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批零(1 / 1)

推荐阅读:

花城成功入秋,隨之而來的不僅是冷空氣,還有一場場秋雨。

清晨起床的陳家誌推開門,一陣風吹來,就感覺到了濕冷,去往廁所的路上也忍不住打了個擺子。

再次回到房間時,去做早飯的李秀也回了房間,給他拿了一件棕紅色的彩織純羊毛西裝,又拿出配套的褲子在他身上比劃了幾下。

“家誌,今天要不穿這個去上班吧,穿著暖和。”

陳家誌摸了摸,確實很舒服,但還是搖了搖頭,“算了,這麼好的衣服穿到菜場去,弄臟了很難洗,我隨便找件外套穿就行。”

李秀說:“沒事,臟了拿回來,我給你洗就是了,何況你在菜場也不用親自乾活。”

陳家誌:“這幾天荷蘭豆在綁蔓線,要去看著,挺容易弄臟,還是算了。”

“哦。”李秀有些失落,又看著陳家誌找了件純黑色的外套穿上,說:“家誌,兒子也5個月了,差不多可以試著斷奶了,我想去菜場裡上班乾活。”

陳家誌換好了衣服,整理了下,說:“多休息一段時間吧,現在也不缺錢,下地乾活也沒必要。”

李秀苦著臉,皺著眉:“又是這樣說,每次都是這樣說,你是不是嫌我去地裡乾活給你丟臉了?”

“沒有啊?!”陳家誌愣了愣,一時沒反應過來。

李秀說:“那你就讓我去,我和二姐一起,互相也有個照應,還能說說話。”

陳家誌沉默了兩秒,也隻能點頭同意,“那是今天去,還是明天去?”

“今天!”

“行吧。”

樓下傳來老娘和二姐喊吃飯的聲音,兩人下了樓,上桌吃飯,一共九個人,還有個嬰兒。

人還是挺多的。

不過如今江心菜場的食堂開火了,中午和晚上可以在食堂吃。

吃了飯,一行人又陸續出門,易龍去上學,其餘人去上班,陳家誌回頭看了看,二老帶著孩子守在門前。

“這騎著車更冷啊!”

“比老家還是要好一些。”

聽著易定乾和陳正旭的交流,陳家誌也問了問李秀冷不冷,得到一個不冷的答複,語氣裡還有些雀躍,似是對乾活的期待。

離開東鄉菜場後,李秀的事也一下子少了,每天拿著膠卷相機拍也挺無聊。

在家裡有公婆幫著帶娃,還時常和她搶活乾,兩人還時而鬥嘴,唯一的樂趣就是看電視,陳家誌新買了一台電視放在客廳。

但看久了也無聊。

同時內心還有一種說不清的空虛感,擔憂、恐慌、內疚~

李秀這段時間常常想起老媽常說的話,吃得起苦,才配得上享福。

現在所有人見了她,都誇她有福氣,嫁對了人,一起同甘共苦走過來了。

但以後呢?

她也許配得上現在的福氣,然而她還年輕,家誌也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

同甘共苦目前也隻走過了最初的一段路~

想到這裡,她坐在自行車後座上,抱得更緊了。

“到了。”陳家誌看著換了一套灰撲撲衣服的李秀,提醒道:“早上有露水,把袖套帶上。”

“放心,我帶了的。”

片刻後,李秀就跟著陳家芳走進了荷蘭豆的行間道中。

陳家誌也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之旅,荷蘭豆已有20多高,莖葉嬌俏嫩綠,每一條行看過去都拉成了一條筆直的線,隻是看著,就讓人歡欣鼓舞。

騎了一段路,陳家誌又在一片菜心地裡停下,也已出苗齊苗,苗看著還小,葉片遮擋不住褐色的土壤。

可能即使再長大一些,也遮掩不住土壤。

這是手推式播種機播的種子,株行距很均勻。

隻是也有缺點,機器不夠精密,遠達不到育苗移栽的精細程度,後期間苗會比較輕鬆,但管理不好,輕鬆並不代表效率高。

在菜心地停留片刻,又繼續往前走,菜場已沒有了空地,鋪上了一層絨絨的綠蔭。

忽地,一抹斜陽穿透了重重雲霧,照射在了菜田裡的條條畦溝裡。

“居然剛好合適~”

看到這一幕的陳家誌也不由笑了出來,除了菜心被耽誤了點時間,在荷蘭豆的種植上卻一直很順,連畦溝的走向都這麼貼合完美日出日落。

雲層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如棉花般柔軟,潔白無瑕。

又過了片刻,幾乎所有的荷蘭豆就都見到了陽光,仿佛在拚命向上抽出新芽~

繞了大半圈,陳家誌到了北片一組靠河邊一側,又看到了青翠碧綠的生菜和上海青。

雖說沒有間苗,但菜苗的狀態挺不錯。

再過一兩月,就有脆嫩可口的生菜吃了。

走完一圈,回到原點,太陽已經完全出來了,但沒了夏季的暴躁,反而驅散了人體的濕冷。

陳家誌看到了李秀,戴著草帽,穿著灰撲撲的衣服,與陳家芳說笑著在荷蘭豆地裡勞作,笑得很靈動,這才應該是她本來的樣子。

想起這段時間李秀看書、學普通話的經曆,陳家誌就忍不住想笑。

相比學習,她可能還是更喜歡勞動。

“家誌,你一個人在這笑啥?”

