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章 獨樹一幟(1 / 1)

推荐阅读:

屏風上繡的是麻姑獻壽。

麻姑人稱壽仙娘娘,時人賀壽皆愛以麻姑為圖。

屏風上的女仙氣質綽約,手裡提著一個玉質果籃,籃中放著幾顆水靈靈的仙桃。

女仙身後跟著一頭仙鹿,仙鹿嘴裡叼著一樹桃枝,枝葉青翠,猶帶露水。

這幅繡作宛如筆墨勾畫,更比筆墨多了幾分絲綢的華彩,精美絕倫。

哪怕池弘光早已見慣妹妹的繡作,一見之下仍是歎為觀止。

他不免有些遺憾。

以池依依的出色繡技,晴江繡坊的前景不可估量。

可惜三皇子點名要她,他不得不忍痛將這棵搖錢樹送給三皇子。

這麼一想,池弘光又有些不甘心。

他靠池依依掙來的錢搭上了三皇子這條線,更憑自身才華成為三皇子看重的門客,但這還不夠。

三皇子雖能給他大好前程,但他絕不會像池依依這樣對他言聽計從,更不會他想要多少銀錢就給他多少銀錢。

更何況他除了三皇子還想多結交幾條人脈,這些都得花錢。

如果沒了池依依,他還能像以前一樣揮金如土嗎?

池弘光想得出神,忽聽胡管家道:“令妹不愧為晴江繡坊的東家,坊中繡技第一人,我們國公爺見了她繡的這頭鹿,也是讚不絕口。”

池弘光本能地提起笑:“國公爺過譽,舍妹她——”

他說話時剛好轉到屏風後頭。

他正要習慣性地謙遜,一幅畫麵撞進他眼簾,令他怔怔住了口。

時下的屏風若要繡畫,必須做到兩麵光,即正反兩麵圖紋一樣,皆可觀賞。

這對繡功的要求極高,不能露出絲毫馬腳。

這幅屏風既出自池依依之手,滿足這一要求自然不難。

但讓池弘光驚詫的不是這個。

他退後兩步,往屏風正麵瞧了眼,又轉回背麵再看一眼。

隻見正麵的麻姑身後跟的是口銜桃枝的仙鹿。

但到背麵再看,那頭仙鹿竟變成一個大胖小子,小子手裡捧著一顆又大又紅的仙桃。

池弘光情不自禁揉揉眼,終於確定不是自己眼花,這繡作的正反兩麵真的出現了不一樣的圖案。

不但圖案不同,連顏色也大有不同。

這簡直!簡直……

他舔舔唇,心裡升起一股異樣的激動。

這樣的技法若能用於繡坊,要不了一個月,晴江繡坊就會名聲大噪,彆說在京城,就算整個大衍,也是獨樹一幟。

到那時,繡坊何止日進鬥金,數不儘的達官貴人、豪商巨賈,都會趨之若鶩。

有了這個紐帶,他想認識什麼樣的人認識不到?哪怕是從那些人家的夫人們入手,也能幫他牽線搭橋。

池弘光想象著那樣的未來,幾乎看見自己腳下鋪開一條光明大道。

而這時,一個聲音傳來,更讓他難以自控。

“阿兄?”池依依走進廳堂,“您怎麼這麼早就來了?”

池弘光看向妹妹,露出幾分真摯的笑容:“依依,你幾時想出這樣的技法?阿兄竟從未聽你說過。”

池依依輕笑:“阿兄整日忙於公務,又常說刺繡為女子份內之事,我怎好拿此雕蟲小技打擾阿兄。”

“你這說的什麼話,”池弘光佯怒,“我再忙也不能不管你的事。”

