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25的分紅成了,陳家誌心裡一喜,麵上也笑了笑。
“放心吧,下一茬菜我心裡有數了,但還要等幾天。”
“等錢到賬是吧?”
徐聞香憤憤留下一句話,不給陳家誌解釋的機會,就又起身出門下樓。
心裡也實在是氣,為了這25的分紅,這些天她和黃建遠、張樂榮、李再興等人吵得不可開交。
結果呢,好不容易拿下,迎接她的卻是一副‘交易’的態度。
太恃才傲物了!
高跟鞋的聲音敲在地板上咚咚作響。
陳家誌將杯中茶水一飲而儘後,也跟著出門,在樓梯上追上了徐聞香。
“我並不是想等錢到賬,有你一句承諾足夠了,你還是挺講信譽的。”
徐聞香在樓道口停住,回頭問:“那是因為什麼?”
陳家誌說:“你不會以為隨隨便便就能碰上行情吧,一次好的行情出現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俱備,缺一不可。”
“難道這次不是運氣好?”
“單一個運氣好你就願意給我25的分紅,你也是夠大方的哦,徐大姐。”
“不許叫我徐大姐!”
陳家誌還站在台階上,居高臨下的看著徐聞香,後者此刻一臉嚴肅,他也意識到自己不僅有些不講情分,似乎還有點過於an了?
“好~”
徐聞香又回頭往前走,大步流星,陳家誌小跑兩步跟上,他現在還是挺在意江心菜場這個平台。
如果真能拿到25的分紅,再加上還有5的股份,如果這次全部分完,他豈不是能分近60萬元?
當然嘍,要繼續乾下去的話,投入也不會少。
隻是賺錢速度依然起飛啊!
一想到這,他也不是不可以講情分。
而且,徐大姐確實夠可以了。
並肩走了幾步後,陳家誌開口道:“徐總,菜場的食堂我打算搞起來了。”
“你看著辦。”
“我打算把食堂弄大一點,解決全體菜工的吃飯問題。”
徐聞香終於停了下來,“你想過沒,菜工來自全國各地,口味不一樣,弄一個食堂不一定能討得了好!”
“徐總說的是,你看我,想事情就是沒有你周到,還是搞小食堂好。”
徐聞香白了他一眼,但經過這一出,莫名又好受了些,再往前走時步伐也沒那麼快了。
“你想好下一批菜種什麼了嗎?”
“有一些思路了。”陳家誌沉吟道:“不過需要的物資比較多,投入也比較大,所以具體分紅多少還要斟酌一下,過兩天我會給你一個資金需求計劃。”
徐聞香忽地有些錯愕,表情驚疑不定,有點弄不懂他的想法了。
如果說想拿錢,把大多數利潤分掉才能拿更多吧?
還是他單純的隻是想試探我的態度?
想不通,但陳家誌能把心思放在菜場的經營上,卻是他樂於見到的。
“好,我等你的資金計劃。”
兩人來到了公路上,沿著路走,已是日落黃昏,菜田裡空空蕩蕩,隻餘北片靠江邊的角落還有幾十畝菜地。
走了一段距離,又遇到了黃建遠和黃川在一起對著菜田指指點點。
陳家誌問徐聞香:“黃總也來了?”
“和我一起到的。”
“怎麼也不來辦公室喝杯茶,茶幾還是他買的。”
“你說呢?”
估計也是那25分紅鬨的。
他知道黃建遠是抽煙的,便摸出煙上前遞了過去,但黃建遠卻借口剛丟沒接。
陳家誌心裡就有譜了。
徐聞香和黃建遠也沒有多呆,又看了一會兒收菜情況便走了,可能就是為了再看一眼這最後一批菜的情況。
陳家誌也帶著黃川去菜田裡逛了逛,和易定乾、郭滿倉等人聊了一會兒,又給黃川說了下需要去提前詢價比價的物資。
一直到敖德良又帶了一車芥蘭從東鄉菜場趕來,才回了院子裡。
夜色已深。
等他走近了,敖德良才看清了,喊道:“老板,今天和昨天一樣,湊了個整,7噸!”
又是56萬元!
供港芥蘭已經連續4天價格穩定在了4元斤,簡直就是凶殘。
而菜心、小白菜、空心菜都開始出現價格波動了。
“好,辛苦了!”
說罷,陳家誌就掄起膀子,上前卸貨,他這一上,其餘菜場上車的菜工也不可能乾看著,紛紛幫場長乾起了私活。
今天江心菜場比前幾天也要更少些,也因此,不到11點半,所有的冷藏車都送走。
隻是到結束的那一刻,陳家誌都沒能獲得太多的渠道信息。
除了剛開始有香江司機親自來,後麵全是打工的內地司機。
讓他想了解香江蔬菜市場的情況都有點無從下手。
可能也和徐聞香、黃建遠防著他有關係,銷售渠道是股東管控菜場的最重要手段。
陳家誌也知道自己現在有點狂。
但不狂一點,很可能就被人壓榨了,也維護不住下麵人的權益。
“陳場長,總量統計出來了。”
結束送貨後,六個小組長、易定乾、童剛、黃川都沒走,等著徐瑤用計算器算出最後的數字。
陳家誌接過徐瑤做的記錄,大聲念了出來。
“一共14天時間,總出菜量9479萬斤,總銷售額26572萬元!”
