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很多天了,陳家誌胸前的挎包都是空空的來,滿滿的回去。
今天晚上也不例外。
挎包的前後夾層裡,都被他塞滿了各種麵值的鈔票。
兩人上了車後,連早餐都懶得去買了,忙不迭的開車回去,中途也不會有任何停留。
都知道財不露白,但對陳家誌來說實在是有點困難。
太紮眼了!
沒辦法,顏值和實力擺在這裡,想低調點都不行。
現在市場裡有一句話流傳得越來越廣,56號檔口不賣便宜菜!
每每一出手,就是這段時間行情的巔峰。
最開始出自他對麵57號檔口胡老板之口,但陳家誌清楚,讓這句話廣為流傳的,還是他那些老客戶:丫的,就沒在他手上買過幾次低於1元斤的菜!
不僅是今年的菜市瘋狂,更多是陳家誌每次都能逆勢而行!
在這天定盈虧的年代,逆向博弈就是真正的財富密碼。
出了市場後,慢慢天亮了,和煦的晨風透過車窗吹進來,很是舒爽。
車上兩人才從市場上的火熱勁中緩過來,就見易龍拿過了挎包,輕輕拉開看了一眼,又趕緊拉上。
陳家誌瞥見了,笑道:“想看就看啊?”
易龍搖了搖頭,“錢太多了,我怕被風吹跑了。”
即使已經見了很多次挎包被鈔票塞滿的情景,但每一次看,易龍都還是會感到很激動。
“舅舅,我是不是病了?”
“嗯?身體哪裡不舒服?”
“身體沒有不舒服。”易龍緊緊抱住包:“我就是突然覺得賺錢好簡單。”
“這說明你進步了,眼界開闊了,成長了,見得多了,以後才會瞄準更高的目標。”陳家誌笑了笑:“你想想小虎,假如你現在問他他想以後掙多少錢一個月,他會怎麼說?”
“五百?”
“那你呢?”
“至少得做一個月一萬塊的男人吧?”
陳家誌確認路況沒問題後,才微微偏頭,麵露鄙夷,“小鬼,那你還是多數數錢吧。”
“咋了?”
“沒出息!”
“……”
江心菜場空地已經超過兩百畝,意味著地裡的活沒那麼趕了。
整地可以放緩速度。
車一開進辦公樓前的院子,就見易定乾正在在蜂窩煤灶上煮麵。
“回來的剛好,我剛準備下麵。”
易龍下了車,也喊道:“老漢兒,我說我要和你一樣,舅舅罵我沒出息~”
跟在身後的陳家誌愣了愣,好家夥,原來你是這樣理解的?
“易哥,你可彆聽他挑撥離間,我原話可不是這樣說的哈!”
易龍:“都那個意思,我說我想和你一樣,一個月掙一萬塊,舅舅就罵我沒出息。”
易定乾停頓了一瞬的手又繼續下麵,說道:“那是挺沒出息的,至少也得超過你舅舅吧?”
易龍頓時不想說話了。
陳家誌樂得哈哈大笑。
吃了麵,易定乾去地裡了,易龍拿了衣服去衝澡,陳家誌則把自己又一次關在了宿舍裡。
數錢!
又是一個大工程。
他已經有幾天沒整理了,前幾天賣了菜回來,就一股腦的往宿舍裡放,又沒去銀行存。
四天下來,估摸得有六萬多元,今天說什麼也得去把錢存了。
忙活了好一陣,易龍洗完澡喊了一聲就回屋睡覺,陳家誌整理好後,也拿了衣服,把門鎖上,先去洗了個澡,才騎著車去巡田。
轉了一圈下來,他感受到了菜工們滿滿的熱情。
隻要看到他,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言和他打招呼,或者是麵帶微笑。
普通菜工都是很現實的。
這個平時很少和菜工直接接觸的場長,卻為他們爭取了更高的收入,很難喜歡不起來。
陳家誌也感覺到了江心菜場的活力,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樣,都在拚了勁的向上生長,生長,再生長~
呃…暫時還不能說久旱逢甘霖,現在還真就很久沒下雨了。
巡了田,又去辦公室找童剛和徐瑤聊了會兒,一是人員招聘,二是對賬收款~
搞定了這兩項後,陳家誌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又去最近的農行存入了6萬塊。
至此,陳家誌個人賬戶上的餘額達到了163萬元!
這才僅僅過了十來天!
走出銀行大門時,陳家誌昂首挺胸,又一次領會到了時代的氣息與美好。
當然,能重新體驗一次人生的感覺更好!
