的話有那麼一點道理,靖難這四年,死了不少人。對安穩許久的大明朝來說確實是不小的傷害。

靖難成功之後,他之所以那麼拚命,也不完全就是想證明給他爹看,也是想著給百姓看,他沒有錯!

“陛下還請息怒,後人站在後世,對於陛下所麵臨的情況自然看的沒有那麼清楚,對或錯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姚廣孝身著一襲黑衣平靜道。

朱棣沒有答話,話雖然是這麼說,但被後人如此評價,他心裡麵終歸還是有些不舒服的。

【懿文太子真的太可惜了,太子之位穩如泰山,有能力有手腕,就是少了一絲天命。】

【對於當時的大明來說,朱標確實是皇帝的不二人選了,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朱棣乾的不行,而是朱標確實更適合。】

【追評:“說實話,我最煩你們這些朱標吹了,朱棣已經用曆史證明他能乾的很好,朱標還是一個未知數,憑什麼就說朱標一定比朱棣合適呢。”

追評:“笑話,這麼跟你說吧,首先朱標在名分大義之上就無懈可擊,朱元璋和馬皇後所出,還是第一個兒子,又嫡又長,buff直接拉滿,他順利上位就等於給新生的大明朝開了一個好頭。

真的彆小看這個順位繼承的重要性,這一點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明朝後麵皇位更迭的平穩性!

從經曆上來看,跟隨著朱元璋一起自亂世一路走來,資曆也一點不缺。

如果朱標不死,朱重八就不會為了給朱允炆鋪路,大肆清洗淮西勳貴,藍玉案自然也不會發生。

不是我貶低朱棣的能力,但凡藍玉那批人活著,靖難再來一百次,朱棣也是沒有任何贏的可能的。”】

洪武年間。

朱元璋看到這裡頓時喜笑顏開,標兒確實優秀,這後人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嘛。

即便已經知道朱棣當了皇帝之後乾的很不錯,還被後人給了個永樂大帝的尊稱。

但在朱標未死的時空中,朱元璋卻還是沒有動搖要把皇位傳給朱棣的念頭。

朱元璋自信這個由他一手培養出來的太子,將來上位之後一定不會比老四要差!

況且這後人這話說的也的確很有道理,要是標兒能夠順利繼位,就可以給後人開一個好頭。

唐太宗李世民何等的雄才偉略,一出玄武門之變,搞的後人有樣學樣,皇位的更迭全部要宮變進行。

這也就是運氣好沒鬨出什麼亂子,這一個不好,就會讓整個國家都陷入到動蕩之中。

“標兒啊,你看到後人說的話沒有,也不要因為老四這兔崽子的成就妄自菲薄了,保重好身體,這位置你坐了絕對不會比老四要差,還反了他了。”

朱元璋用力拍了拍朱標的肩膀,他之前就在奇怪老四是怎麼將這天下拿下來的,有那麼多大將,還有藍玉那些殺才在,這老四成了精不成。

現在這麼一看原來還有他的功勞在裡麵。

朱標有些苦澀的點了點頭,這後人對他如此高看,老四又如此有能為,倒是讓他肩膀上壓力大了不少。

藍玉等一眾淮西勳貴看著天幕忍不住縮了縮脖子,這藍玉案又是怎麼回事啊。

太子爺你可一定要保重好身子啊,你要是死了我們也沒得活了!

【我也更認同朱標一點,主要是朱標這個太子跟其他人不一樣。

要知道在古代,皇帝對於太子的培養可以說是一個絕大的難題,一方麵皇帝希望看到一個優秀的接班人,另一方麵接班人如果太優秀,那又會對於自己的位置有威脅。

這就造成一種皇帝對於太子處於非常擰巴的狀態,既培養又打壓,而懿文太子就不同了,朱元璋對他的這個兒子幾乎沒有任何防備,自己開國打天下的班子都可以跟朱標共用,滿朝文武數來數去全部都是太子黨。

朱標在太子的時候,就已經行使了部分皇帝的職責了。

舉個例子,朱元璋在批閱奏折的時候,朱標也是一起的,甚至可以說這些奏折都是朱標先看,看了之後再給朱元璋看,這種待遇要是被其他太子知道,估計能羨慕的哭出來。

而朱標的能力手腕心性也不用多說,洪武四大案,朱標親手辦理了三個,滿朝文武還都誇讚太子溫純善良,這種手段你就學吧,一學一個不吱聲。】

【朱標繼位在當時真的就是最優解了,哪怕他的能力比不上朱棣,但是對於當時大明來說,發展是一定要比在朱棣手中要好的

一方麵政權可以平穩過渡,沒有靖難四年的內戰,另一方麵一方麵淮西勳貴不會被大清洗,這些能打的將領,再加上一個能征善戰的朱棣,我都不敢想蒙古那邊的壓力有多大

而且朱標威望手腕可以壓住所有人,我怎麼想也不認為會比永樂要差。】

天幕下,各朝各代的太子們看著朱標的待遇,羨慕的都要哭出來了。

不是,這樣的待遇是真的存在的嗎?

唐朝前期的太子們心裡酸的像是喝了一整瓶醋,他們彆說能和老爹共用一個班子了,能安穩的活下去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了。

這破太子他們是真不想當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