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放心。”
雙胞胎又大了一歲,已經不像之前那麼離不開楊玉芬了,而且奶奶去的果園在哪裡他們都知道,不害怕會找不到奶奶。
楊玉芬跟王大娘兩人都搬果園宿舍住了,這一個冬天,大夥硬是沒閒著,能收拾當柴火的全都收拾著運了下山。
挖出來的樹根沒事了就鋸斷劈開堆得齊齊整整的,冬天煤炭都沒用,全燒的柴火,剩下的柴火都還能燒好久好久呢。
楊玉芬跟王大娘兩人還跟農科院的學生訂了好幾頭羊的,那鵝雖然沒養,但是也買了好幾隻,算是給大家夥加菜的。
隻是沒想到,這一來,幾頭羊沒少,還多了幾隻小羊羔。
之前的木棚子沒拆,還弄得更結實了,把羊給養在了裡邊。
“這咋都沒殺了吃?”
“聽說你們給我們訂了好幾隻羊,那學生專門趕著羊群過來,我們就挑了這幾隻母的,都說羊奶好,這幾隻養了一個月,就都生了,那學生還特意過來幫忙接生來了,等回頭該配種了,那學生還包帶公羊過來的。”
楊玉芬一聽,跟王大娘對視一眼,忍不住都笑了,那些學生孩們的腦子是真好,太會忽悠人了。
本來是想著買幾頭羊,冬天裡吃著暖身子的,讓大家夥好過冬,結果好家夥,這看著還有兩隻快生的,那圓滾滾的肚子。
再看另一個棚子裡的大鵝,脖子伸得老長了,叫聲那叫一個響亮。
“鵝也沒殺?”
楊玉芬問。
“殺了殺了,有兩隻特彆凶的,叨人,過年的時候燉了,鐵鍋燉大鵝,老香了。”
“就殺了兩?”
王大娘也有片刻愣神了。
“那學生娃說,大鵝過了臘月就能下蛋,這些鵝,一天能撿八個蛋,老大個了,天天都能加菜的,比殺了吃鵝肉劃算多了!”
楊玉芬跟王大娘聞言,她們這錢真的一分都沒白花出去。
“還有個娃子說,等春天了,他的小鴨子孵化出來了,也給我們送些鴨苗來,咱們不是要挖水塘養魚嗎,那娃子說,水塘邊修個鴨棚,鴨子養水上就行,晚上了鴨子就上棚子裡睡覺,喂鴨子也順帶喂魚了,喂魚也等於喂鴨子了。”
大家興致勃勃的說著。
“那是不是還有問養不養牛的?”
王大娘忍不住好奇了。
“有有有,還有養豬的,這不是沒那麼多地方,而且牛跟豬都吃得多,等今年,果樹種下去以後,牛也能養,牛吃草。”
大家七嘴八舌的,完全將果園當做了自己家。
“這牛有耐性,往山上拉肥料比人扛上去方便,車子也不能總借,有了牛,咱們再弄個板車的,方便。”
楊玉芬跟王大娘就聽著,時不時的點頭,大家見楊玉芬跟王大娘都沒有說反對,越說越起勁。
“嗯,大家的想法都特彆好,咱們爭取今年果樹種好了都養上,以後自給自足的。”
王大娘一聲應下,楊玉芬也是點頭認同。
乾活根本就不需要安排的,早上太陽還沒從天邊升起呢,大家就都起來了,食堂做飯更早,眾人洗漱了,食堂的飯就做好了。
這食堂另有補貼,這個也是胡軍幫忙申請的,過年的時候送了不少肉過來,還有糧食。
“去年的時候沒來得及,今年咱們果園也弄個蔬菜大棚,冬天都不愁菜吃。”
楊玉芬看了看賬本,數字她還是認識的。
“得弄,冬天菜價不便宜,哪怕不賣,自己吃那也能省不少錢,要是到時候錢寬裕,咱們多弄兩個,冬天菜出來了,還能賣菜。”
王大娘認同楊玉芬的提議,地那麼寬的,不能浪費了。
食堂的角落裡還有好幾個木頭拚湊的箱子,放了土種了韭菜、蒜苗,食堂挨著水房的鍋爐,暖和得很,韭菜蒜苗都長得很不錯。
楊玉芬跟王大娘來這裡的第一餐就有韭菜炒鵝蛋。
食堂大廚老周還會生豆芽做豆腐的,賬目上那是能省就省的,絕不叫她們多花了。
“小張啊,你腿腳好,你去跑一趟。”
小張自從跟大家一起混熟了,就成了專門跑腿的,他也樂嗬做跑腿的,有什麼事情,總是他跑在最前邊。
他也是一群人裡最年輕的,這裡的前輩們總會跟他說許多的從前的事情,開解他,人生有時候連生死都不算大事,漸漸的,他也走了出來。
平日裡,要是要去采買什麼的,也是他在跑。
胡軍讓沈現軍指揮著人又給修了一輛油三輪出來,專程給送到果園,錢都沒讓楊玉芬兩人出。
小張因為跑腿,這三輪車幾乎都是他在開,越開越熟練的,那種風吹的感覺就很自由,自由到眼睫毛凍上了都不覺得難受的。
不過,沒事的時候還是舍不得開的,畢竟要燒油。
“好,我這就去。”
小張麻利應答。
為了不耽誤果樹移栽,要先挖好樹坑,而且山是斜的,還需要根據距離平整土地。
“小張,你這是要去哪?”
楊玉芬拉著王大娘從農科院回來,剛好遇到小張。
“正是來找大娘你們呢,樹坑基本都挖好了,大家讓我來問問接下來做什麼,肥什麼時候能拉來。”
小張連忙回答。
“今天去問了,明天就能拉來,弄好了,今天就讓大家回來先休息,之後開始種樹就要趕時間了。”
“好咧。”
小張得到了答案,又朝著山上走了去。
天氣合適了,養殖場建蓋再次動工,水塘水渠也幾乎是同時進行。
引水很關鍵,果樹種下去就得澆水,楊玉芬跟王大娘去購置了水泵水管的。
兩座山的山地呢,不能全靠人力澆水,而且這水不是澆一次就完了的。
山頂跟山腰的位置都修建了蓄水池,從山下引水上山,然後再進行澆灌。
山上也有水源,但是大麵積澆灌肯定不夠用,蓄水池就非常是關鍵了,旱的時候就從山下抽水上山。
不旱的時候,山上的水源流到蓄水池中,然後再由水管引到各處去,做到不浪費。
農科院那邊這段時間也非常的忙,春耕前的準備可不少,就是院長,那也得去地裡才能找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