他這次存錢在番禺城區,銀行附近剛好有一家百貨商場。
陳家誌順路去買了些日用品,給易龍買了兩本課本,買了台收音機,幾盤英語磁帶等零零碎碎一大堆東西。
他買東西一向很乾脆,看好了就買,總共也沒花半個小時,便又開車回了菜場。
車才停下,就見徐瑤在樓上喊:“陳場長,徐總剛才打電話找你,讓你回來給她回個電話。”
“好,來了。”
一步兩個台階,陳家誌迅速上了樓,童剛這時也從辦公室裡出來打了個招呼。
“場長,下午約了個人來麵試,約的五點,需要你把一下關。”
這兩個時間段,童剛一般不會呆在辦公樓,徐瑤大多時候也會不在,免得打擾了場長休息。
但招人這種事沒辦法。
陳家誌點了點頭,“采購哇,讓他來吧。”
采購是必須要的,大宗采購陳家誌一直握在手裡並不好,他也沒那精力去四處找貨。
而下午要來的采購其實也是關係戶,股東黃建遠安排的人。
陳家誌無所謂,隻要能做事就行。
一個600畝的菜場,四五個管理人員,人員配備看似少,但其實夠用了。
他還有六個小組長呢。
正常的管理來說,小組長也應當有一些備用金,有些需要的小物件直接買。
雖然會有一些過手損耗,但效率不可同日而語。
而采購隻管農藥、肥料、種子、農膜、器械等大宗采購。
哦,還有一個庫管程田田,已經被陳家誌開了,這種事他從不會手軟,剛好讓新來的采購先兼著。
回辦公室後先捋了片刻人事管理,陳家誌才撥通了徐聞香的電話。
“喂,徐總,是我,陳家誌,找我什麼事?”
徐聞香的語氣裡帶著急切:“陳場長,我們菜場有多少芥蘭?”
陳家誌頓時了然。
“8個批次,每批10畝,一共80畝芥蘭,產量預估~唔~十七八萬斤應該沒問題。”
電話裡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得到確切答案後,徐聞香人已經有些恍惚,江心菜場什麼時候有這種財運了!
緩了好一會兒,才陡然驚覺電話裡沒聲音了。
“喂,陳場長,還在嗎?”
“聽著呢,有什麼指示你說。”
徐聞香訝然道:“你就一點不好奇嗎?”
陳家誌嗬嗬笑了笑,開口道:“有什麼好奇的,我晚上也在賣菜,自然知道市場上缺芥蘭,芥蘭馬上起飛了。”
“起飛?”徐聞香輕聲重複了次,笑道:“是,芥蘭要起飛了。”
她停頓了下,又重重的說:“香江收購商已經把芥蘭收購價提到4元斤了!”
如果產量有17萬斤,那就是68萬元~
陳家誌在心裡算了下,笑道:“恭喜,徐總~”
“是恭喜我們。”徐聞香笑道:“陳場長,我想今天就開始出一批芥蘭。”
“我覺得還可以多等兩天。”
“已經很不錯了,早點落袋為安。”
“那行,等會兒把單子報過來,我安排。”
徐聞香訝然:“這次怎麼答應的這麼乾脆,不是你的風格啊?”
“有個不情之請。”陳家誌笑了笑:“能不能搭一趟順風車,我在東鄉也有十畝芥蘭。”
“……”
終究還是來了。
徐聞香早就料到了有這一天。
但沒想到會這麼快,而且她很難拒絕電話對麵那個人。
陳家誌半響沒聽到回答,又解釋了句:“我會在最後幾天出貨,不會影響到江心菜場。”
“好。”
言簡意賅,隨即便掛斷了。
陳家誌一點也不在意。
供港的菜價比內地要高出很多,在內地,目前很難賣出4元斤的芥蘭。
搭上這趟順風車,便又能多賺一筆,隻是苦了市場上那群人。
心心念念那麼久,結果很可能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陳家誌有過一瞬間的心軟,想著要不帶一點到市場上去賣?
隨即又自己否了。
此前幾個月裡,有一段時間他曾沉迷於穩定,追求每日都有固定品類的菜賣。
這是後世市場競爭的不二法寶。
在當下也很有效,把一眾采購迷得神魂顛倒,即使很難纏的卷毛也被他輕鬆搞定。
但幾次下來,他也發現了,這種策略太降維打擊了,但卻不能利益最大化。
他為什麼要經曆爛市?
每年抓住幾個關鍵時間節點猛懟就成啊!
他現在也算是無根之萍,東鄉菜場很快可能就會離開,現在這個市場也呆不長久,江心菜場也隻是一個過客。
穩定還不是當下需要考慮的問題,野蠻生長才是。
一通電話過後,陳家誌對接下來寒潮那一茬菜也有了數。
怎麼猛怎麼來,管他什麼持久,先爽了再說。
一通電話過後,陳家誌心裡也通暢了,睡眠也格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