易定乾也騎著車回來,一頂草帽被風往後吹倒,掛在了脖子上。

“沒笑啥,看工人綁蔓線呢。”陳家誌回頭問道:“估計還要多久才能弄完?”

易定乾想了想,說:“10天吧,綁蔓線是精細活,急不得。”

“嗯~”

在荷蘭豆地裡,每隔兩米就打下一根高2米左右的竹竿,搭竹竿後,竹竿與竹竿之間會掛上爬藤網。

隨著植株的不斷生長,需在竹子的25~35處分彆拉1條綁蔓線,把植株固定在兩條線內,此後每隔20分彆再綁一次。

這樣,就能保證荷蘭豆筆直向上生長,在畦麵上也始終是一條直線,便於管理和采摘,同時也最大程度保持田間通風和陽光照射。

易定乾又看了眼地裡高高的竹竿,“感覺小拱棚還是有點不好搭啊!”

“可是你說的用這種辦法。”陳家誌撇了撇嘴,說:“綁完蔓線,就趕緊先把棚搭起來吧。

買長度適中的毛竹,兩頭對接著綁,把架子搭高點。”

“嗯,隻能這樣了。”易定乾點了點頭:“還好時間比較充足。”

江心菜場的荷蘭豆11月初播種,算是較晚的,出苗齊苗用了一周時間。

所以植株還不算高。

現在溫度又開始下降,生長速度慢了下來,等寒潮來時,植株也不會特彆高。

而荷蘭豆播種得越早的種植戶,此時植株已經很高了,後期如果溫度降到零下,想補救防寒都晚了。

不過陳家誌一開始就奔著這個去的,所以有充足的時間來應對。

又一天時間流逝,暖陽消失,又迎來了陣陣冷風,菜農們裹著身軀走出了一行行菜畦。

陳家誌也等到了李秀,看著她炫耀著展示臟兮兮的手,在水中清洗時又直呼冷,一時也忍俊不禁,就喜歡沒苦硬吃唄。

日子就在一天天忙碌中過去。

秋冬季菜田裡的活很少,追肥和打藥的頻率很低,隨著荷蘭豆搭架、綁蔓、再搭棚的逐漸完成,菜田裡的活就更少了。

一切隻需按部就班的管理,靜待著蔬菜的生長。

相比白天,淩晨還要冷上一些,車窗上更是容易起霧,需要不時拿毛巾擦一擦。

大街上也更為寂寥。

但在城市之中,批發市場仍然燈火通明,陳家誌又一次開車來到了位於增搓路的江南市場,與他同行的還有薛軍、李才和陳正旭。

不過三人進了市場後,就各自帶了個小本子分散開來。

他們這趟是來探路找貨,陳家誌打算早點把空閒的56號檔口利用起來。

“菜心和小白菜怎麼賣的?”

路過一檔口時,陳家誌隨口向檔口裡的老板問道,守攤的是一位婦女,見有人問價,便高聲回道:“菜心5毛,小白菜4毛,靚仔,你要多少?”

陳家誌抓起一小把菜看了看,直搖頭:“貴了,貴了,賣不了這麼多,菜心4毛賣不賣?”

“賣不了。”

陳家誌便又把菜放回原位,打算換一家看看,守攤的婦女又急忙開口。

“你要多少了,你要的多,也可以賣給你啦。”

陳家誌依然搖著頭走了,他就是來問價的。

一晚上他都在同樣的問價,隻問不買。

走完了大半個市場,才與薛軍、李才、陳正旭在一粉攤坐下來,互相說著各自的問價情況。

一番比對下來,菜心最低能給到3毛5,白菜3毛。

蔬菜價格低,這段時間菜的品質也好,導致普通市民的蔬菜消費意願也很高。

總結就是菜價便宜,走量快,砍價輕鬆。

但對大多數菜農來說,這個價格隻能賺辛苦錢。

薛軍問道:“家誌,還要搞一車菜試試嗎,現在這價格可能沒什麼錢賺。”

“搞!”陳家誌肯定的說道:“彆說沒錢賺,隻要能不虧本,這生意就可以上!

先從江南進貨,同時我會去產區尋找貨源,你們先儘快熟悉下怎麼走生意,同時李才和正旭也儘快把駕照考下來。”

“好!”

三人也沒理由不答應。

薛軍又問:“那我們先賣什麼菜?”

陳家誌笑道:“李才、正旭,你們怎麼想的,等學會開車了,外部采買也要交給你們。”

李才想也沒想,開口道:“當然是什麼更賺錢就賣什麼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