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這些錢你拿著。”
秦念將一遝錢拿了出來,大概有一千。
“那你怎麼辦?”
楊玉芬看著桌麵上的錢。
“媽,我有補貼,來去吃住都不花錢的,說不得等我回來,還能攢下一筆錢呢。”
秦念開口。
“錢彆光想著攢,攢錢能攢幾個,身體先顧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楊玉芬沒有將錢推回去。
“好,媽,我知道了。”
秦念乖巧點頭。
“行,你先去洗漱。”
楊玉芬打發秦念走後,目光落在了沈現軍身上。
“你呢?”
“我,我沒錢,媽到時候領我的津貼就行。”
沈現軍開口,錢都交醫院了,不出院不結算的。
“那你先去預支半年的,我知道是可以的,明天你還有一天的時間,早點拿回來給我,我有用。”
“媽,我就去半年!而且,念念不是才給了你那麼多。”
沈現軍的目光看向楊玉芬手裡拿著的錢。
“那是你媳婦給我的,不是你,能不能支?”
楊玉芬把錢放到身後。
“能,媽,你不覺得你太偏心?”
“我偏心什麼?你是想要我像你奶奶那樣然後你就好過了?”
楊玉芬沒好氣開口。
沈現軍想都不想的搖頭,若是那樣,當初他就直接讓他媽過來了,哪裡會找借口不讓他媽來。
“你們把孩子哄好。”
楊玉芬得到了答案也不繼續待著了。
第二天一早,孩子是沈現軍兩口子送去的育幼院,楊玉芬先去第三人民醫院門口找桂香。
“玉芬,你來了,快,吃個包子。”
桂香麻利的就拿了個包子塞楊玉芬手裡,然後繼續給彆人裝包子打小米湯的。
楊玉芬看桂香做得熟練,來買的人還不少,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很快,桂香就收了東西。
“生意比想的好,我現在一天三百個包子都能賣完。”
“那就好,我來給你送肉票的,我在家屬院裡幫換的。”
楊玉芬將肉票拿給了桂香。
“玉芬,我昨天打電話回去了,家裡分了,一年讓老大給六十塊錢做養老費,我跟老頭子一起就是一百二十塊錢,家裡的地讓他們種,每年分糧食,過幾天,老大就把青妹送來了。”
至於家裡的錢,還好老大有自知之明,沒提,不然她非要殺回去的。
“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想那麼多。”
楊玉芬開口安慰。
“你這是要去哪?”
桂香也不想再多說家裡的事情。
“去一趟百貨大樓,現軍要提前回部隊了。”
“這樣啊,那你快去,我也去給老頭子他們送飯。”
兩人分開。
百貨大樓
“小李。”
“楊大娘!”
正閒的無聊的小李聽到聲音一下就激動起來了。
“小李,幫大娘找點小巧好攜帶又不容易被發現的金子樣式。”
“大娘又買金子,這次買多少?”
“買,順帶的也換。”
楊玉芬將手腕上的金鐲子摘了下來。
“您這鐲子做工挺好的,怎麼就要換了呢?”
小李不解。
“太紮眼了,幫我看看都換成小樣式的。”
“那金條金豆子或者是這些,大娘您看一看。”
“這些都是怎麼算價錢的?”
楊玉芬看了看。
“這些簡單,不要什麼手工費,隻看克重,這些因為做得好看,手工費就高一點點,您看您想要什麼樣式的。”
楊玉芬看了看,最後選了兩根小金條,其餘的換成了金豆子,這樣縫在衣服裡也不容易被發現,好看哪裡有實在重要。
三十克的鐲子加了些錢成了兩根二十克的金條,然後還有十五顆一克重的小金珠。
這些下來,錢也就花得差不多了,楊玉芬卻不心疼,弄了個銅手鐲用紅繩纏著重新戴回了手腕上。
“大娘有空來看我啊!”
“好好好。”
楊玉芬連聲應好。
剩下的錢又到供銷社買了些東西,都是些吃的。
沈現軍順利的預支了津貼,然後到軍區醫院做檢查,檢查做完便順帶的去看自己大爺。
“現軍來了,前邊還跟你娘說到你呢。”
“大娘我來幫你。”
沈現軍幫忙給二順擦身體。
“大爺大娘,我明天就要歸隊了,到時候不能親自來接大爺跟二哥轉院,不過我已經拜托了人到時候來幫忙的,大爺大娘不用擔心。”
“好好好,你也要顧好自己。”
沈現軍回到家的時候,楊玉芬也回來了,正在殺雞。
“媽,一頓殺兩隻雞會不會太多了,天熱怕是要吃不完。”
沈現軍看著盆裡已經斷了氣的雞。
“送一隻去你嶽家。”
楊玉芬把熱水往盆裡一倒,沈現軍老老實實的把錢遞了過去給楊玉芬,然後蹲下拔雞毛。
“行了,歇著去吧,一會收拾好了你再去送。”
楊玉芬把錢收好,把人攆開。
沈現軍震驚,他老娘這是變性子了!
沈現軍想了一下,試探的挪了挪腳,發現他老娘都沒抬眼看他,直到他進屋回頭看了又看。
當看到桌麵上的吃食,他恍然大悟,他絕對是沾了他媳婦的光。
要是早知道娶個媳婦他老娘能對他好一點,那他……算了,他也不會早娶的。
沈現軍回屋開始收拾東西。
他本就沒什麼東西,主要還是那一堆的書還有記的筆記。
等他收拾好了,楊玉芬也叫他了。
“送完了順帶把孩子接了。”
楊玉芬把籃子塞沈現軍手裡,雞放在了最下邊,上邊放了把青菜。
楊玉芬把雞放鍋裡燉上,然後才開始數錢,這錢留著日常花銷應急足夠了。
秦念下班,沒想到會被人攔下。
“小秦同誌,之前的事情是我媽不對,不該牽扯你,我替我媽跟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諒。”
汪愛民攔住了秦念。
他見識了楊玉芬的戰鬥力,實在是不敢去登門。
“你不需要跟我道歉,我也不會原諒你什麼,事情已經說清楚了,你若是要道歉,應該跟你的妻子道歉。”
秦念不想跟麵前的人多說什麼,繞開便想要離開。
“小秦同誌,你又何必這樣,大家一起共事,隻是一點小事便要揪著不放,而且,我家裡的事情,本就是你婆婆聽牆角不對,我媽就是一個農村老太太,鄉下人思想頑固,我自會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