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陽光,宛如靈動的絲線,穿過窗戶上精美的雕花,在地麵投下一片片斑駁陸離的光影。
劉思行微微皺眉,手指無意識地輕敲大腿外側,斟酌著開口:“這件事雖說有些複雜,但推進得還算順利。”
“隻需十數天高強度的艱苦訓練,就能培養出一位拖拉機駕駛員。”
他思量著,自信道:“就算一開始不算熟練,往後隻要持續練習,遲早能磨煉出精湛的技巧。”
“但當下聖教急需擴充駕駛員數量,而非追求個個技藝精湛。”
“采用一帶二、二帶四的方式,最多兩個月,就能訓練出上千名駕駛員。”
“屆時,不管是讓他們為各地運輸物資,還是運送士兵,都能派上大用場。”
楊奇偉坐在雕花木椅上,身體微微前傾,認真聽完後,緩緩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在現代的眾多機械中,拖拉機的優勢極為顯著。
裝上拖鬥,就能運輸貨物和人員;換上鐵犁,瞬間化身耕地利器。
更重要的是,拖拉機對路況要求低,無論是寬闊的官道,還是狹窄崎嶇的鄉間小道,它都能暢行無阻。
相比那些價格高昂的轎車,又或者操作複雜的貨車,拖拉機便宜耐用實在是優點眾多。
而這,也是楊奇偉當下必須考慮的問題。
成本!
隨著聖教打下的疆域來越大,需要消耗的各種物資越來越多。
如果隻依靠遊戲商城兌換,每天都需要消耗百萬鈔票!
其中糧食的消耗最大。
每天僅是供給十數萬聖教將士、各地官員、巡檢、工人的日常消耗,就要二十多萬斤糧食。
更彆說還有各類肉食補給。
這僅僅是日常消耗,每月的俸祿更是驚人。
士兵平均每人每月兩百五十斤糧食,而聖教的士兵數量已經超過六萬人,這便是一千五百萬斤的消耗。
還有工人,官員,巡檢,以及各地將要在明年開放的小學。
到時候,日常消耗將會變得極其驚人。
所以,降低資源獲取成本就成了楊奇偉必須考慮的事情。
最便宜的小麥,從係統商城購買,每斤一鈔票。
而使用高產作物種子,並運用現代化機械種植的小麥,成本將被極大的壓縮。
每畝需要10 15 公斤的小麥種子,每公斤種子價格為五鈔票。
即便算上機械成本,以及人工成本,每畝地的綜合成本也將被壓縮到兩百鈔票以下,遠遠低於直接從商城兌換。
除了農業方麵,楊奇偉也已經規劃在南陽府各地修建大型養殖場,以供應聖教軍隊、學校等等部門的需求。
這些養殖場主要以豬、牛、羊為主。
其中又以豬的養殖最多。
在當今時代,普通百姓之所以吃肉難,核心問題便是養殖難。
以大明為例,大明朝的豬有很多品種。
有黔邵花豬、東蘭黑山豬、焦溪二花臉豬等等。
但這些品種的豬有一個核心問題,普遍長得很慢。
以一百公斤為標準,這些豬普遍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而現代使用的肉豬,僅需五個月左右!!!
五個月的養殖周期與一年多的養殖周期相比,不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飼料成本,差距都太大了。
當這些基礎建設完成,楊奇偉每個月的開銷將會大大降低!
甚至可以依靠這些聖教疆域產出的物資,從其他地區換取更多資源。
楊奇偉目光如炬,轉向張楚山,開口問道:“你負責的事情,進展得如何?”
張楚山立刻站起身,雙手捧著一份文件,恭敬地送到楊奇偉麵前。
文件封麵上,“聖教商業初步規劃建議書”幾個大字蒼勁有力。
這是楊奇偉布局的第三步棋。
第一步是農業,第二步是養殖業,第三步便是商業!
聖教要長遠發展,各行各業必須協同並進。
農業和養殖業是根基,工商業同樣不可或缺。
係統商城能兌換的物品多種多樣。
其中很多東西對這個世界而言,堪稱至寶。
遠的不說,就說非常普通的太陽能燈。
一塊太陽能板,一個帶有蓄電池的太陽能燈,價格一百五。
保質期三年。
這東西按照係統商城的兌換比例,僅能兌換到一百五十斤小麥,十五斤豬肉。
可要是賣給其他商人,嘖嘖。
獲利何止千倍!
再比如鐘表,手表。
係統商城隻需要幾十鈔票就能購買一個掛鐘,或者一個手表。
當然,也有價格昂貴,數百,數千鈔票的手表和鐘表。
但在大明這個時代,鐘表可是極少數權貴才能用得起的稀有物件。
哪怕是係統商城兌換的最普通鐘表,其價值也遠遠超過相應的鈔票,賣到幾百兩,幾千兩白銀,絕對不是困難的事情。
而幾千兩白銀能買到多少東西?
一個普通丫鬟不過十幾,幾十兩白銀。
樣貌端正,精通廚藝,刺繡等技能的丫鬟,也不過三百兩左右。
楊家當初買下盈盈,也僅僅花了二十兩白銀。
這還是因為盈盈從小就是個美人胚子,所以價格遠高於同年齡的姑娘。
而一畝地的售價,同樣不過二兩銀子。
所以,係統商城能兌換的低價商品,很多在當今時代可以稱之為至寶。
用係統商城兌換的低價商品換取更多資源,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潤,以維持聖教的發展。
這便是楊奇偉發展商業的核心之一。
一百五十鈔票的太陽能燈,我賣個五百兩白銀,很合適吧。
五十鈔票的掛鐘,我賣你一千兩白銀,也很合適吧。
而除了科技產品,利潤最大的還是藥品。
以抗生素為例。
阿莫西林等青黴素藥,價格為十鈔票一盒。
而這個藥對肺炎、支氣管炎、耳鼻喉感染、皮膚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等,都有著很好的效果。
一盒十鈔票的藥,對外賣個幾百兩,甚至更高的價格,並不難。
以前聖教沒有基礎,楊奇偉雖然有這個想法,但沒有足夠的精力,以及力量去實現。
而現在聖教拿下南陽府,擁兵近十萬,自然也就沒有阻礙了。
想要強搶,你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兵馬!
楊奇偉翻閱著張楚山送上的商業報告。
這份報告並非張楚山獨自完成,而是南陽府很多商人共同討論的結果。
張楚山因為家學淵源,精通商業,來到聖教後,被楊奇偉任命為商業司的負責人之一。
主要為聖教製定,完善,各類商業計劃。
看完報告,楊奇偉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微微頷首:“很好,辛苦了。”
張楚山恭敬地低下頭,語氣誠懇:“這是屬下分內之事。”
楊奇偉微笑頷首,目光緩緩掃向另外三人,也是最重要的三個。
文修!
王啟武!
以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