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在西涼地區,正在與自家兄弟龐德進行比試武藝的馬超,伴隨著一陣拚搏,持槍回立,整個人都輕鬆了很多。
“孟起,你實力上升的很快。”龐德收刀而立,一時之間,竟有種自己是老人的感覺。
明明時間過去沒多久,雙方的實力差距,就已經以肉眼的速度開始變少。
甚至照著這個速度,不出三年,他們兩個人之間誰強誰弱,還得兩說。
在這種熟悉的比試當中,龐德更加清楚明白一點,那就是馬超的資質和天賦,恐怕比他想象的還要強很多。
現在的他還能作為對手,但是以後呢?
西涼裡超凡脫俗的武者太少了,少到根本找不到其他人。
他們兩個人的存在,甚至直接奠定了馬騰目前西涼第一的態勢。
雖然還是打不贏待在長安的李傕郭汜等人,但也有了較量的資格。
“可惜了,總感覺慢了一些,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達到張繡的那個實力。”馬超輕鬆收回槍,沉重的歎了一口氣。
對於張繡,就算是這個時候的馬超,也不得不承認張繡的強大,那是真正實力的體現。
他和龐德兩個人一起,都沒能擊敗張繡,甚至還被張繡給反推了,這說出去的丟人。
“好歹是成名已久的北地槍王,有如此實力,也理所當然。”龐德點了點頭,頗為認真的說道,“張繡畢竟師從童淵,而且年紀這麼大,比我們強也很正常。”
“可我還是看他不爽,非常不爽…”馬超一臉的不甘心。
好不容易突破到內氣離體,還沒向天下展示自己的武力,迎接天下高手之時,結果湧現出來了一個張繡,差點就把他們兩個給揚了。
這也讓馬超明白一個事,那就是突破到內氣離體和成為天下強者,那是兩回事。
當然,馬超自然不會如此甘心,也在發憤圖強的努力,試圖追上張繡的步伐,然後超越張繡,成為真正的西涼第一。
武者的道路從來沒有上限,他自然也不會有。
在這一方麵,馬超相當的堅定,輸贏無所謂,隻要能變強就行。
“孟起,過來看一下…”
正在二人收起武器,談論的時候,馬騰的聲音傳了過來。
馬超根據聲音的方向望了過去,隨後便將武器放到一旁,向著馬騰走過去。
“給,看一看…”馬騰直接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了馬超,“這是曹孟德給的書信,約我一同,再次前往長安,匡扶天子,鏟除奸賊以清君側…”
“還要去啊?”馬超聽聞此言,連打開書信的想法都沒有了。
上一次帶著這麼多人前往長安,都被張繡帶著人往死裡打。
這一次去,有什麼不同嗎?
“放心吧,這一次讓我們前去的人,可是曹操曹孟德,那是一位天下有名的諸侯,一心匡扶漢室,天下誰人不知?”馬騰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敬佩之色。
對於馬騰來說,最大的願望,便是恢複祖先的榮耀,也就是伏波將軍。
不管是他自己還是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伏波將軍,都足以讓他去告慰列祖列宗了。
對於三公之後的曹操,馬騰還是願意相信一把。
畢竟正常情況下,他連麵見三公的資格都沒有,如今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又怎麼可以錯過?
上一次失敗,純粹是隊友不給力,外加敵人太強。
但是這次不一樣了,這可是曹操,豈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存在。
“三十萬大軍?”馬超看著書信上麵,所描寫的曹操軍兵力,整個人都是懵的。
有這麼多軍隊,還需要他們的幫忙嗎?這不會是想叫他們把人帶過去,然後連同他們一起滅了吧?
要知道,曹操的手底下全是漢軍,可不是羌人軍隊。
同樣的三十萬軍隊,雙方的戰鬥力能差距到海裡去。
“你看,我就說曹孟德值得相信吧,出動如此數量龐大的軍隊,怎麼也能夠完成清君側吧?!”馬騰一臉驕傲且自信的說道,“就憑李傕郭汜等人,絕對擋不住這樣的力量,到時候李傕郭汜等人戰敗,我們堵住他們的後路,徹底完成清君側,到時候,必能再現祖先的榮光…”
馬超看著自己父親的樣子,有些頭疼的搖了搖頭。
他完全不明白自己的父親,為什麼特彆看重那個伏波將軍的位置?
明明就是一個雜號將軍,為什麼看得這麼重?
就不能把目標定的更高大上一些嗎?
四征四鎮四平四安,哪個不比伏波將軍強?
如果是他,絕對會把目標定得更高一些。
不說車騎,衛將軍之類的,至少一個前後左右要混到吧?
馬騰並不知道自己兒子馬超的想法,反而興致勃勃的開始思考,如何統帥軍隊,再次從涼州進入長安。
按照書信上麵所說的,截斷李傕郭汜敗軍的退路,徹底完成清君側,拿下這一份彌天之功。
“真有三十萬人嗎?”久居西涼的馬超,看著書信上麵的數量,也隻是感覺有些不對,並沒有對其過多的懷疑。
“孟起,放心吧,就算沒有三十萬,怎麼也有二十幾萬吧,不然怎麼敢稱三十萬?!”馬騰指了指自己,又看了一下左右,小聲的說道,“我上次詐稱十萬大軍,實際上也有九萬多,想來曹孟德這樣的能人之士,又體會在這樣的數據上麵造假,他可是中原人…”
馬超聽到以後,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自己的頭皮發麻。
第一時間想要勸阻自己的父親,但是又想不到理由。
畢竟李傕郭汜等人的軍隊,橫豎就那麼點,真正的西涼鐵騎,也就那四萬人。
至於其他的羌人,反而不足為懼,更何況。
李傕郭汜等人為了自己的糧食,已經將羌人給趕走了,其中的大部分都跑到了他們的麾下。
如此算來,他們這邊再出十萬大軍,再加上曹操的三十萬,合起來都有四十萬大軍了。
四十萬對四萬,怎麼想都不會輸,清君側近在眼前,潑天的功勞送到眼前,豈有不要之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