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搬家(1 / 1)

推荐阅读:

雨嘩嘩的下,一場透雨,解了當下的旱情。

也讓菜農們隻能縮在家裡,還好,女人們能看電視,男人們能打牌。

前兩天買的長牌也發揮了作用,當天早上就組織了起來。

不過陳家誌今天沒參與打牌,而是在家裡帶娃陪老婆,偶爾還教易龍複習下課本。

雨早上就停了,不過陳家誌下午一點半時才拉著李秀出門。

此前與在老家的老丈人和堂哥約好了兩點左右通電話。

路麵有些濕,但鋪了碎石,出了菜場又是水泥路,下雨天走路出行也很方便。

雨後的天氣也有些涼爽。

李秀走在一邊,忽然說道:“家誌,李才和正旭都有事做,要是他們不願意出來,怎麼辦?”

陳家誌:“儘量往好的方向說吧,都是年輕人,肯定向往大城市。”

李秀:“可我們是種菜誒~”

陳家誌:“種菜也是在大城市種菜,而且讓他們過來,也是乾采購和司機~”

李秀遲疑道:“我們需要人來乾這個嗎?”

“需要。”陳家誌偏頭看了看李秀,說:“秀,我們下一步想擴大規模,就得有采購和司機,總不能一直我開車吧?”

李秀沉默了一會兒,“要多大才算大呢,我感覺挺滿足的了。”

陳家誌也沉默片刻,還是說道:“如果有機會,我想以後可以建幾百畝,幾千畝,甚至幾萬畝的蔬菜基地~”

一時隻剩腳步聲。

“我感覺我幫不上什麼忙。”

“怎麼會,原來你又在糾結這個啊!”陳家誌笑了笑,弄明白了症結所在。

“你不是喜歡數錢嗎,以後你就管錢唄。”

李秀白了一眼:“我算現在這20個人的工資都頭痛,更彆提幾百幾千畝的菜場了。”

陳家誌:“我看你算得挺好的,這次一個都沒出錯。”

李秀笑了一下,“很難的好不好,以後我不想算了,以後我就想跟著你,給你洗衣做飯。”

兩人都放慢了腳步,可能是因為下了雨,村裡很安靜,道路邊的小水溝裡水流嘩嘩作響。

陳家誌點了點頭,“我會儘快租好房子,把你們接過來。”

李秀:“嗯~”

陳家誌:“不過你也不能隻洗衣做飯,我們菜場的精神文化建設你也得負責起來!”

李秀:“啊?什麼是精神文化建設?”

“哢嚓~哢嚓~”陳家誌雙手比了個拍照的手勢,“現在就是多拍點菜場照片~”

“這不就是玩嗎?!”

“不是。”陳家誌說:“攝影也可以是一項長期堅持的事業,你想想,如果十幾二十年後,我們的菜場發展到了上萬畝,你拍下的照片就記錄了它每一年的成長軌跡,是不是也很有成就感?!”

“好像是吧?”

“什麼好像,它就是,以後這項工作就交給你了,李大攝影師~”

“彆瞎喊~”

李秀被這聲李大攝影師弄得有點不好意思了,剛好有座機電話的店鋪到了。

“快去打電話,你先打。”

陳家誌進了小店,先給了守店的老板兩塊錢,才開始撥通電話。

對麵接通後問了找誰,就把電話轉交給了陳家誌堂哥陳家順。

“喂,喂,是家誌嗎?”

“誒,是我,大哥。”

陳家順比陳家誌大32歲,年齡差比較大,但兩家來往比較密切。

陳家順粗厚的聲音傳來:“家誌,昨天有人給我帶話說,你打電話找我,是什麼事啊?”

陳家誌沉吟道:“大哥,我想讓正旭去學開車,考個駕照,然後來幫我開車~”

“嗯?!”陳家順發出了驚疑的聲音:“開車?開什麼車?”

陳家誌簡單的說了下自己買了車,菜場麵積也不小,需要信得過的人開車拉菜。

他知道陳家順很驚訝,但也沒其他人可用了。

和他同輩的就隻有陳家順一個大哥,侄子輩也隻有陳正旭年齡稍小,品性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合適。

他耐心的解釋了幾遍,陳家順才算是弄明白了,這是真在外麵發財了,想著拉自家人一把。

“祖宗保佑啊!”

聽到陳家順的感慨,李秀在一旁憋笑。

陳家誌也學了她的瞪眼大法,隨後又說:“大哥,你覺得正旭會來嗎?”

陳家順哼一聲:“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既然你需要,我肯定把他給你弄過來!”

陳家誌:“好,我也不虧他,考駕照的錢我會先墊著,以後每月發工資扣一筆,你覺得如何,大哥?”

“要得!”