頓了頓,陳家誌忍不住爆了粗口:“你們也是太雞兒牛逼了!”
霎時,幽靜的深夜裡便響起一陣陣哄笑聲,牛逼這詞他們早知道了是什麼意思。
“哈哈哈,太凶殘了!”
“凶得批爆!”
“這菜種的真踏馬過癮!”
一個個小組長罵著臟話,抒發著心中的情緒,這一個半月的工作強度可謂拉滿。
尤其是播種那段時間,每一個節點都卡得死死的,不僅累,壓力也大。
但熬到結束這一刻,除了到手的提成,還萌發了一種引以為豪的情緒。
這是他們種出來的。
而徐瑤和童剛兩個老員工也五味陳雜。
如果兩個月前有人給他們說,江心菜場一個月能賣兩百多萬元,隻會認為那人得了失心瘋。
但如今卻實現了,仿佛活在夢裡一樣,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新來的黃川更是目瞪口呆,14天時間,賣了265萬元,這是在種菜嗎?
感受著眾人的喜悅,陳家誌笑了笑,又說:
“這段時間辛苦大家了,本來該請大家喝酒的,但我還有一點菜要處理,就過兩天吧,在場的人一起喝一頓。”
噓聲一片。
“噓~”
“沒辦法嘍,今天隻能掃大夥的興了。”
戚永鋒抬聲說道:“也不是不可以,下次喝酒不能養魚~”
“哈哈哈~”
“我什麼時候喝酒養魚了?”
“還沒有,非得酒杯裡養鯨魚才算養魚啊?!”
“哈哈哈……”
“靠,不和你們扯了,時間來不及了。”
“噓~”
陳家誌直接選擇開溜。
江心菜場結束了,那麼東鄉菜場也該早就完成了最後的收割。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大豐收,他又帶領著團隊斬獲了一次勝利,跨過了一級台階。
10月20日淩晨,
陳家誌以90元件的價格,出售了最後45件小芥蘭,用4275元的收入給這次行情畫上了句號。
也許後麵還有行情,但和他沒多大關係了。
他已經賺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利潤!
“走,小龍,嗦粉去!”
“要得嘛,我要加蛋加肉!”
“管夠!”
今天菜少,芥蘭又搶手,賣完菜也才3點過,但粉攤也是專門做批發市場的生意。
一碗粉讓兩人很是滿足。
這次一連來市場賣了15天菜,但身上常常都帶著大把現金。
為了安全考慮,兩人一般都不會在市場逗留,早餐都較少買,更彆提在路邊嗦粉了。
嗦完了粉,在心底壓下對家裡的思念,陳家誌還是選擇回了江心菜場。
江心菜場有很多事情沒收尾。
兩批芥蘭的錢也還沒有結算,還有下一茬菜的資金計劃、物資需求……
到菜場時,夜色依舊深沉,但村莊裡也陸續響起了雞鳴聲。
“舅舅,你不睡覺嗎?”
“你睡吧,我去辦公室坐會兒。”
“那我也去看會兒書。”
“行吧。”
淩晨靜悄悄的,菜場連隻狗都沒有,而東鄉菜場不僅有兩隻狗,老娘來了後,李秀還去買了一群雞鴨給他養。
說來,這半個月都沒怎麼和家人呆在一起,對兒子的印象更是完全停留在半個月前。
心裡有一絲愧疚。
但很快又沉浸在了工作中去。
江心菜場此次一共出菜9479萬斤,但各品類間卻有很大差距。
其中菜心4309萬斤,平均畝產約1539斤;小白菜193萬斤,平均畝產約1608斤;空心菜176萬斤,平均畝產約1467斤;芥蘭148萬斤,平均畝產1850斤。
總量看似很多,但平均畝產其實不怎麼樣,各個小組長之間也有差距。
比如說,郭滿倉管理的小白菜,畝產就達到了2000斤,其他人明顯拖後腿。
再比如鄭中和黃日新管理的菜心,畝產剛過1400斤,就這兩人還沾沾自喜~
和東鄉菜場一比,更是天差地彆。
就拿菜心和芥蘭來說,一個平均畝產高出近六百斤,一個平均畝產高出近千斤。
感覺放在一起比較都有點為難江心菜場。
從土壤、種植管理到采收,形成了全方位的差距。
人力的影響太大,一個菜場想做大做強還真挺不容易。
江心菜場這次能賣265萬元,一半因素在生產管理,另一半則是懟中了市場。
兩個都和他脫不了乾係。
回顧了一下,陳家誌忍不住喃喃自語:“不是我不懂人情味,而是這25是我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