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就呈上來吧,朕倒要看看,他送什麼來了?”
與剛才眾外國使團來賀時的熱烈不同,群臣瞬間陷入詭異的寂靜中。
畢竟上次太子送禮就把李世民氣個半死,這次指不定是什麼。
過了片刻,鴻臚寺官員帶著四名草原男子進殿,同時拿出禮單朗聲道。
“太子李承乾敬獻中秋賀禮,薛延陀部大葉護三名、梅錄一名。”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鬆了口氣,這禮物還算正常。
“好!好!難得他還能想著朕。”說完,李世民正了正身形,眼中全是得意之色地看向一眾使臣:“各位,你們覺得太子禮如何啊?”
如今李承乾叛出大唐的消息,已經屬於不公開的秘密了。
但沒想到的是,一個叛逃的太子竟有能力將薛延陀高官給抓了。
其中西突厥使臣,麵色尤為不好。
“恭賀陛下。”眾人也隻能齊聲說道。
李世民明顯心情更好了,問鴻臚寺官員道:“太子可有派人來啊?”
“回陛下,有的,臣這就讓他進來。”
看著來人,他臉上笑意不減道:“怎麼樣?你們的殿下什麼時候來長安看看朕啊?”
“我們太子殿下說了,這大明宮還沒修建好,還不配讓您住在這,所以他要過些日子再回來看您。”
這話讓所有大臣,包括長孫無忌這些重臣都勃然變色。
因為當初李淵被封為太上皇,就是住在大明宮。
李承乾這話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隻要回來,肯定讓李世民當太上皇去。
可能因為心情好,或者是他又給自己洗腦了,並未生氣,而是一臉豪氣地笑道。
“哈哈,你回去告訴太子,朕等著那一天!”
“在下明白。”說完,鴻臚寺官員趕緊拉著他走出大殿,生怕他再說出什麼。
這段風波告一段落,宴席自然繼續下去。
按照正常流程,這種慶典接下來就是文臣獻詩和武將演武。
李世民身旁的李泰晃著肥胖的身軀,起身道:“兒臣偶得一詩,還請父皇賞評。”
“哦?青雀又有佳作了,快快說來,讓父皇聽聽。”李世民一副頗有興致的模樣,說著看向左右眾臣,讓大家都來聽聽。
李泰最近日子過得可以說是天天提心吊膽。
因為自己派人刺殺太子的口供已經被李世民看到,他本以為等待自己的會是很重的處罰。
但沒成想,李世民並未把他怎麼樣,反而委以重任。
讓他負責隻有太子有資格辦的事情,接待外國使臣
這讓他高興壞了,暗戳戳地想著。
可能是父皇也想讓李承乾死,但明麵上不好開口而已,所以自己這算是獨得聖心了。
此時見眾人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李泰不由搖頭晃腦,開始朗讀起來。
“秋風起兮月滿樓,獨坐庭前思悠悠。金戈鐵馬成往事,筆墨丹青寫春秋。願得長伴君王側,不負此生誌未酬。”
這詩可是他想了好幾天才想出來的,就為了今天一出風頭。
一眾大臣也都挺給麵子,一個個好似沉醉其中,有的甚至喃喃自語。
“願得長伴君王側,不負此生誌未酬……”
“好詩,好詩。”
要是按照以往,肯定有人站出來誇獎,說魏王文采堪稱眾皇子的表率。
但現在有身在大漠那位的“破陣子”和“天地四言”,這話斷是沒人有臉皮說了。
李世民明顯對這詩挺滿意,笑吟吟的同時還有點意猶未儘,轉頭看向旁邊的李治。
“你可有佳句要獻與此宴?”
他身形不高,膚色白皙溫潤,眉眼清秀,唇角常帶笑意,舉手投足間透著文靜與謙和。
“啟稟父皇,兒臣可不如二哥那般有文采,不過倒也有一首拙作。”
“哦?那快快說來。”李世民眼中充滿寵溺之色。
“兒臣遵命。”說著,李治起身緩緩吟道:“春風拂麵柳絲長,獨倚欄杆望遠方。江山如畫皆入眼,盛世繁華心中藏。”
不少大臣都暗暗搖頭,這詩比魏王李泰那首無論行文還是意境都差遠了。
李世民也感覺這詩有點差強人意,不過還是出言鼓勵道:“晉王,這詩也不錯,朕也甚為高興。”
說完,他看向眾人道:“來吧諸位,借這兩首詩,咱們再飲一杯。”
“謝陛下!”說完,眾人又乾了一杯。一時間宴席氣氛更加熱烈,眾人推杯換盞,好不熱鬨。
回到座位上的李泰悄悄給下麵的禦史大夫韋挺等人使了個眼色。
說實話,他現在是真等不及了。
那李承乾已經明擺著造反了,父皇不光不廢其太子之位,立自己為儲君,而且還對李治愈加寵愛。
因此,他決定借今天中秋之宴,鋌而走險,說什麼都要讓自己登上儲君之位。
韋挺收到眼神,立馬起身走了出來。
李世民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哦?韋愛卿,也有詩?”
“回陛下,臣沒有詩,但臣有一忠言,不吐不快。”
“是嗎?那你說說吧。”
“啟稟陛下,如今太子李承乾起兵謀反,臣意,應該立刻再廢其太子之位。然,國不可一日無儲君,魏王忠孝仁義,文采出眾,可立為儲君。”
他這話讓在場不少人都露出詫異之色。今天李世民高興,還有這麼多使臣在,就敢說這種攪風景的話,這魏王也未免太著急了一些。
果然,李世民麵色微沉,將手中酒杯重重放在桌台上,明顯是不高興了。
但李泰已經決定拚了。
此時,他的黨羽全部出列道:
“臣等附議。”
“臣等,還請陛下決斷,以固國本!”
對李世民極為了解,從秦王府就跟隨至今的大臣,見到這個情況,都心中苦笑,今天怕是有人要遭難了。
但朝中可不止有孤注一擲的魏王黨羽,還有一堆鐵頭娃。
這時,孔穎達站了出來,一撫長須,躬身道:“國不可一日無儲君,臣也認為應儘快立定太子之名位。”
不待李世民說話,他繼續道:“古來君王,立儲有三,立長,立賢,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