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播種(1 / 1)

推荐阅读:

陳家誌如此自信,也和最近他從電視上看到的一則新聞有關,香江tvb兩名主持人來了番禺某供港菜場進行采訪。

該菜場麵積1400畝,有500名菜工,可產蔬菜1400噸。

這個產量很低!

當然嘍,其中也有種了半年水稻,秋冬季生長期長,農藥化肥使用限製等因素影響。

但,即使扣除這些因素,假如算他一年隻種兩茬菜,單茬產量也隻有700噸,即畝產1000斤。

作為對比,陳家誌過去四個月裡,產量最低的一茬菜心畝產也有1200斤!

正常情況下菜心畝產都在1800~2800斤區間內波動。

產量差距懸殊。

這就是他信心的來源之一。

沒法不自信啊!

後世要是一茬菜心畝產不到一千斤,根本等不到采收就推倒重來了。

在如今的大菜場裡,卻是很普遍的現象。

商量好出資後,第二天早上陳家誌就帶著錢正式簽署了協議,成為了江心菜場的股東之一。

持股比例5。

另外作為最重要的管理層,還能有利潤分紅,按照協議,陳家誌最高能拿到25的淨利潤分紅。

前提條件是年淨利潤超過500萬元。

這意味著江心菜場600畝地,每畝地一年的淨利潤至少要在8000元以上!

無論是徐聞香,還是黃建遠等股東,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陳家誌要求設置的這一階分紅條件,幾人都沒有在意,一致認可了這一條件。

如果淨利潤能達到500萬元,給他25的分紅又有何不可。

幾人沒當回事,但陳家誌卻把這當成了目標。

對他來說,這難度也不小。

600畝的大菜場管理起來的難度,可比他那十畝菜田難多了。

在雲杉酒店完成協議簽署,會計徐瑤去對接款項事宜,陳家誌則到了雲杉采購部,找到了經理劉曉英。

“劉經理,想找你一次可真不容易。”

劉曉英問:“陳大場長找我做什麼?”

“拿車。”

“什麼車?”

陳家誌沉吟道:“劉經理,菜場的物資清單上有一輛輕卡車和一輛摩托車,聽說都被采購部借走了,我來拿回去。”

“你不是有車嗎?”

“私車不公用。”陳家誌說:“今天我也沒開車來,還不知道怎麼回去。”

劉曉英皺了皺眉,沉吟道:“這還真不湊巧,兩輛車都外出了。”

“是嗎,那我可隻有去找徐總,請她送我回去了。”陳家誌嗬嗬笑道,轉身就要走。

“哎,等等,我再問問。”

感覺到了難纏,劉曉英才去問了問,最後帶來了一男的。

“輕卡車就在停車場,很好找,白色雙排座椅的慶鈴五十鈴,摩托車今天不在,下次來拿。”那男的心裡很不爽的把鑰匙給了陳家誌:“保管好,我可不想兩三個月後來拿車,車是壞的。”

“嗯?”陳家誌疑惑不解。

男子冷哼了聲,不屑地說道:“真把自己當神仙了?就江心菜場那爛攤子,神仙來了也難救,能堅持兩三個月,已經是看得起你了!”

“嗬嗬,你叫什麼名字?”

“怎麼,你還想插手酒店的事啊!告訴你又怎麼樣,老子坐不更名行不改姓,何軍!”何軍側頭呸了一聲,“也不知哪裡來的鄉巴佬,長得好頂個屁用!”

陳家誌心裡好像又沒那麼不爽了,有一段時間沒人誇他帥了。

不過他還是記住了何軍。

以雲杉酒店為中心的圈子裡,像何軍這樣不看好他的想必還不少。

即使見過幾麵的劉曉英也似乎帶有敵意。

在停車場走了一圈,陳家誌就找到了白色的慶鈴五十鈴輕卡車,合資車,裸車就要至少20萬。

看到這車,陳家誌更加覺得江心菜場虧的不冤,錢都沒花在刀刃上啊!

不過江心菜場估值100萬,其實有點偏低估。

菜場一次性交了五年租金,還有四年租期,這就價值七十萬了。

一輛輕卡,辦公樓和倉庫,還有一輛摩托,以及溝渠修繕等軟性資產~

怎麼也不止百萬元。

退出的唐驍及另兩名股東都是血虧出局,還是他們自己選的,因為不看好菜場未來~

檢查了下車,確認沒問題後,陳家誌才驅車出發。

貴有貴的道理,這車比他的躍進好開不少,噪音小,動力也稍強,不過依然沒空調,隻能開窗吹自然風。

陳家誌沒回江心菜場,而是回了東鄉菜場,到家時已到了中午。

等他下車時,已聚了不少人。

易龍喊道:“舅舅,你怎麼開個白色車子回來了?”

“江心菜場的。”陳家誌問李秀:“還有飯沒?”

