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長生從獄卒掠奪開始 > 第107章【孫策大戰太史慈】

第107章【孫策大戰太史慈】(1 / 1)

推荐阅读:

他言辭懇切,顯然是真心希望呂布能夠留下。

呂布見狀,心中稍感寬慰,但仍有些氣不過,“劣弟狂言,另日當令其與將軍賠話。”

劉備連忙擺手,“將軍莫要如此,我那弟弟他年輕氣盛,口不擇言,還望將軍海涵。”

呂布聽了,雖然心中的怒氣並未完全消散,但也不好再繼續發作。

他走到一旁,口中嘟囔著:“我還是走吧!”

不過,呂布並沒有真的離開,他隻是在原地徘徊,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劉備見狀,略一思索,走上前對呂布說道:“今有一小沛,是備平日屯兵糧之地。”

“將軍若不嫌棄,權且歇馬。”劉備接著說道,“糧食軍需謹當應付。”

呂布聞言,心中一動,他來回踱了幾步,似乎在權衡利弊。

最後,呂布側身對劉備行禮,感激地說道:“如此……布,多謝了!”

臨走時,陳宮深深地看了劉備一眼,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惋惜和無奈。他心中暗自感歎:“這樣的明主,我怎麼就遇不到呢?”劉備的仁德和智慧讓陳宮心生敬佩,但他現在已經跟隨了呂布,無法再追隨劉備。

陳宮無奈地搖了搖頭,隻得向劉備行了一禮,然後告辭離去。他的背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有些落寞,仿佛他對劉備的離去充滿了不舍。

話說回長安,李傕和郭汜這兩個權臣為了爭奪權力,已經打得不可開交。他們的爭鬥讓整個長安城都陷入了混亂之中,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就在這時,張濟前來調解。他建議將漢獻帝遷出長安,以避免被卷入這場權力鬥爭的漩渦。漢獻帝自己也早有此意,他一直渴望能夠回到洛陽,恢複漢室的正統地位。

於是,幾人一拍即合,決定讓漢獻帝前往洛陽遷移。然而,就在漢獻帝遷都洛陽的途中,李傕和郭汜突然反悔了。他們擔心漢獻帝一旦回到洛陽,就會重新掌握權力,對他們不利。於是,他們派出軍隊追殺漢獻帝,企圖阻止他的遷移。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兗州,荀彧得知後,心中十分焦急。荀彧一心向漢,他認為曹操應該迎回漢獻帝,以維護漢室的尊嚴和正統。於是,他向曹操建議道:“主公,劉備雖然收了呂布,但討伐徐州之事可以緩圖也。”

曹操聽了荀彧的話,狐疑地看向他,問道:“為何?”荀彧解釋道:“主公,今天子遷都洛陽,此乃事關天下之大事。如果我們能夠迎回天子,那麼我們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諸侯都會聽從我們的號令。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在古代曆史的長河中,曾經有過晉文公接納周襄王,從而使得諸侯們紛紛歸附;漢高祖為義帝發喪,天下人心歸附的故事。這些都是順應天命、合乎人心的偉大舉措。

如今,當今的天子正處於蒙塵的困境之中,主公您如果能在這個時候率先倡導正義之師,尊奉天子並以其名義來號令那些不服從的人,這無疑是順應天意、符合人心的宏偉戰略啊!

然而,如果您不趁早謀劃此事,恐怕彆人就會搶先一步去做了。

曹操深思熟慮了一會兒,當機立斷地拍板決定:“好!就這麼辦,恭迎天子!”

與此同時,漢獻帝卻正經曆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身邊跟隨的大臣們已經有好幾個餓死了,一路上還要不斷地躲避追兵,真是淒慘無比。

突然,有人來報說有一支大軍正朝他們逼近,這可把漢獻帝嚇得不輕。

待大軍漸漸靠近,有大臣來稟報說是曹操到了,漢獻帝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稍作整頓後,漢獻帝趕忙讓身邊的公公去傳達旨意:“天子降下詔書,宣曹操入朝,以輔佐王室,曹操快快接旨。”

曹操聽聞後,率領著手下的文臣武將們來到了獻帝麵前,恭敬地說道:“微臣曹操,承蒙國家恩澤,時刻都想著如何報答這份恩情。”

“今奉詔入宮保駕,當以社稷為重,首倡義兵,以順討逆,所到之處必將攻無不克!”

漢獻帝一開始心情愉悅,麵露喜色,心中暗自思忖道:“終於有一位實力強大的忠臣前來護駕,朕的安全總算有了保障。”

然而,隨著曹操的話語傳入耳中,以及曹操那如餓虎般緊盯著自己的眼神,漢獻帝心中漸漸升起一絲不安。

“曹愛卿,快快平身吧,不必多禮。”漢獻帝強作鎮定,試圖維持皇帝的威嚴,同時下令道:“速速護送朕返回洛陽。”

曹操聞言,緩緩站起身來,嘴角卻泛起一抹讓人捉摸不透的笑容。他輕聲說道:“陛下,洛陽已在戰火中化為廢墟,實在不宜再前往。不如陛下隨微臣一同返回許昌,那裡才是安全之地。”

漢獻帝聞聽此言,如遭雷擊,渾身一軟,無力地跌坐在地上。他心中哀歎,本以為逃離了董卓的掌控,卻不想如今又落入了曹操的手中,這可真是剛出狼窩,又入虎穴啊!

