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他們,誰錯了?(1 / 1)

推荐阅读:

黃宗羲等人麵對文修的詢問,個個神色凝重,誰也沒有貿貿然回答。

此刻,他們早已知曉文修的身份——聖教財務司司長!

若是將聖教比作一個國家,這職位便相當於戶部尚書,掌管著聖教的財政大權,是聖教絕對的核心成員。

眾人心裡清楚,這個考驗很可能決定他們在聖教的前途,如何回答至關重要!

一時間,現場氣氛凝重,眾人低眉垂目,陷入沉思。

片刻後,劉思行率先打破沉默。

他身形一動,上前向文修恭敬地拱了拱手,神色鄭重,斟酌著說道:“此事的難點有三個。”

“其一:工人的要求是否合理?”

“其二:工地的管事是否違規?”

“其三:如何平衡兩方的利益。”

聽到這個回答,文修雙眼微微一亮,眼中多了幾分讚賞。

他嘴角上揚,微笑著問道:“若是你,要如何解決這三個問題?”

劉思行眉頭緊皺,稍作思索後說道:“教主曾經提到過一句話,我覺得特彆合適。”

“國家是妥協的產物。”

“上古之時,國家是部落氏族成員之間妥協的產物;三皇五帝時期,國家是部落與部落之間妥協的產物。”

“到了夏商周時期,國家成了王與諸侯妥協的產物。”

“教主要建立屬於人民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必然要以天下百姓的利益為核心,故而應該是天下百姓互相妥協的產物。”

“士農工商都是人民的一部分,此事的重點便是如何保障各方的利益,讓各方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妥協。”

文修聞言,爽朗地大笑起來:“不錯,有點意思。”

“那麼,你認為如何才能讓各方達成一致,互相妥協,又該如何妥協?”

劉思行神情坦然,再次拱手道:“這點我尚未想好。”

文修微微頷首,臉上帶著一絲欣賞:“無礙,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到這些,已經非常難得。”

說罷,他將目光投向黃宗羲等人,微笑著問道:“你們有什麼看法?”

黃宗羲目光閃爍,思量片刻後,穩步站了出來,向文修行禮,恭敬說道:“學生以為,此事的核心不在於誰對誰錯,而在於對聖教的影響。”

“此事雖然不大,可若是處理不得當,對聖教的威信,教主的威望,都必然是極大的打擊。”

“眼下聖教四麵皆敵,當以聖教大局為重。”

“工人雖有錯在先,但應當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不能太過較真。”

文修微微點頭,目光深邃,思量道:“亦有道理。”

有了劉思行和黃宗羲的帶頭,其他人也紛紛打開了思路。

“學生以為,此事雖小,卻不可不重視。”

“教主重視教育,此乃偉業。”

“此次若是輕輕放下,將來這些人是否會再次鬨事。”

“此事若是傳開,其他疆域的人會不會有樣學樣,到了那時候,又該如何處置。”

“故而,此事當從重處理,務必不能讓其他人有樣學樣。”

“學生以為,此事的關鍵不在對錯,而在當下哪種處理手段最合適。”

眾人各抒己見,看法不儘相同,有些甚至完全相反。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楊奇偉帶著肖青等人快步走了過來。

他步伐沉穩,踏上木質階梯,登上了臨時搭建的高台。

這高台離地僅有一米多,麵積不大,十幾個平方米。

因是臨時搭建,台麵、階梯處處透著簡陋,不過用來當作臨時演講台,倒也足夠。

彼時,高台周圍的布置已經完畢。

一個話筒端正地擺在台上,大喇叭高高地掛在附近的木杆上。

看到楊奇偉出現,下方的工人,遠處場地外看熱鬨的普通百姓,瞬間議論起來。

“這就是聖教教主嗎?”,一個百姓伸長脖子,好奇地張望著。

“原來教主這麼年輕啊。”,另一個百姓滿臉驚訝。

“不知道教主會怎麼處理這事,這事實在是太惡劣了,聽說有兩百多人受傷呐。”,一個老者搖頭歎息。

“哎,這些人就是不知足,聖教每個月給一百斤糧,就算是少十斤,那也有九十斤糧。以前吃皇糧也沒有這麼豐厚的待遇啊。”,一個中年男子撇了撇嘴。

“可不是嗎,這些人真是不知道感恩。”,旁邊一人附和道。

“此言差矣,既然大家乾著同樣的工作,憑什麼有的人拿得多,有的人拿得少,這合適嗎?”,一位年輕人皺著眉頭反駁。

“既然不合適,當初為什麼答應啊。”,中年男子不甘示弱。

圍觀百姓你一言我一語,隨後因為此事發生了爭吵。

有人支持工人,有人認為工人不知好歹,亦有人覺得雙方都沒錯。

而工人們又有不同的反應。

他們微微昂著腦袋,目光熱切地眺望著站在高台上的楊奇偉,大部分人滿懷好奇,少數人略顯擔憂,還有人若有所思。

“這就是教主,聽說教主有大神通,能變出成山成海的糧食。”,一個工人小聲說道。

“真的假的?”,旁邊一人滿臉懷疑。

“我認為可能是真的,但沒有那麼誇張。我以前在外麵闖蕩的時候,見過一個道士。那人隻是把一根梨樹的樹枝插在地上,轉瞬就長成了一株大樹,還結滿果實。”,另一個工人繪聲繪色地描述著。

“嘶,還有這等奇人。”,眾人驚訝不已。

“神通術法,向來如此奇妙。”

眾人小聲議論時,楊奇偉伸手試了試話筒,確保聲音清晰後,他目光如炬,自人群中掃過。

他看了看下方垂頭喪氣、滿臉懊悔的械鬥工人,又看向後方期待與緊張交織的普通工人,最後將目光投向外麵看熱鬨的百姓。

略微停頓,楊奇偉聲音洪亮地開口道:“今日,此地出現了一場慘劇。午後……”

楊奇偉的聲音通過大喇叭,清晰地傳入圍觀百姓耳中。

他們一邊傾聽著,一邊好奇地看向發聲的大喇叭,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新鮮玩意兒。

楊奇偉向眾人講述了工地械鬥的原委,目光如劍,落入下方被五花大綁的十數人身上,厲聲問道:“我說的,可是事實?”

眾人在楊奇偉的注視下,很多人慚愧地低下了頭,不敢與他對視。

林三更是眼眶泛紅,哽咽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他叩首在地,帶著哭腔說道:“教主說得都是事實,這一切都是我的錯,教主如果要懲罰,懲罰我一人就好,還請教主寬恕他們。他們大多無家可歸,若是失去了這份工作……”

林三說到這裡,已經泣不成聲。

聽到林三這話,楊奇偉沒有回應,隻是目光冷峻地掃過工人,又看向了後方的民眾,沉聲問道:“我有一個問題,不知你們能否回答。”

“他們,誰錯了?”

“工人,還是管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