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下去的話,那麼我們絕對沒有問題,對方也絕對不是來找我們的問題…”卡貝奇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當場輕輕敲打著桌麵,隨後看了一眼周圍的其他人,平靜的說出了安慰之語。
當然說歸說,卡貝奇也明白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了解開伯爾山口以北的準確信息,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也要了解這一個使者團隊的目的是什麼。
這麼多年了,大月氏人從來沒有派遣過使者團隊來到漢帝國,不管其中的原因是什麼,表現出來的形式就是如此。
以前沒有,現在無緣無故也不可能產生,然而結果卻是如此,隻能說明出現了意外,一個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意外因素。
回想起在長安當中收集到的信息,貌似帝國派遣使者團隊的可能性也就那幾種。
“如果團隊這一次的到來不是為了清算我們,那麼可能性就隻有那幾種了…”卡貝奇還沒有過多的去猜測和思考,提諾伊卡就已經給出了推測出的結果。
以他們的實力和能力,待在漢帝國的長安當中,想要清算掉他們,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畢竟他們不少人身上還有漢帝國的官職身份,有這樣的身份在手,完全不用擔心出意外。
這裡是漢帝國的長安,不屬於漢帝國的勢力想要對漢帝國官員動手,那才是真正的找死。
至於少數人員的刺殺,那也完全不懼,他們都是實力相當靠譜的高手,人員之間也很少獨立行動,彼此之間也有互相依靠,斷不可能被彆人下黑手。
所以這一次的使者團隊,基本上跟他們沒關係。
而既然跟他們沒關係,那就隻能跟漢帝國有關係了。
第(1/3)頁
第(2/3)頁
在聯想起漢帝國這段時間所發生的事,以及漢帝國對於貴霜帝國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行為,無不證明一點,那就是在此時的戰場局勢之上,貴霜帝國恐怕占據了上風。
雖說這個結果提諾伊卡本人都有些不太相信,但是靠著合理的邏輯推算出來的結果就是如此,其他的可能性又太小了一些。
按照使者團隊那邊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行為。
絕對是戰場獲得優勢而不是劣勢,如果隻是戰場失敗,哪怕是幾場大規模的失敗,也不會動搖帝國的根本,甚至連傷筋動骨都談不上,就像前幾次南方的大規模戰役失敗一樣,完全沒有影響。
自然也不會為了這樣的戰爭失敗,不遠萬裡的跑到漢帝國來。
而願意跑那麼遠的距離來到長安,隻能說明這件事情對於帝國有利,對於大月氏人有利,否則完全沒必要做到如此。
“大概率是婆羅門軍隊占上風嗎?”麵對提諾伊卡所推測出來的結果,巴格爾那是滿臉的不相信。
漢帝國軍隊的強悍,他也是親身體驗過的人,自然知道漢帝國軍隊有多強。
曾經南北雙方的戰爭他也參與過,自然也清楚南方實力大致在什麼樣的水準。
結果這才過去多少年,漢帝國與南方人員之間的戰爭,南方居然還能夠占上風?
這怎麼可能?
這怎麼能夠讓人相信?
“是的,因為隻有這種可能性,才會出現當前的這種結果,在戰場勝利且占據優勢的情況下,選擇主動出擊,給漢帝國一個台麵下,然後讓大家都保持你好我好的狀態。”在戰略方麵還是有一些欠缺的提諾伊卡,還是憑借本能估算著雙方的距離,受到了常規戰爭的影響和判斷。
在正常思維當中,如此遙遠的距離,自然就不具備持續出征的能力和潛在價值。
第(2/3)頁
第(3/3)頁
尤其是對手實力並不差的情況下,適當的收縮兵力,維持防線存在,就已經能夠做到立於不敗之地了。
“南方的拉胡爾不是一個簡單人,對方的實力很強,非常強,有這樣的人進行領導和指揮,再加上長時間的訓練和鞭策,有這樣的實力倒也能夠理解。”對於這種現實當中的個人實力,卡貝奇本身也是理解的。
“可就算這樣,我們為什麼在從來沒有收到相關信息?以我們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渠道和信息來源來看,隻要這種信息傳到漢帝國當中,我們也應該收到才對。”巴格爾表明了自己的疑惑,同時也頗為謹慎的看著眾人,表明了自己的擔心和焦慮。
“漢帝國沒有說明具體的情況,反過來就已經能夠說明南線戰場情況之糟糕,如果漢帝國真的獲勝或者說占據優勢,那麼長安的老百姓肯定不介意歡呼一聲,而這一聲歡呼直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聽到,就已經說明了其中的差距…”提諾伊卡當場提了提物品,將其放在桌麵上,然後講解著其中的不同之處。
帝國需要勝利,不管是哪一個地方都是如此。
隻有持續不斷的勝利,才能夠一直維持一個帝國該有的心態,才能在經曆更大的魔難之時表現的更加堅毅。
然而民心這種東西本身就是雙刃劍,用的好自然不用多說,那絕對是社會的正麵加。
然而要是用的不好,那麼也會承受來自於民心的反噬。
所以在對外戰爭當中,除非是當場的勝利,否則大多數戰爭期間的戰果,往往都會被壓一段時間,然後再進行上報和賞賜。
一方麵是獎賞和整理需要時間,另外一方麵也是防止負而再起,被確認已經乾掉的敵人還能夠再爬起來,真出現這種情況,自然也不會給予對應的獎賞。
而在對外戰爭當中,不同之處就更多了。
“所以即使我沒有收到類似的信息,甚至在長安各個區域範圍內都聽不到這種信息,不代表這樣的信息不存在,恰恰相反,沒有光明正大宣傳的正麵戰爭勝利,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下,想來各位應該明白了其中的問題。”提諾伊卡輕輕的搖了搖頭,說出了來到漢帝國以後才明白的道理,“往往沒有信息本身也是一種信息的傳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