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
在發出戰前預備動員,緊急訓練的相關指令之後,整個貴霜帝國的軍隊,又開始進入了新一輪的訓練熱潮當中。
不過相比於之前,專門用於提升基礎素質的訓練,這一個階段的訓練,更傾向於軍團與軍團之間的配合。
很明顯,作為大軍團統帥的拉胡爾,也非常清楚這些軍隊的缺點和大軍團作戰時的致命之處。
隻是以單個軍團而論,南貴所爆發出來的戰鬥能力和配合能力,依靠信仰相同神佛所提供的神佛加持,其實並不算差,還是擁有帝國正卒級彆的戰鬥力。
然而這樣的戰鬥力,則是來自於信仰神靈所帶來的默契和配合,並不是士兵本身所擁有的能力。
在軍團數量增加,大軍人數增加的情況下,士兵所信仰的神佛也就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繁雜,神佛之間的衝突也就會越來越明顯,對於默契的破壞和割裂效果也就越明顯。
這種對於組織力度和配合度的破壞,對於真正的大軍來說,可以說是非常致命。
尤其是在對手具備極強的軍團突破能力和爆破穿插滲透能力下,把這樣的缺點擺在明麵上,那簡直就是找死。
雖說頂著這樣的負麵,拉胡爾也有自信把對方打死,但是為了絕對的勝利,又怎麼可能對這樣的缺點視而不見。
就算無法徹底改變神佛加持所帶來的負麵效果,也必須降低神佛加持對於組織力的影響。
張任的強大和作戰策略,進行深入研究的拉胡爾,又豈能不懂?
軍團實力確實強的可怕,才能夠執行很多看似危險的命令和戰術操作,但是張任軍團本身有很多致命的缺點。
其中最明顯的,便是張任的個體實力不過關。
在拉胡爾看來,張任的這種操作方式和戰鬥技巧,就是兵形勢常規操作的變種,一種針對於大軍團的變種。
相比於常規猛將衝鋒陷陣,帶領士兵打破士氣上限,直接打奇跡的兵形勢操作,張任的這種方式,不僅更加穩妥,成功的概率也更高,但不是沒有代價。
以軍團進行衝鋒,固然戰鬥力更高,但也有調動不便,目標過大,很難指揮方向識彆等等一係列缺點。
不過打兵形勢,這些東西也隻是可有可無的存在罷了。
第(1/3)頁
第(2/3)頁
“可惜實力不濟,否則,還真不是那麼好克製的!”對於這一個缺點,拉胡爾體會頗深。
要是將領自身實力也極其恐怖,再配合上一個本身實力極強,同樣也擅長打滲透穿透的軍團,而且還是如此擅長利用士氣進行作戰的對手。
那麼就不用多想了,麵對對方的勝負,永遠都是五五之數。
那都已經不是在打常規了,而是真正開始挑戰指揮的底線,指揮能力不過關的人,麵對這種挑戰,基本上都是來一個死一個。
雖然對於自己的指揮能力很自信,但拉胡爾也不蠢,自然知道這種玩法的利害之處。
那種指揮沒有極限,勇武依舊沒有極限的方法,不僅是賭能力,同樣也是賭概率。
手握這麼多大軍,基礎硬實力完全超越對方的他,會和對方賭概率?那不是純粹腦殘嗎?
也虧張任自身實力明顯不強,存在這麼一個缺點,也讓拉胡爾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也有用指揮把玩對方的底氣和自信。
不能夠親臨一線,就算能夠發現戰場破綻,也注定了不可能在第一時間打穿破綻,而這,也就意味著勝利和對方沒有什麼關係。
隻要擁有該有的警惕心,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順順利利,正麵戰場全勝對方,把對方徹底給抬走,拿下對方明顯發展甚好的後勤基地。
對於漢帝國的發展,拉胡爾在驚訝之餘,也感受到了濃濃的威脅。
按照從北方人員那裡偷取到的漢帝國信息,知道漢帝國人堪稱瘋子一樣,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畏懼和害怕,但是這個瘋子又強的可怕。
漢帝國人隻要被打了,遲早都會打回來,甚至在某些時候,還會浪費一個使者,然後繼續開打。
如果拿到的信息都為真,那麼拉胡爾就不得不考慮另外一件事情了。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不管對於哪一個軍隊的指揮官來說,糧食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哪怕是吃草,也得要有草才行。
戰鬥力強悍且喪心病狂的漢帝國人,為什麼不願意繼續出擊?繼續進攻他們,難道是被他們的兵勢壓倒了嗎?
這怎麼可能!
第(2/3)頁
第(3/3)頁
連一場正麵戰爭都沒有獲勝過的他們,又怎麼可能會讓漢帝國人畏懼害怕?
相反,對方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經營土地的行為,拉胡爾並不為此而恥笑對方的懦弱和可笑,反而在漢帝國的行為當中,感受到了漢帝國磅礴的野心和氣魄。
沃野千裡,水土豐茂,生產的糧食數之不儘,足夠數百萬人所食。
這些詞語合在一起,拉胡爾要是還不明白對方的打算,那這麼多年真的就是白混了。
“想要積蓄足夠強大的力量,以此來做到一錘定音,避免陷入持續的僵持戰爭,或者說,已經做好了僵持戰爭的準備。”拉胡爾走上了營地的城頭,瞭望著東方,神色冷漠了許多。
漢帝國敢這麼乾,就意味著對方已經做好了長期的戰鬥準備。
而現如今的積蓄,恐怕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如果擋不下來,帝國的覆滅,就在朝夕之間,可如果擋下來了,那麼還有更多的時間去挽救和彌補。
至於讓對方停下來,拉胡爾根本不抱這樣的希望。
戰爭的開啟與否,是他們說了算,可是戰爭的結束,就不是他們能夠說了算的。
想要以他們的選擇來停下戰爭,那就必須表現出絕對強大的力量,強大到能夠無視漢帝國的窺視之心,或者說無視漢帝國的強大。
隻有讓對方付出的代價遠遠大於收獲,才能重新把對方拉到談判桌上,並以此完成對於內部的平衡,從而讓國家變得更強。
他們需要一個對手,一個能夠讓人持續更強的對手。
很明顯,漢帝國符合這一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