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兩下的事情,我也是吃飽了歇歇,沒個人說話怪無趣的,就來找劉大妹子你了。”
楊玉芬說著,跟隨著劉大娘進了屋。
劉大娘是結婚早,孩子生得早,楊玉芬是晚婚晚育,個子太高大了,一般男子不喜歡,兩人都是同一年的人,連月份都相差不到一個月。
“那好呀,我這平日裡也是自己一個人,咱們這邊小院沒有筒子樓那邊熱鬨,我家那個還有兒子兒媳不是在部隊就是在研究所,平日裡早出晚歸的,有時候人影都不見,忙起來可能幾天都不回家的,還好還有兩個孩子來熱鬨熱鬨。”
楊玉芬聞言,目光就看到了屋子裡的小凳,一眼就知道是哪個有問題了。
“是這個凳子吧,削個木片卡進去就行,這個簡單,他們研究所的工作這麼忙的嗎?幾天不回來,念念也說要忙,中午不回來了。”
楊玉芬把凳子拿在了手裡,從兜裡拿了個木片出來,比劃了一下拿刀削了起來。
“他們一年到頭時常會這樣,小秦的導師是院長,更是忙。”
劉大娘說著突然反應過來,她這不是說錯話了嗎,剛準備找補。
“那挺辛苦的,難怪那麼瘦,早知道就不把公雞給賣了,一並帶來算了,還好今天搶到了肉。”
楊玉芬說完,鐺鐺鐺敲了幾下,確定穩了,又用刀將多餘的削了,磨了磨確保沒有倒刺。
“好了。”
“大妹子性子可真好,小秦能遇到你這樣的婆婆真是有福了。”
劉大娘隻是愣了片刻,隨後笑了起來。
“我那兒子能娶到念念才是有福了,念念要模樣有模樣,要本事有本事,誰家男人剛結婚就出任務不見蹤影的,當兵幾年,連家都沒回過,我就當送給部隊了。”
楊玉芬說完,把凳子遞給了劉大娘。
“大妹子看看。”
“哎呦,這麼快,厲害了。”
劉大娘拿過小凳子晃了晃,穩得很。
“我也回去再收拾收拾,地弄好了,得早點把菜種下去才行。”
“你這閒不住的,這會下菜種子等收的時候都晚了,我這有些菜苗子,你等等,我帶你去王大妹子那,她喜歡種菜,菜苗比彆家多,秋菜趕趟。”
“這多不好意思,我去拿兩雞蛋,還好把三隻母雞給帶來了。”
楊玉芬嘴裡說著,腳下不慢,拿了雞蛋挎著籃子就跟劉大娘一起去了王大娘家,也不遠。
“王大妹子,你這還有多餘的菜苗不?”
楊玉芬還沒進門,看到籬笆牆上爬滿的植物,進去更是驚豔,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紫紅紫紅的,看著就誘人。
“有,我在後院呢,你們來吧。”
從院門一路走進去,葡萄架子搭到了堂屋門前的廊下,兩邊一邊種的是絲瓜,一邊是葫蘆瓜,全爬在牆上,院子裡的地也沒閒著,這個季節常見的茄子豆角全都有,一溜一溜的。
“這院子擺置得正不錯,回頭我也學著些。”
角落裡,楊玉芬觀察到還修建了茅廁,對呀,她也建一個,一會問問看怎麼弄。
從屋子西邊穿過去,後院的一塊地裡種的東西更多,還有用竹片搭的棚子。
“我正好在清理菜苗呢,再不移了開就要影響生長了,這位是?”
“這是小秦同誌的婆婆,楊大妹子,小秦同誌的男人出任務了,楊大妹子來看看。”
“王大妹子好,我來換點菜苗,這老些菜我竟是沒見過的,還有你這滿院子的莊稼伺候得真好,比我們那地裡種的都強。”
楊玉芬比了個第一的手勢,真誠誇讚。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就喜歡種種地,來來來,我給你挑些好的。”
兩個雞蛋,收獲了滿滿一籃子的各式菜苗,楊玉芬在村子裡本就種地,跟王大娘聊得極其歡快,那兩雞蛋推來推去差點都掉地上了王大娘才收了。
就這,還剪了兩串葡萄分給了兩人。
楊玉芬順嘴討了株葡萄苗子,然後裝了一罐子大醬給王大娘。
“這趟還得多謝劉大妹子你了,不然我哪裡能認識王大妹子,王大妹子真是敞亮人,我還以為隻有前院能用呢,沒想到這空著的後院竟然也能用,這哪裡不比那筒子樓強得多。”
“可不是,後院弄些竹條回來弄個籬笆種上菜,一個冬天都不愁了。”
楊玉芬將葡萄洗乾淨放籃子裡晾著,把菜苗全都種下後開始做飯,二米飯,五花肉燜茄子豆角。
秦念回來,看到院子裡又有了新的變化,很神奇。
“回來了,洗手吃飯。”
楊玉芬聽到聲音出來,順手就將水打上了。
“媽。”
秦念喊了一聲,把自行車一放,然後洗手進去想要幫忙,結果楊玉芬已經把飯菜端出來了。
“吃飯。”
楊玉芬把裝好米飯的碗一擱秦念麵前吐出兩字。
秦念隻得坐下拿起筷子吃。
秦念並不挑食,隻是不愛吃太肥的肉,今天是五花肉,楊玉芬還特意多煸了一下,油脂煸了出來,被茄子豆角吸了去。
秦念看著手裡的飯碗,是她的碗沒錯,不是昨天吃麵的大碗,可是為什麼今天居然吃撐了,一定是婆婆做的菜太好吃的緣故。
秦念沒有多想,伸手就去收拾碗筷。
楊玉芬沉默不言的去燒水,那米飯她用勺子壓了又壓,兒媳婦隻吃一碗,壓結實點就是了,能吃完,下次繼續。
“籃子裡有葡萄,洗過了,你拿著吃,酸不溜的,我不愛。”
第二天一早,秦念起來,今天不是喝粥了,一個雞蛋一碗麥乳精。
“媽,麥乳精您留著自己喝就行,我還年輕。”
“讓你吃就吃,我給自己衝了。”
楊玉芬說完就不管秦念,忙著去外頭喂雞。
三隻雞太少了,既然後院也能拿來種菜,那就多養幾隻,現在養到年根正好能吃。
秦念看著比自己還忙的婆婆,隻能喝了麥乳精把雞蛋揣兜裡趕著去研究所。
“大妹子,你怎麼買這麼多的小雞仔?”
劉大娘看著楊玉芬挑了三十隻小雞仔。
“不一定能養得活,多買幾隻,反正也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