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前,15:30,數據庫支持部公共辦公區
徐璐的機械鍵盤發出細密的哢嗒聲,三塊顯示器上分彆開著ki統計表、故障響應時長趨勢圖和未關閉的outlook窗口。
當她第13次刪改“致網絡規劃部的感謝信”時,劉洋抱著巡檢報告蹭過來,瞥見屏幕上閃爍的光標。
“徐姐又在寫小作文啊?”年輕人把蜂蜜柚子茶放在她手邊示意這個是給她準備的,“要我說還得是直接套模板省事,反正考評係統隻看對接部門數量。”
徐璐沒抬頭,光標停在一段技術細節:“上周他們提前部署的qos策略,讓data guard同步延遲從87s降到22s。”
她調出監控截圖,“這個數值要寫進郵件正文的,王工他們組需要具體數據去申請季度獎金。”
劉洋看著她在郵件末尾附上的《網絡流量優化建議書》,突然笑出聲:“您連他們下季度的技術方案都幫著想好了?難怪陳總說您” 他猛地收聲,假裝研究起天花板。
“陳總說什麼?” 徐璐很好奇,這位頂頭大佬對她的印象很重要。她保存草稿,終於轉過椅子來。
“說您把感謝信寫成技術白皮書。” 劉洋摸出手機,“他昨天在部長會上展示您給安全部的郵件,說這是'跨部門協作的教科書案例'。”
聽到這話後的徐璐忍不住笑了,屏幕上是她三個月前發送的郵件:
————————————
主題:關於數據脫敏方案的技術致謝
收件人:信息安全部全體、陳默(抄送)
1在本次cr係統合規改造中,感謝李工團隊提供的動態數據掩碼技術方案(詳見附件1),使敏感信息查詢性能提升40。
2附《oracle vd與加密函數集成測試報告》(附件2),建議納入安全審計知識庫
3期待在gdr二期項目中繼續協作,初步技術預研時間建議
————————————
“您知道安全部老吳看到附件2什麼反應嗎?” 劉洋壓低聲音,“他連夜重寫了安全培訓教材,現在他們新人上崗第一課就是學咱們的測試用例。”
徐璐摩挲著茶杯上的卡通貼紙——女兒昨天偷偷貼的“最佳媽媽”獎章。
她想起年初那次衝突,當時她堅持要在數據加密方案裡用tde而非應用層加密,差點和安防團隊掀了會議桌。
“徐姐!”實習生小林突然從工位探頭,“存儲規劃部剛電話確認,說感謝咱們提供的raid重構建議,想約下周”
“轉給劉工對接。” 徐璐打斷道,“你先把昨天歸檔異常的分析報告寫完,注意ash報告中ntext switchg的統計方式。”
看著年輕人蔫頭耷腦地縮回去,她點開新郵件:
————————————
主題:raid10重構項目致謝
收件人:存儲規劃部、運維調度中心
1貴部門在san存儲升級期間提供的熱遷移窗口(詳見附件時刻表),使我部核心業務停機時間縮短至4分37秒。
2附《全閃存陣列壓力測試數據》(附件3),建議作為後續采購的技術參考。
3特彆致謝張工團隊開發的自動重平衡腳本,該工具已整合至我部日常巡檢流程
————————————
16:45 u1 2樓b115會議室,跨部門協作會議。
當徐璐帶著季度考評表走進會議室時,正在白板前爭吵的網絡組和開發部同時安靜下來。
她習慣性走向末位,卻被陳默用眼神釘在主管席。
“關於上周的鎖爭用事故” 陳默敲了敲考評表,“徐工先說下分析結論。”
徐璐打開電腦投影,白色投影幕布上展示著數據庫鎖鏈的擴散路徑:“應用層的嵌套事務觸發表級鎖,但根本原因是網絡延遲導致會話超時(指向網絡組)。而開發部門的指數退避算法參數(調出代碼片段)加劇了雪崩效應。”
會議室溫度驟降,網絡組的秦健偉正好負責這一塊,他有點緊張,很擔心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徐璐卻卻調出感謝信列表:“但網絡組提供的tc快速重傳配置(展示郵件截圖),將重試次數從23次降到了9次;開發部修改後的退避算法(高亮代碼提交記錄),使事務失敗率下降65。”
她將考評表推向桌子中央:“建議事故評級從1級降為2級,兩部門各加05個協作積分。”
“我反對!” 安全部老吳突然摔筆,“他們網絡組”
“吳工,” 徐璐打斷他的話,調出三個月前的郵件,“您團隊在漏洞掃描時發現的監聽器配置風險,已經幫我們避免過類似問題。”
投影切換到當日值班日誌:“需要調取當時的處置記錄嗎?”
老吳盯著寫給自己部門的感謝信郵件末尾“期待gdr二期合作”的字樣,突然抓起茶杯猛灌:“算了,你繼續吧。”
18:30 u1地下停車場
徐璐靠在駕駛座上,看著後視鏡裡女兒歪歪扭扭的蠟筆畫。手機亮起新郵件提醒,是網絡組王工的回複:
————————————
主題:re:raid10重構項目致謝
徐工,附件腳本已加入部門知識庫。另,下周三能否安排2小時?我們新來的架構師想請教redo日誌傳輸優化
————————————
她拿出手機找到對方的微信對話框,笑著按下語音回複鍵:“周三下午2點可以的,建議帶上交換機配置手冊。”
按下發送的瞬間,家庭微信群彈出消息,是丈夫發來關於女兒的視頻,畫麵裡的小人兒在家裡客廳舉著自己的畫像奶聲奶氣地說“媽媽你看我畫的你~”
路燈次第亮起,車載廣播放著老歌。
徐璐忽然覺得,那些曾經讓她怒摔高跟鞋的“無用功”,正織成一張細密的網,托起每個在技術深淵中攀登的靈魂。
她好像突然明白了陳默讓她多幫新人、讓她多關注彆人的優點、讓她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