“等他賺了錢,再讓他給你帶個兒媳婦回來。”

“哈哈哈,要得要得,我等著。”

隨後又聊了一會兒,陳家誌才掛斷電話,看向李秀,“該你了,給李才打吧。”

李才今年20歲,未婚,學的木工,在李秀和老丈人的一番溝通後,也把人要了出來。

結束通話後,

李秀突然有些忐忑,“家誌,要是人來了後,以後養不起怎麼辦?”

“不會的。”

“我感覺我們菜場小了,卻養了這麼多人,你得趕緊擴大規模啊!”

陳家誌忍不住了,樂得哈哈大笑,“出來時你還嫌自己幫不上忙呢!”

李秀癟嘴道:“我哪能想到他們這麼容易就同意了。”

陳家誌想了想,說:“應該是我們在這邊的情況,在老家都已經傳開了。”

李秀點了點頭,“嗯,剛才保保說,兩個大隊的人都在傳,說我們在外麵種菜發財了,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去。”

“今年可能不回去了。”

“我給他說了。”李秀說:“家誌,你得加油啊,這麼多人看著呢!”

“你呢?”

“我也加油給你洗衣做飯帶娃拍照…把你伺候好,然後你多加點油!”

“你想得還挺美。”陳家誌哼哼兩聲,打量著她的嘴唇:“想把我伺候好可不容易~”

“呸~又在想壞事!”

兩人並肩又往回走。

一通電話,又讓兩人形成了一致目標,建大菜場…呃,最要緊的還是早點搬家。

又過了一天,天氣晴了。

東鄉菜場又開始新的忙碌,陳家誌一早就去把大姐和三姐兩家人接到了東鄉菜場。

依然隻能先擠一下。

後續他父母,以及李秀、二姐陳家芳、易龍都會去江心菜場。

之所以留三姐和大姐兩家人在這邊,也是因為東鄉菜場工資水平更高。

而二姐因為有易定乾在,對工資收入沒那麼敏感,反而著急給易龍聯係學校。

把人安頓好,陳家誌也急忙回江心菜場:先找房子。

江心菜場所屬轄區叫靈山鎮,附近還有個大崗鎮,不過靈山鎮還是要更近一些,距離菜場大約2公裡。

通過童剛的奔波,陳家誌當天就在小鎮邊緣租了套帶院子的二樓民房。

還是這年代少見的磚房。

樓上樓下一共有6個房間,出門就是國道,距離鎮中心和菜場都不遠。

房主常年在外,童剛也是通過鎮政府的關係才找到的這套房子。

稍微打掃一下,買點床上用品,就可以入駐,房租400元月,有點小貴。

陳家誌看了過後,沒有猶豫,直接租了下來。

也不用自己打掃,童剛和黃川就幫著先弄了一遍,甚至黃川還給他把床上用品買了。

10月25日,一場秋雨一場涼。

“哎喲喂,說搬就搬,我養的雞怎麼辦?”

輕卡車已經裝了不少東西,大到自行車等各種家具,小到衣服鞋子,一趟就能把所有東西拉完。

不過彭國真還念叨著她養的30多隻雞,陳少昌則隻收拾了長牌和助聽器。

“行了,行了,老大和老三會幫你養著的,你以後直接來抓回去吃肉就行了。”

彭國真還是一臉糾結,她在乎的是肉嗎?她在乎的飼養的過程!

李秀笑道:“家誌說了,那邊有院子,距離場鎮也不遠,過去了再買一些回來養就是了。”

陳少昌也笑了笑:“那邊菜地也好幾百畝,你撿不完的菜葉子~”

易龍:“外婆,舅舅說了,那邊住得也好,又寬敞又舒適~”

彭國真這才笑了笑,“好好好,搬搬搬!”

有菜工喊道:“彭嬢嬢,以後常回來看看啊?”

“要得要得,你們忙。”

一番告彆後,一行人陸續上車,踏上了新的旅程。

前世像這樣的搬家之旅,陳家誌經曆了很多次,所以他很難對一個地方產生感情。

小菜農就是這樣,居無定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但現在他已經開始在謀劃大菜場。

不論是放權給敖德海,還是親自帶班底在江心菜場練手積累資金,抑或是從老家帶人出來。

他都是為此在做準備。

想經營好一個大菜場比想象中難很多,生產管理、包裝運輸、市場銷售,缺一不可。

一旦確定地址後,沒有意外因素的話,短時間內也不會放棄。

所以,一點點積蓄實力吧。

到了新家後,陳家誌把車橫著停在了院子裡。

李秀、彭國真、陳少昌、陳家芳、易龍紛紛下車,打量著這棟二層小樓。

“看著真好,比老家的土房好太多了!”易龍說:“舅舅,以後你回去修房子,也要修這種樓房!”

陳少昌和彭國真也都轉頭看著他,老家的土房確實差遠了。

陳家誌其實暫時沒打算讓他們回去,但還是笑著點頭:“以後我要回去修,肯定修得比這更漂亮!”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