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覺醒戀愛係統,我發動世界大戰 > 第74章 千古未有之變局,自聖教始!

第74章 千古未有之變局,自聖教始!(1 / 1)

推荐阅读:

劉思行腳步急促,鞋底與地麵摩擦出細微的沙沙聲,幾步便來到張楚山麵前。

他雙目圓睜,眸中滿是按捺不住的激動,雙手急切地握住張楚山的手,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聖教北伐了!”

張楚山麵色凝重,神色間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重重地點了點頭,沉聲道:“我一位族叔剛從縣城帶回來的消息,絕對不會錯。”

“現在信陽已經全麵戒嚴。”

這話一出口,屋內眾人原本或鬆弛或憂慮的表情瞬間緊繃起來。

有的人下意識挺直了腰杆,有的人握緊了拳頭,每個人眼中都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呼吸也不自覺地急促起來。

“好,聖教終於開始行動了,不知道此戰是否順利。”

“若是劉兄所言不錯,聖教在南陽應該不會遇到多大問題,隻是不知道孫傳庭的四省大軍什麼時候到。”

“哎,希望聖教能打贏這場仗。”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聲音交織在一起,屋內的氣氛愈發熱烈。

劉思行激動得麵色通紅,恰似天邊被火燒透的晚霞,嘴唇微微顫抖,連連道好。

緊接著,他匆匆轉身,腳下步子急切得差點踉蹌。

來到自己的包裹旁,他蹲下身子,雙手迅速地在包裹裡翻找,不一會兒便拿出一張尺許寬的卷軸。

他小心翼翼地將卷軸放在略顯粗糙的桌麵上,桌麵因這一動作發出輕微的“砰砰”聲。

隨後,他輕輕挪了挪那盞豆大燈火搖曳的油燈,燈火隨著他的動作晃動,昏黃的光在眾人臉上跳躍,映出或期待或疑惑的神情。

劉思行雙手微微顫抖著,緩緩展開卷軸。

豆大的燈火下,隻見圖紙上赫然畫著河南、江浙、山西、陝西等地。

赫然是一張地圖。

隻是地圖畫工非常粗糙,不能說與諸省一模一樣,根本就是沒有乾係。

如果不是上麵標注了地名,很難將之與地圖聯係起來。

劉思行伸出食指,拿起一枚白色棋子,輕輕落在河南南部,道:“這是聖教所在的唐縣。”

說罷,他的手攥著幾枚棋子,指關節因為用力微微泛白,眼神中滿是期待,看向張楚山,問道:“可有聖教行軍的詳細情報?”

眾人聽聞,原本分散的目光瞬間齊刷刷地聚焦在張楚山身上,那眼神中透露出的熱切,恰似在看絕世美人一般。

然而,麵對眾人這般熾熱的注視,張楚山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像是被什麼刺痛了一般。

他雙唇緊閉,遲疑了數秒,才緩緩說道:“聖教兵分五路,取南陽,新野,泌陽等地。”

“啊~~~”

眾人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同被抽去了所有血色,齊聲發出驚呼。

他們對聖教的兵力雖說不是了如指掌,但也大致知曉一二。

民間曾傳聞聖教有十萬大軍,可眾人心裡都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

劉思行曾親眼目睹過聖教的士兵,結合聖教的發展,暗自推算過,聖教應該有三萬到四萬兵馬。

三四萬兵馬若是集中一處,以南陽各縣城那薄弱的守軍情況,自然難以抵擋。

可此刻,聖教竟然分兵行動,而且一分就是五路!

如此算來,每一路最多也就幾千人。

一時間,眾人臉上紛紛籠罩上一層陰霾。

有人眉頭緊鎖,好似能夾死一隻蒼蠅;有人咬著嘴唇,牙齒都快陷入肉裡;有人不住地搖頭,滿臉都是擔憂之色。

“哎,聖教分兵倒也罷了,怎麼能兵分五路。”

“這,普通縣城應該沒有多少兵力,以數千兵力倒也不是沒有可能拿下新野等地。”

“此言差矣,若是平日裡,這些縣城自然是沒有多少兵力,莫說幾千人,便是幾百人都有機會拿下。”

“但聖教一個月前攻占唐縣,而後不久宣布北伐,如今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朝廷就算再蠢,也不可能一個月沒有任何行動。”

張楚山微微皺著眉,目光中透著憂慮,道:“不錯,一個月前,唐文書就下令南陽府各地士紳可自行招募鄉勇。”

“雖然各地士紳實力不一,可要說各自招募幾百人,卻也不是什麼難事。”

“一縣之地,招募兩三千鄉勇絕非難事。”

“就我所知,如今南陽府各地縣城的鄉勇大概都在三千人左右,有些繁華之地可能還要多一些。”

聽到這話,眾人臉色愈發難看。

黃宗羲的臉龐瞬間變得煞白,雙眼圓睜,滿是驚恐地驚呼道:“若是如此,聖教豈不是很危險。”

“各地縣城本土作戰,又有高牆堅守,聖教若是兵合一處倒也罷了。”

“如今兵分五路,每一路的士兵與各地守軍相仿,如何能攻打城池。”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臉上寫滿了認可與擔憂。

“哎,但願聖教此戰不會失敗吧。”

“這,隻怕難說了。”

就在眾人或是為聖教憂慮,或是滿心失望之際,劉思行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他右手高高舉起,重重地拍打著桌麵,桌麵被拍得砰砰作響,口中連連叫好。

“好,好,好一個聖教啊。”

“教主實乃神人也。”

聽到這話,眾人紛紛一臉錯愕,不約而同地向他看去。

便是張楚山和黃宗羲,也是滿臉不解,目光緊緊地盯著劉思行。

張楚山眉頭緊皺,眼中滿是疑惑,問道:“劉兄何出此言,難道看出了什麼端倪。”

說到這裡,張楚山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歡喜,趕忙向著劉思行手繪的地圖望去。

隻是那地圖太過簡陋,上麵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標記。

劉思行挺直了腰杆,昂首挺胸,自信且坦然地環視眾人,答非所問道:“諸位都是看過教主治國四問的人,不知如何看待這四問?”

眾人雖是滿心疑惑,但還是紛紛開口回答。

“治國四問洞徹古今,運用了儒家,法家,墨家等諸多上古先賢之哲理,更是在這個基礎上推陳出新,提出了自己的諸多理論。”

“若非熟讀曆史,將百家先賢的典籍都參透悟透,決然無法提出這些新穎的理論。”

“正是,初讀教主的治國四問,便讓人震撼,似是驚雷在耳旁炸響,讓人精神一震。”

“教主能寫出四問,定是博古通今的博士,鴻儒之人。”

眾人紛紛發表看法,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對楊奇偉的高度讚美之情。

劉思行依舊昂首挺胸,臉上掛著輕鬆的笑容,道:“諸位以為,教主博古通今,熟讀曆史,洞徹百家,會犯下輕敵冒進的錯誤嗎?”

眾人麵麵相覷,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無知者無畏。

教主既然熟讀曆史,洞徹百家,便不可能不了解兵法。

既然如此~~~

黃宗羲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道:“劉兄說得在理。”

“不知劉兄是如何看待此事,為何說教主神人,莫非是參悟了教主此舉的深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