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幾人露餡引人懷疑,李承乾擺了擺手道:“你們去那邊溜達溜達。”
“二弟,你跟我來。”
隨後,隻見身形圓潤的李泰步履從容地走出延禧門,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一邊大步向前,一邊與身旁一名吐蕃打扮的高瘦男子低聲交談。
那男子身披華麗的吐蕃長袍,頭戴氈帽,麵容深邃,眼神中透著一股精明與機敏。
兩人言談間,李泰不時點頭微笑,顯得極為熟絡,而那吐蕃男子則神情恭敬,偶爾抬手比劃。
李承乾微微眯了眯眼,心中暗想:自己被刺殺的口供應該早就交呈到李世民手裡了。
但看李泰這模樣不光好好的,還被派去款待使臣。
不過現在也顧不上想那麼多了,雖然距離遠,但他一眼就認出李泰身旁的人正是祿東讚。
他去年來大唐,不過由於自己並不受重視,接待工作由李世民負責,自己則作為陪同。
而且這人不光促成兩國和親,還協助鬆讚乾布一統吐蕃各部,同時製定政策、律法。
他輕輕吹了聲口哨,讓散開的眾人知道,正主出現了。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不住地瞟向祿東讚,要將他的模樣牢牢記在心裡。
過了差不多一盞茶的時間,李泰一行人轉過一處街角,進入鴻臚寺。
他們也沒必要再逗留了,當即動身返回平康坊。
路上,李承乾問薛仁貴道:“怎麼樣?在城裡有把握嗎?”
薛仁貴答道:“我如果在街道左側那個樓上,基本上有九成把握將其射殺。但問題是此處距離皇城太近,城門太遠,殺完之後我們沒法脫身。”
北向輝接過話茬:“俺箭法雖然不如師兄,但那個距離也有七分把握。我們倆同時出手,絕對能將他射殺。”
李承乾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治腿,次要才是殺人。況且,距離中秋節還有四天,祿東讚也不會這麼快離開長安。
“回去都早點休息,我不方便到處溜達,你們出去打聽一下,孫思邈在哪兒。”
幾人自然明白這次主要目的是給李承乾治療腿疾,當下都神色鄭重地點頭應下。
此時,太極宮的後花園中,月色如水,灑在靜謐的廊道上。
李世民與李孝恭緩步而行,仿佛在享受這難得的寧靜時刻。
“孝恭,朕這園子裡的牡丹開得如何?”李世民指著遠處花圃說道。
順著所指的方向望去,這個季節牡丹花正是盛開之時。
一陣夜風吹過,層層疊疊的花瓣輕輕搖曳,借著月光的映照,更添幾分典雅。
李孝恭棱角分明的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陛下,園中這牡丹自是不錯。”
“不錯就好,但可惜花開花落,自有其時啊。”李世民歎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追憶之色。
“自是花開花落,自有其時。臣有時還會想起,當初在太原時,陛下兄弟幾個跟臣一起在街上玩鬨的時光。”
“可惜花無百日紅,人無再少年,如今我們都老了。”
李世民聽到這話,眼中的追憶之色更濃,嘴角不自覺升起一絲笑意,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開心的事。
“是啊……那時候朕貪玩,不好好上課,父皇知道後要打朕……都是……”說到這裡,這位軍事政治上的強人聲音竟有一絲哽咽。
李孝恭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但很快遮掩下去,笑了笑道:“陛下,還有什麼難以啟齒的嗎?不都是建成幫陛下扛著?說來,他可是替陛下挨了先皇不少打。”
說實話,如今天下,能在李世民麵前毫無顧忌地提起隱太子李建成的人,除了如今已經化身亡命徒的李承乾外,也就是李孝恭了。
李世民聽到這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隨後臉上露出一絲灑脫之色:“是啊,兄長可是幫朕挨了不少打,可惜啊……”
說著,他似乎想到了什麼開心的事,又笑了起來:“不過朕要挨的那些打,多半都是元吉那個王八蛋陷害的。一想起這人,朕心裡就莫名痛快!”
“哈哈,其實臣一直覺得他是陛下兄弟幾個中最不是東西的,小時候就壞。”
說完,李孝恭話鋒一轉:“但可惜我們都老了,以前那些事也不如以往想起那般清晰了。”
“哦?老了嗎?朕倒覺得自己正值壯年!”李世民一掃剛才的追憶之色,滿臉意氣風發。
“哈哈,陛下龍精虎猛,自然跟臣不同了。不過陛下如今這般,還能照顧得過來後宮佳麗嗎?”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揶揄之色:“哈哈,你以為朕跟你一樣,天天就忙活這事?”
“切。”李孝恭撇了撇嘴,“行吧,行吧,陛下您忙,跟我這個閒人比不了。”
“不過孝恭,接下來你可不閒了。河北道世家盤踞,局勢複雜,朕有意在後年親征高句麗,若河北道不穩,局勢難測啊。”
“陛下放心吧,一些腐儒而已,臣還是自信能搞定。但離開之前,有一句話想問陛下,不過隻是問,卻不需要陛下回答。”
這話讓李世民來了興趣,停下腳步在廊道旁的台子上坐了下來:“孝恭,這是怎麼了?這話可不像你說的。”
李孝恭長歎了一口氣:“自大行高祖皇帝在太原起兵,曆經七年,多少勇士血染疆場,才打下這大好江山。”
“但如今國本不穩,還望陛下心中有個數才好。”
這話意思不言而喻,這是讓李世民儘早考慮儲君的問題了。
畢竟一個國家不能後繼無人,這會讓很多人生出不該有的幻想。
李世民聽到這話,眼中爆發出一陣精光,直直地盯著他。
李孝恭也沒躲閃,二人對視片刻後。
李世民才歎了口氣,悠悠道:“朕正值壯年,這個問題就不勞孝恭操心了。”說著起身自顧向前走去:“朕明天要去大慈恩寺上香,就不跟你多敘談了。對了,你過完中秋再去河北道吧。”
其實在宗室眼裡,對當年玄武門之變,心中都是頗有微詞的,畢竟無論怎麼樣都不該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後人全部殺死。不過礙於李淵都放棄反抗,也就沒人說什麼。
同時,李世民對大唐統一天下確實居功至偉,這江山如真讓李建成坐了,換誰都會心中不甘。
雖是如此,但他們絕不想皇室之中兄弟相殘的事再次上演,所以李孝恭這才冒險說出剛才的話。
看著李世民離開的背影,他麵色露出黯然之色。
一方麵,他知道自己剛才的話肯定引起皇帝猜忌了,以後的日子怕是要不太平了。
另外則是憂心儲位不決,怕是李唐皇室還要上演一出兄弟相殘的戲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