與此同時,在曹操與呂布激戰正酣的兗州,退居江東的孫策正悄然崛起。

孫堅在戰場上不幸被亂箭射死之後,他的家臣和子嗣都被淮南的袁術收入麾下。

然而,孫堅的兒子孫策卻並未因此沉淪,而是在暗中蟄伏,等待時機。終於,他瞅準了一個機會,向袁術獻上了象征皇權的“傳國玉璽”,並提出願意為袁術收複江東,以換取自由之身。

話說袁術得到傳國玉璽之後,心中暗自竊喜,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他的寶物,象征著他就是天命所歸之人。於是,當孫策前來借兵時,袁術毫不猶豫地欣然應允了。

與此同時,程普、黃蓋、韓當等孫堅留下的一眾老將,也被孫策一並從袁術手下帶走。這些老將們對孫堅忠心耿耿,如今跟隨孫策,自然也是全力以赴。

孫策帶著這群忠心耿耿的將士們,踏上了前往江東的征途。在途中,他偶遇了周瑜。周瑜乃是江東名士,才華橫溢,風度翩翩。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孫策對周瑜的才華和謀略十分欽佩,而周瑜也對孫策的英武和豪氣讚賞有加。於是,周瑜毅然決定帶領自己的家將,加入孫策的帳下,共同開創一番大業。

到達江東後,孫策開始籌劃他的第一戰。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攻打劉繇。劉繇是當時江東的一位割據勢力,勢力頗為強大。然而,孫策毫不畏懼,他相信憑借自己的勇氣和智謀,一定能夠戰勝劉繇。

果然,孫策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連下劉繇的十三座營寨。劉繇見狀,心中大驚,急忙召集手下將領商議對策。

此時,劉繇手下的悍將太史慈挺身而出,主動請命道:“願借兵三千,迎戰孫策!”太史慈武藝高強,勇猛無比,他對自己的實力充滿信心,相信定能擊退孫策。

然而,劉繇卻對太史慈的請命不屑一顧,他輕蔑地看了太史慈一眼,說道:“你懂什麼,此乃孫策的誘敵之計!他故意示弱,引我們出兵,然後再設下埋伏,將我們一舉殲滅。你若前去,豈不是中了他的圈套?不許去!”

太史慈聽了劉繇的話,心中十分氣惱。他覺得劉繇太過膽小怕事,根本不懂得用兵之道。於是,他不顧劉繇的反對,帶著自己的曲阿小將,兩人兩馬,毅然決然地前去截殺孫策。

也不知是太史慈運氣好,還是不好,他竟然真的在路上遇到了孫策。

“誰是孫策?”太史慈縱馬疾馳而來,如一陣疾風般衝到了孫策麵前,他的座下戰馬嘶鳴,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

孫策定睛觀瞧,隻見太史慈孤身一人,身後並無一兵一卒相隨,心中稍安,於是高聲問道:“來者何人?”

太史慈勒住韁繩,戰馬揚起前蹄,發出一聲長嘶。他端坐於馬背之上,威風凜凜,朗聲道:“我乃東萊太史慈,特來捉拿孫策!”

孫策聞言,心中暗喜,原來此人便是太史慈,自己正欲與他一會,不想今日竟在此地相遇。他嘴角微揚,笑道:“哈哈,你便是太史慈?我正想會會你呢!”

太史慈見孫策如此輕視自己,不禁心頭火起,反問道:“你又是何人?”

孫策大笑道:“我便是孫策!不必多言,你們二人一起上吧!”

“哼!”太史慈冷哼一聲,手中長槍一抖,拍馬便朝孫策衝去。

孫策見狀,毫不示弱,他手中的霸王槍也如蛟龍出海一般,直刺太史慈。

刹那間,槍尖相交,火星四濺。二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時間殺得難解難分。

兩人激戰數百回合,仍不分勝負。此時,他們都意識到此地空間狹窄,難以儘情施展,於是不約而同地撥轉馬頭,朝著遠處飛奔而去。

馬蹄聲響徹原野,二人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去。

不一會兒,他們便遠離了人群,來到了一片空曠之地。

孫策和太史慈翻身下馬,繼續展開激烈的廝殺。他們的武器在空中交錯,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然而,激戰之中,兩人的武器竟同時被對方挑飛。失去了武器的二人,並未退縮,而是赤手空拳地繼續對打。

拳來腳往之間,隻聽得風聲呼呼作響。

也不知過了多久,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天空中飄起了蒙蒙細雨。

就在這時,遠處忽然傳來陣陣馬蹄聲,兩隊人馬如疾風般疾馳而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