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家,農家,雜家…看來司馬家所學習的東西,確實有點多呀…”盧軍自然也明白司馬懿所說的話,同時也明白,為什麼司馬家能夠獨立走出來了。
隻能說曾經不愧是陳家的人,這種做事風格以及做事辦法,還真是充滿了陳家的特色。
但是這裡麵確實有一個大坑,那就是司馬懿所構造的這一切,真的會在現實當中,如同計算一樣實現嗎?
在內心當中,盧軍對於這個方法,持謹慎的觀望態度。
就算內心當中覺得有一些不對,但也沒有說出來,而是等待著事情的延續,等一切結果發生了再說。
畢竟有些東西,出現了還是有用的,不僅能夠讓人增長經驗,同時也是給後來的人提供一個教訓。
徐庶倒沒覺得這種方法有什麼問題,反而對於想出這種方法的司馬懿,直接鼓掌表示讚同。
在如此限製眾多的條件下,還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不愧是敢挑戰諸葛孔明的年輕一代,就是利害。
安息帝國當中的現實,也確實向著司馬懿所說的計劃前進著。
這個計劃明麵上看去,完全沒有任何問題,至少查看過的沃洛吉斯五世,以及某幾位命運編製者,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反而頗為興奮。
利用絲綢來榨取羅馬帝國的經濟,抽取羅馬帝國的血液,然後來滋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不管怎麼看,都是好事一件,又怎麼可能會拒絕呢?
畢竟以前他們就是這麼做的,隻不過通過現在這種方法,可以額外產生更多的利益,捆綁更多的人員,彰顯帝國的仁慈…
可以說好處之多,就連安息帝國的皇帝沃洛吉斯五世,在這一方麵,表情管理都失敗了。
短時間之內就能夠讓國家強大起來,統合各個貴族的力量並且具備抗衡羅馬帝國的力量,
甚至為了維持這件事情的穩定,更有命運編織者,借助這一個計劃所布置的節點,敲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命運釘子,編織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未來節點,保證未來的順利。
以至於明白這個事情過程的盧軍,在了解安息命運編織者的過程當中,都多了一些關懷。
命運編織者很強大,可以編織獨屬於自己的未來,或者說自己想要的未來。
隻要未來的一切和自己編織的一樣,一樣的節點越多,那麼最後編製的成功概率就會越高,也越難以反抗,最後形成滔滔大勢,壓死其他的一切可能性。
但如果出現了不同,尤其是大幅度的扭曲,導致了命運編織的節點與現實當中出現的結果完全不同,必然就會造成反噬,並且這種反噬,會與布置的命運節點數量和效果的不同,積累不同的力量,甚至足以要了命運編織者的命,救都救不回來的那一種。
這個世界上能夠救人的手段有很多,也有足以稱之為奇跡的救命方式,但是能夠徹底死亡的方式更多,很不幸,這種在命運長河當中敲打節點,引起的反噬,就是屬於不可救的那一種。
所以對於這種能夠隨隨便便敲下命令節點的人物,盧軍除了佩服以外,就隻剩下佩服了。
堪稱賭命一樣的能力,主動權在手時,天下大事在握,所過之處如同山崩,王道湯湯不可阻矣。
但是在當前這種情況下,主動權都沒有被自己掌握的情況下,就敢做出這樣的選擇,也不知道是表忠心呢,還是嫌棄自己死的太快。
而本就想讓國家在短時間內快速富強起來的沃洛吉斯五世,麵對這種方式,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同意,並且督促執行。
大家都不是笨蛋,也是會思考的人,這麼多人都沒有發現問題,隻看到了好處,那不執行乾嘛?
看不到好處的政策,那叫作死的賭博,好處都已經擺到台麵上了,還看不到壞處的政策,那叫必勝的宣言!
也正是如此優秀的政策,讓沃洛吉斯五世越發相信一點,那就是司馬懿所說的話,確實是真的。
他們這些年輕人,真的是天才,而且也足夠努力,堪稱天驕的下一代。
至於為什麼如此天才的少年,會落到如今這個樣子,沃洛吉斯五世其實也能理解。
當階級逐漸穩固的時候,坐在上麵的人,自然也逐漸老齡化,因為這是內心當中,真實不虛的體現。
而要想在這種情況下,體現自己的能力,表明自己的優秀,依靠才能去超越資曆,那就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足以施展自身能力的平台。
隻有讓其他人見證自己的優秀,才能靠著這優秀的成績,說服其他人,從而完成階級的跨越。
穩固的漢帝國,自然不可能提供這樣的平台。
畢竟對於一個強大的帝國而言,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比變革引起的社會動蕩和社會變化,要更重要一些。
基於這一個目的進行判斷,司馬懿這樣的年輕人,來到如此的西方地區,其實也能夠理解了。
“讓世界見證我等的年輕,讓世界見證我等的優秀,不愧是漢帝國的年輕人,確實優秀啊!!”沃洛吉斯五世看著遠去的司馬懿等人,輕輕搖頭感慨的說道。
世界是很大的,可是人的心靈更龐大,這種包容世界的心,不弱於其他人的心,才是年輕人最應該存在的驕傲和心氣。
可惜了,如此優秀的年輕人,終究不是帕提亞國家的人,否則的話,後繼有人,可再興百年。
他所持有的一切,除了給這些年輕人提供一個足以施展的舞台以外,根本無法動搖這些年輕人的心智。
當然,如果真的動搖了,沃洛吉斯五世該用還是會用,畢竟想讓國家強大起來的帝王,可不會在意對方是誰,隻要能完成目的,對方隻要不是羅馬人,他都敢用。
隻不過對於這些年輕人的評價,自然會大幅度縮水,並且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也會多出些許的警惕。
畢竟連自己國家都沒有辦法效忠的人,又怎麼可能會效忠於他?
漢帝國曾說過一句話,匈奴未滅,何以家還。
國家國家,國大於家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