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宏,左春坊左讚善。
他與其他八名同考人員被點中之後,便不能再回家,被賜過一道宴後,便搬進貢院內鎖院待考。
大家被鎖在考場裡,閒暇無事,隻能湊在一起聊聊本次鄉試參考的學生們。
“聽聞李閣老新收的徒弟永西伯,也會參與本次的秋闈。”
“嗯,永西伯他先前在國子監平日的考核中,成績一向都不錯,估計這次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不過李公才收了他沒多久,尚沒來得及教導他什麼。”
“而且聽聞他後麵為了陪著自己的妻兒,一直在國子監請假。”
“這關鍵的時候懈怠了,恐怕也會有些影響。”
“若是剛被李閣老這般高調的收為弟子,轉眼間卻在秋闈落第,估計天下學子都要笑話他了。”
眾人議論著,都對趙策此次考試能得到什麼成績很是好奇。
本身他有爵位,其實參不參加科舉也無所謂的。
但是偏偏這個永西伯又是個有誌氣的。
有爵位還不夠,他還想要有權力。
如今又被李東陽這個被天下讀書人推崇的大儒收為徒弟,可以說天下文人儒生的目光,都在注視著他。
這次的秋闈,趙策基本不用操心什麼。
劉如愚專門來家裡,給他科普了開始的事情。
李東陽那邊也派了人過來,叮囑了一番趙策。caso
而蘇彩兒那邊,則有楊夫人的幫襯。
按照楊夫人列的單子,蘇彩兒讓人準備了長耳考籃。
準備了筆墨紙硯,幾張抹布和防水的油布還有陪伴著趙策考了幾次試的小板凳等。
至於吃食,秋闈是不用準備的。
隻是天公不作美,在開考前幾天,旱了許久的天,在一陣響雷後,便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來。
大雨嘩啦啦的下著,天氣雖然沒有一下子變的很涼,但也讓這些考生和家裡人擔心了許久。
幸好在考前的一晚上,這秋雨總算是暫時停了下來。
蘇彩兒哄睡了小寶後,又給趙策檢查了一番要帶的東西。
“抹布、防水的考簾考票”
檢查完後,趙策也洗漱完回了房間。
看到蘇彩兒站在桌旁,趙策走過去,從背後抱住她,親了一口。
蘇彩兒有些擔心的說:“也不知道明日會不會下雨。”
“要是這幾日都下雨就不好了。”
秋闈在貢院的考試,就不像之前童試那樣,是在考棚裡麵進行的。
根據劉如愚等人說的話中,趙策也想到了現代看過的那種一個個隔開的號房。
如果下雨的話,這環境簡直是災難。
而且要是考卷被打濕了,到時候就更麻煩了。
趙策寬慰道:“沒事,就算下雨了,我小心一些也沒事。”
“而且如果明日下的雨太大,估計秋闈會推遲。”
不過就怕在考場中寫著寫著的時候,下起大雨來。
到時候要中斷也不可能了。
蘇彩兒雖然擔心,也沒什麼辦法。
隻能把浸了桐油的防水雨簾放到了上麵,下麵壓著考票,以免明天進考場之前下雨。
考試照例是半夜起床。
晚上的時候,外麵並沒有下雨,還罕見的出了點月亮。
沒等三更的梆子響起,小夫妻二人已經被一旁哼哼唧唧睡醒的小寶給吵醒了。
小嬰兒半夜要喂一次奶,趙策乾脆也不睡了。
起床穿好考試的衣裳,隨便用了一些早飯,又檢查了一番要帶的東西,才走過去抱著剛剛吃飽的小寶。
“小寶,爹爹要去考試了,你和娘親在家裡等著爹爹回來。”
小寶好像聽懂了,小手揮了一下,小嘴張了張,發出了一點咿呀牙語。
趙策忍不住,抱著她親了好幾口。
親完後,看到小寶臉上又笑開了花,趙策也忍不住心情大好。
蘇彩兒係好衣裳過來,也得到了趙策一個結結實實的吻。
把小寶交給蘇彩兒,摸了摸她的臉,趙策低聲道:“我出門了。”
“你和小寶在家等著我。”
蘇彩兒點點頭,很是眷戀的看著他。
趙策提著自己的考籃出門,看到蘇彩兒抱著還在在房門口看著,忍不住提了點聲音:“外麵風大,進去吧。”
等到房門重新關上,趙策才喟歎了一聲。
“老婆孩子熱炕頭,我居然還要離開這麼久去考試,真舍不得啊!”
但舍不得歸舍不得,試還是要考的。
畢竟等著成績的,也不止他一個人。
初秋的半夜,因為昨天剛停雨,偶爾吹過的風涼颼颼的。
秋闈是隻允許穿兩件單衣的。
到了貢院門口,趙策便看到有不少人在風刮過的時候,打著冷戰。
把考票從籃子中拿出來,和眾人一同候在門外。
趙策抬頭看了幾眼,見到一些眼熟的人。
但是大家都很是緊張,基本都是目不斜視的排著隊。
等唱到自己名字的時候,趙策便隨著隊伍排進考場。
進去後,照例是檢查考籃,還要打散頭發,脫衣和鞋襪檢查。
檢查完後,便帶著自己的東西,根據考票上的序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考號。
趙策看著這個狹小的考號,一時都有些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原來電視上看的那些,還算是環境好的。
他這考號光線還算不錯,但是因為太久沒有打掃,裡麵掛了不少的蜘蛛網,桌上地麵上也全是塵土。
不止趙策這一間考號是這樣,其他考生的也都是一樣。
畢竟上次秋闈至今,也過了許久了。
有些考生不顧環境,直接坐了進去,大部分人都在整理著考號。
趙策把東西放下後,拉出要寫字的那塊板,在地麵上磕了一下。
然後用考籃裡的布擦乾淨板子,又擦洗了一番,才算是能坐進去了。
天色將明,監考官巡視了考場,每個考號外都分派了一個士兵守著。
所有在考號裡的考生,個個都被這嚴肅的氣氛感染,大氣不敢出。
卷子按著順序,一個個的發了過來。
趙策接到後,大致瀏覽了一遍。
紙上一共有二十三道題,其中三道四書題,二十道五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