李秀給他拿了毛巾,說道:“你先去打濕水擦一下,我去給你煮碗麵。”

陳家誌擦身子時,也和菜場裡的人閒聊著。

這段時間,他也回來了好幾次,不過每次都是晚上,第二天一早又去江心菜場。

對地裡的情況都是通過李秀在了解。

已經出了七天工,期間又買了2車腐熟花生枯,50畝地全撒了一遍。

最先撒的30畝地都用旋耕機打了出來,地也整出來了不少。

不過還沒有播種。

他回來,除了看看李秀和孩子,也主要是和敖德海說播種計劃。

食堂也弄好了,聊了幾句後,菜工們又都回了食堂看電視。

敖德海拿著個筆記本跟著陳家誌進了屋。

陳家誌提醒道:“看電視可以,但也要讓他們注意休息。”

敖德海說:“嗯,電視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是定時關的,不讓多看。”

“那就行,筆記本給我看看。”

敖德海也讀過幾年書,一手字在菜農裡算不錯,筆記本記錄了每天的工作日誌。

當天做了什麼,用了多少工,完成度如何,用了多少物資等等都有記錄。

這是陳家誌強製他記的。

不止是他,江心菜場的五人組也被要求每天記錄。

因為他們現在是管理者的角色,大多數時候不用親自乾活,要做的就是統籌管理。

同樣的,陳家誌也沒讓李秀再乾活,而是管理這邊的財務、庫房、人事~

這讓她也輕鬆了許多,如果不是兒子還小,她還想每天跟著陳家誌跑。

檢查了這些天的工作日誌,陳家誌才說起下一步的播種計劃。

“從明天開始,11~15號每天各播種2畝菜心、芥蘭,1622號每天播種4畝菜心。”

敖德海正拿筆記著,但寫完就沒等到下文,隨後才反應過來沒地了!

這十來天就播種完了呀!

敖德海驚訝道:“會不會太集中了?”

陳家誌笑了笑:“賭一把行情,這樣管理起來也不複雜,很簡單直接是不是?”

敖德海點了點頭,這樣確實簡單明了,不用考慮品種和茬口規劃,全是生產管理。

除了活集中一點,忙一點,累一點外,在生產管理上找不到壞處。

“那賣菜呢,太集中了會不會出現賣菜難的問題?”

“不會,賣菜的事你不用擔心,你隻需要考慮如何把菜種出來,種得更好,賣菜的事交給我,怎麼樣,還有沒有問題?”

“沒了。”

“還有就是生產管理上的事。”

陳家誌沉吟道:“我給你說的那幾種病蟲害,以及用藥輪換,你得記熟,配藥時你得看著。

需要哪些物資,中午的時候你再算一下,給我個清單,不夠還得去買~”

這時,剛好李秀把麵端來了,敖德海便回屋去計算。

陳家誌邊吃麵邊和李秀聊了會兒天。

他老爹老娘又來消息了。

老家的穀子打了,老母豬也賣了,準備出發來花城,預估16號到花城火車站。

陳家誌還專門留了個菜場的電話給老爹,讓他到了蓉城,上車前再給他打電話。

這邊也要把住宿準備好。

商量了一會兒後,兒子又哇嘰哇嘰的哭了起來,李秀又趕緊去喂奶。

陳家誌去洗了碗,又去和二姐、易龍聊了會兒。

這些天沒有菜賣,最瀟灑的的當屬易龍。

有時間,兜裡有錢,又有自行車,周邊能玩的都玩遍了。

二姐則在菜場裡上班,至少沒以前那麼累,看電視看得很起勁,和陳家誌聊天時都經常走神。

一個個都還挺好。

午睡後,調整了敖德海列出的物資清單,陳家誌開車去了洪中店裡。

洪中樂不可支,直誇陳家誌的車,得知不是他車後,鬨了個大紅臉。

“陳老板,你說你有多久沒來照顧我生意了!”

“所以今天給你整個大單。”陳家誌拿出一張寫好的清單明細,“看一看,給個價吧。”

洪中粗略掃了一眼後,就樂不可支的算了起來。

“一共15130元,抹個零,給15000元。”

“行。”

陳家誌沒再砍價,和他預期的價格也差不多,這樣一來,家裡的現金就兩千來塊。

但接下來東鄉菜場應該沒大的開支了。

在四點左右時,陳家誌才又開著車去江心菜場,路程接近一個小時。

東鄉菜場的情況比想象中好。

這幫工人經過幾次高強度勞作後,進步很明顯,效率很高。

按他的評估,一個東鄉菜場的菜工,至少可以抵3個江心菜場的菜工。

核心是工資體係不一樣。

江心菜場菜工工資被他提到了10元天,做一天活算一天錢,沒有提成和獎金。

而東鄉菜場基礎工資就是12元天,還有提成+獎金。

其次,東鄉菜場菜工還經過他多次培訓,以及高強度實戰,有這種差距很正常。

所以,到了江心菜場後,看著喜歡紮堆乾活的菜工,陳家誌並沒有生氣。

而是去看了看平整出來的菜田,標準的長方形廂麵,橫向畦麵,溝與溝之間相連。

為了開這溝,他還特意把開溝工人的工資提到了15元天,迷惑了前股東唐驍等人。

實則人工開溝很辛苦,可以說是菜田開荒中最費體力的活。

隻能說唐驍太不懂行。

整出來的菜田大約也有三四十畝,接下來就是播種。

和東鄉菜場集中搶菜心一樣,江心菜場也要搶一批菜心和芥蘭,再搭配一些空心菜、上海青和小白菜。

瞄準的就是10月份可能出現的行情。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