池依依笑容不減,轉身去看桌上的食盒。

她實在不想麵對池弘光這副虛偽的嘴臉。

過去他用著繡坊的錢,嘴裡卻總將刺繡貶得一文不值,仿佛這是門人人可做的生意,誰家隻要有個女子,就能輕鬆扛起這活兒。

那時的池依依雖然有些不被理解的難過,但仍然對他充滿感激。

因為父親還在世時,家裡的產業已被敗得七零八落,前麵四個兄妹皆已夭折,她年方十三,父親就想把她嫁人換聘禮,對方是個鰥夫,比池依依大三十歲,是池弘光勸住了他。

池弘光說,妹妹還小,又早早沒了娘,理應讓她在家裡多待幾年,何必這麼早就骨肉分離。

池弘光還說,父親若嫌女兒家是累贅,以後養妹妹的錢他來掙。

池依依當時聽到這些,對池弘光感激涕零。

兩人雖非一母所生,池弘光待她卻如嫡親兄妹,怎不讓她心懷感恩。

說來也湊巧,父親沒過幾日便因醉酒凍死在雪夜,這樁婚事徹底作罷。

池弘光清點家產,發現祖上留下來的古董字畫都被父親倒賣一空,甚至還留下許多欠條。

池依依不忍兄長日日被債主騷擾,拿出母親留下的私房和自己接繡活攢下的銀兩,替家中還清了債務。

為了讓池弘光安心在書院求學,她沒日沒夜刺繡掙錢,由於繡技出眾,得到一位刺繡大師賞識,成了對方的關門弟子。

幾年後,池弘光靠她的資助完成學業,考中舉人。

而池依依師父所在的繡坊因主家遭了禍,不得已將繡坊賤賣,池依依與師父商量過後,一咬牙拿出全部積蓄,又向錢莊借了些利錢,盤下繡坊。

池依依為繡坊投注了全部心血,繡坊從一開始的門庭冷落到後來漸有進賬,又因師父的關係,為宮中教坊司特製了一批舞衣,使得舞姬們在宮宴上大放異彩,得到皇帝親口稱讚。

從此,晴江繡坊的名氣一炮打響,成了京中一塊金字招牌。

相比池依依的生意興隆,池弘光的科舉之路卻再無起色。

他考不中進士,又不甘隻以舉人的身份謀個七八品的小官,便借池依依給的銀錢鋪路,入了三皇子府,成為眾多門客之一。

為了獲得三皇子青眼,池弘光拿錢開道,終於擠到三皇子麵前。

池依依雖不大讚成兄長放棄科舉,但人各有誌,她隻求兄長得遂所願,總好過整日在家鬱鬱不樂。

去年師父年老歸鄉,池依依身邊除了池弘光再無彆的親人,對於他的要求,她從無不應。

誰知她的一再包容讓他的野心不斷膨脹,甚至不惜拿她去討好三皇子,更使出如此下三濫的伎倆。

池依依打開桌上的食盒,看到那碗清粥,眼底浮起一絲嘲諷。

她為何早間總愛喝粥,隻因早年為了多接繡活,總是熬更熬夜地刺繡,到了早上無甚胃口,隻能吃得下一點白粥。

池弘光不喜喝粥,無論早晚總要喝一碗滋補的湯水,以前家中拮據,喝的是魚湯,後來池依依靠繡坊有了充足進項,池弘光便讓廚房可勁地燉各種補品。

不是給池依依,而是給他自己。

池依依雖不是那種明明有條件還苛待自己的人,但她這些年為了繡坊嘔心瀝血殫精竭慮,於吃食上並不講究。

總歸家裡有那麼多鹿茸人參、乾鮑燕窩,誰愛吃誰自己拿,她犯不著為這個和兄長置氣。

池弘光起初還假惺惺試探她的反應,見她渾不在意,更是變本加厲,還總笑她腸胃嬌氣,受不住好東西。

如今想來,家中庫房還存了好些補品和珍貴藥材,等她這趟下山,把它們通通處理乾淨。

哪怕一把火燒了,也不給池弘光留半分。

池弘光見池依依望著食盒遲遲不語,笑道:“依依,阿兄知道你愛喝粥,這是專門為你備的,你快趁熱喝,暖暖腸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