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眼神帶著震驚的看著他。
隻不過過了一個年,太子殿下怎麼就突然開竅了起來?
不止對國家大事這般關心。
甚至連太祖的諭令、大明對待海禁一直以來的政策,都能娓娓道來。
就連開海禁後,海上商船的安全,他甚至都考慮到了!
弘治皇帝也與眾人一同,心中驚訝不已。
他還記得就一個月前,自己讓太子增加了一門課,讓楊廷和給他講海禁一事。
難道這些,都是他從這節課上學來的?
弘治皇帝驚訝後,又滿意的想著,原來自己也這般的高瞻遠矚。
一下子就把這散漫、不務正業的兒子給扳回來了。
朱厚照說完後,全場鴉雀無聲。
就連剛剛一直跟他針鋒相對的劉大夏,一時之間都暫時說不出話來。
朱厚照心中越發得意。
開了海禁,進行海上貿易。
根據趙策所說,是可以得到大批的銀錢的。
這些銀錢,到時候他一定會用來說服父皇,大力發展水師,打造寶船。
隻等一切準備到位
朱厚照握了握拳。
海上貿易他大明要做,銀子多多都要賺。
不能與他大明進行貿易的,他便要出兵直接占領了!
搶!
朱厚照從始至終,都記得趙策說的這一個字。
一時的貿易,隻是為了重新發展他大明的水師!
眾人並不知道朱厚照心中是怎麼想的。
良久沉默之後,李東陽才率先開口道:“太子此言確實有理。”
劉健也臉色凝重的點頭道:“確實。”
“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
“這些倭寇之中,其中一大部分,是我們大明本地走私的人。”
“我們大明雖然實施海禁,然而走私之事,一直屢禁不止。”
“這些私船得不到大明的承認,他們為了活命,隻能成為賊寇。”
“他們能成功從海上回到大明,說明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也有不俗的戰鬥力。”
“隻要官府承認他們的商事地位,讓他們變成真正合法的商人。”
“而且還有我大明的皇親在其中領導,這也真正代表了我們朝廷的認可。”
“那這些海寇,也會變成我們大明的戰力。”
“再加上配備精良武器的商船,在附近的島嶼進行商貿,完全可行!”
“甚至在行海途中,也能對那些侵擾我們沿海的倭奴,有一個震懾的作用。”
劉健一番分析,眾人都認同的點了點頭。
劉大夏卻搖搖頭:“此事雖可行,可未知之事太多。”
“若是這些賊寇不能為我們所用,反而倒戈相向,我們該如何自處?”
支持劉大夏的人,也適時的出聲,開始分析了幾句。
他們所說的,無一不是水師荒廢已久,萬一開了海禁,就等於打開大門,迎了這些海盜進來搶掠。
搶完後,他們甚至都不會受到太多的阻礙,可以大搖大擺的走人。
雙方觀點不同,現場很快便爭論了起來。
有些中立的,則保持著沉默,聽著眾人的話。
看爭的差不多了,弘治皇帝終於出聲控製了局麵。
“諸愛卿。”
弘治皇帝出聲後,眾人便安靜了下來。
“關於太子所說一事,朕覺得不無道理。”
“劉愛卿等人說的話,也確實有這樣的憂慮在其中。”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先保守著來。”
“保守著來?”
李東陽點點頭,適時說道:“陛下言之有理。”
“保守著來,先開一個港口作為試點,其他港口則繼續推行從前的政策不變。”
“臣以為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劉尚書憂慮的倭寇與沿海百姓安危一事。”
“同時,也能從一個港口的收入中,真正衡量評估是否值得我們大明全麵開海禁。”
李東陽的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
弘治皇帝也讚同的點了點頭。
“李閣老所言,正是朕所想。”
“既然如此,那便按照李閣老說的做吧。”
“至於開海的港口”
劉大夏看到陛下和李閣老的樣子,就知道這兩人估計是商量過的了。
再有劉健剛才一番話,也可以聽出他是同意了此事的。
至於謝遷,他雖未表態,卻並未出聲阻止。
劉大夏知道今日的爭辯,自己肯定占據不了上風。
然而他還是要說道:“陛下,祖宗之意不可違。”
“即便太祖沒有規定所有不能出口的商品,然而封閉港口,卻是有實實在在的諭令。”
“怎可如此輕易的就推翻?”
朱厚照憋了許久,終於憋出一句。
“荀子有約: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劉大人,祖宗家法是理,可實際情況來規定符合事宜的國策,更是理。”
“既然都是理,為何隻能用祖宗家法來治國,卻不允許其他有利於國朝發展的國策?”
雖然說的並不全對,但這些話一說出口,弘治皇帝便想慈愛的摸摸自己兒子的腦袋。
這兒子,打小就聰明。
就是為人太過懈怠,對那些聖人之言、治國之論和時政全部都不感興趣。
然而今日為了開海一事,居然都能引經據典了!
弘治皇帝欣慰的想,孩子大了,想法雖然還幼稚,但不得不說,確實都很有道理。
劉大夏沉默了一陣,最終悠悠的歎了一口氣。
皇帝和太子都同意了,甚至得到了三個閣老的支持。
“陛下意已決,可恕臣不能同意。”
他站起來,拱了拱手:“老臣身體不適,請陛下讓臣先告退。”
弘治皇帝關心的說道:“劉師父年紀大了,便先回去歇著吧。”
“天冷路滑,還請務必小心。”
劉大夏苦笑了一聲,被人攙扶著走出了暖閣。
雖然他走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並沒有改口讚同。
劉大人的戰鬥力,也不止於此。
弘治皇帝也準備好了,他接下來會遞交給自己的各種奏折。
看著剩下的眾人,他說道:“既要開海禁,那便要選一個合適的港口。”
“不知道諸位可有建議?”
劉健沉吟了一番,說道:“東南海沿岸倭寇之亂最為嚴重,臣認為,福建與浙江布政使司,都是合適的。”
弘治皇帝點頭,心中似乎早已有了章法。
他的聲音並不算大,說的緩慢有力,同時也帶著對開海禁後的忐忑與大明未來的不安。
然而無論如何,既然走到了這一步,他都要看看最後成果如何。
“既如此,那便重啟福建船舶司。”
“在元宵後,希望諸位卿家能夠給朕一個關於征收關稅的合適章程。”
“同時,各皇室宗親,若有意參加此次出海貿易者,可通過當地巡撫上奏。”
“海禁先從福建布政使司開始試行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