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像塊浸了牛奶的紗布,鬆鬆垮垮地罩在人工湖麵上。
周曉楠端著兩杯美式咖啡穿過走廊時,聽見自己的高跟鞋在地磚上敲出心跳般的回響。
“雨晴,這是昨晚法蘭克福傳回來的會議紀要。” 她把咖啡放在堆滿文件的工位上,“陳總說要把杜塞爾多夫基站的防水方案單獨標注”
林雨晴從顯示器後麵探出頭,熬夜後的嗓音帶著砂紙般的質感:“先幫我把巴西的物流單找出來——徐總那箱定製設備還沒找到,供應商說可能是海關開箱檢查時弄混了。”
打印機突然發出刺耳的嗡鳴,吐出的紙張還帶著滾燙的溫度。
周曉楠撿起最上麵那份,封麵上“全球網速優化項目進度報告” 的字樣被70的鮮紅進度條刺得格外醒目。
“上周不是才55?陳總上周在雅加達的方案見效了?” 她忍不住驚呼。
“何止見效。” 林雨晴翻出後台監控報告,“他們在東南亞骨乾網植入了智能路由係統,現在馬六甲海峽的數據流會自動避開擁堵節點,就像” 她頓了頓,在滿屏跳動的數據流中尋找比喻,“就像給每艘貨輪裝了實時海況導航。”
“而且陳總帶著技術組又去吉隆坡熬了四個通宵。” 林雨晴從抽屜裡摸出眼藥水,“他們把東南亞骨乾網時延壓縮了40,現在馬來半島到海南島的數據傳輸比高鐵還快。”
“難怪了,徐總帶的團隊在馬尼拉也是連續加班很多天了” 周曉楠也小聲補充道。
窗外傳來早班通勤車的刹車聲,周曉楠看著樓下抱著早餐匆匆走過的同事們。
兩個月多前她剛入職時,u1棟二樓還空著大半工位,如今每個隔間都堆滿了貼著各國標簽的行李箱——那是項目組成員隨時準備出征的行囊。
“這是陳總本月第三次改簽機票了。” 林雨晴調出密密麻麻的行程表,“從內羅畢回來隻能停留十八小時,還要參加總部視頻會議。”
周曉楠翻著厚厚的差旅報銷單,忽然注意到某個細節:“雨晴姐,陳總在土耳其買的那個星空投影儀”
“在巴黎轉機時送給當地合作方的孩子了。” 林雨晴頭也不抬地敲著鍵盤,“當時基站測試遇到示威遊行,是那個工程師帶著我們從地下管道繞過去的。”
走廊忽然傳來滑輪滾動的聲響,兩個姑娘同時起身——是物流部推來了新的設備箱。
周曉楠看著標簽上“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標識,想起三天前陳默在視頻會議裡提到的“沙漠蛛網計劃”:用動態波束成形技術在廣袤沙丘間編織無形的高速通道。
另一邊,陳默和徐雙龍的隊伍總算彙合在了一起。
雅加達的暮色中,陳默站在電信大樓27層的落地窗前。
腳下川流不息的摩托大軍與屏幕上流動的數據光點奇異重合,每一簇閃爍的綠色都代表正在優化路徑的數據包。
“這邊的任務總算是完成的差不多了。”徐雙龍嚼著印尼特色的丁香口香糖,手指在三維地圖上劃出金色軌跡,“我們給每個數據包植入的路徑預判算法成功了,它們會像摩托車手那樣靈活鑽巷——看這個越南到新加坡的醫療影像傳輸案例。”
投影屏上,原本需要繞道香港的ct影像數據突然在暹粒上空折轉,沿著柬埔寨新建的智慧光纜直插馬來半島。
傳輸時間從27秒壓縮到08秒,比雅加達街頭的騎摩托車的小哥抄近道還要精準。
“但菲律賓群島的跳島傳輸還是瓶頸。” 本地工程師瑪爾塔調出衛星圖,散落的島嶼像斷線的珍珠,“現有的海底光纜無法動態調配帶寬。”
陳默突然走到白板前,畫出一串相互連接的六邊形:“我們可以借鑒蜂巢結構,在群島間部署浮動式智能中繼站。”
他的馬克筆在蘇祿海上圈出六個點,“這些中繼站會根據數據流量自動調整方位,就像會移動的橋梁。”
徐雙龍聽完眼前一亮,對著瑪爾塔說道,“就按照陳總的想法出方案!”
此時遠在德國的資深網絡架構師秦健偉卻遇到了麻煩。
慕尼黑實驗室的恒溫係統將空氣維持在23c,秦健偉的白大褂卻已被汗水浸透。他正盯著眼前的檢測儀,屏幕裡的數據包緩緩旋轉。
他從實驗室出來立馬一個電話打了過來,“陳總,德國人堅持要用他們的原子鐘校準時間戳。”,他扶了扶金絲眼鏡,“他們不願意承擔因為0001秒誤差可能造成的損失,即使損失可能性極低。”
陳默和徐雙龍對視了一眼,後者開口道,“原子鐘太貴了,給每個節點加雙重時間鎖。” 他飛快地從平板電腦上調出漢堡港的測試數據,“用北鬥和伽利略雙係統校準。”
徐雙龍安排完以後又苦笑著對陳默說道,“德國人真是一如既往的嚴謹啊。”
一周後的內羅畢,星空下陳默的帳篷裡亮著幽藍的應急燈。
投影儀在帆布上投出東非大裂穀的地形圖,幾條蜿蜒的紅色虛線正在緩慢變成實線。
“這是我們最新的混合鏈路。” 他指著一條貫穿草原的光纖微波複合通道,“在平原地帶用毫米波基站接力,遇到峽穀就切換激光通信。通過程序可以做到自由切換。”
本地工程師約瑟夫舉起衛星電話:“但是雨季的雷暴會嚴重乾擾微波信號,去年我們的視頻會議變成放t。”
徐雙龍突然掀開帳篷簾子,懷裡抱著個纏滿膠帶的金屬箱:“試試這個自適應變頻器!”他得意地展示著布滿散熱孔的裝置,“它能感知到空氣中的電離變化,在雷電形成前就跳頻。”
陳默忍不住對約瑟夫笑道,“還得是徐總這樣的老兵,層出不窮的解決方案總有一款適合你。”
夜航公務艙的舷窗外,銀河像條綴滿鑽石的綬帶橫跨天際。
陳默和徐雙龍最近都累到不行,前者沉沉睡去,後者蜷在座椅裡喃喃夢囈。
秦健偉就著閱讀燈修改智能路由的算法模型。
剛下飛機不久,監控器屏幕上某個突然亮起的紅點引起他的注意——是裡約熱內盧新建的通信節點觸發了預警係統。
“雨晴,通知聖保羅團隊啟動第三級預案。” 陳默對著電話說道,“讓智能中繼站向南太平洋偏移15海裡。”
平板上跳出林雨晴的回複,附著一張聖保羅的晨霧照片。桉樹的剪影下,隱約可見技術人員正在忙碌的調試著儀器。
當陳默再次回到蓉城的時候,最近一個月緊密的行程讓他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晨曦中的蓉城研究所正蘇醒過來。
周曉楠抱著最新測試報告跑過人工湖,她身後的大屏幕上,全球網絡實時流量圖正綻放出80的湛藍光芒,如同在黎明前織就的龐大蛛網,每個節點都閃爍著智慧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