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1994:菜農逆襲 > 第190章 第一關

第190章 第一關(1 / 1)

推荐阅读:

河邊,晨風蕩漾。

離河邊五六百米遠的院子裡,站了不少人。

“這位是新來的陳場長,以後江心菜場就全權歸他管了,大家歡迎!”

掌聲稀稀拉拉,雲杉的一位副總又接連給陳家誌介紹了菜場剩餘的主要人員。

管人事的童剛,采購邱航,會計徐瑤,庫管程田田,兩男兩女。

生產管理團隊也剩下了兩人,一個叫黃日新,一個叫鄭中,都是三十多歲的男的。

陳家誌勉強認了個臉熟,和他一起來的還有戚永鋒和敖德良。

介紹完後,這位副總讓童剛給他介紹下工作環境後,便溜之大吉了。

童剛大約四十多歲,留著寸頭,腦袋很圓,t恤紮進褲頭裡,皮帶外顯,顯得肚子也有點圓,露出一個假笑。

“陳場長,我帶你看看辦公室。”

陳家誌微微頷首:“麻煩你了。”

辦公室主體是一棟二層小樓,每層有6個房間,一樓主要是當倉庫,辦公多在二樓,陳家誌曾在二樓與農科院的彭謙、張華喝過茶。

小樓前是一個寬敞的院子,陳家誌的輕卡車可以輕鬆停十來輛。

在小樓左側是個自行車棚,右側則是一些員工宿舍,但不多,普通菜工都是自己租房子和解決食宿。

不過宿舍有陳家誌和易定乾各一間房,其餘四個人還得租房子。

隨後又上了樓,童剛帶他進了場長辦公室,普通的紅木桌子和椅子,有一張沙發和簡陋茶桌,打掃得還算乾淨。

陳家誌坐了下來,問道:“童主管,場裡還能聯係到多少菜工?”

童剛說:“這可說不準,一個多月沒開工,很多人都走了,得重新招人,但菜工招起來也快,花城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找活乾的人。”

陳家誌不置可否,來一批走一批,這就是當下菜場的常態。

童剛說道:“陳場長,情況介紹完了,你看需要把人召集起來開個會嗎?”

陳家誌沉吟道:“開會時間定在下午吧,等會兒還有三個人過來,還要勞煩童主管辦下入職。”

童剛挑了挑眉:“入職什麼?”

“一個副場長,四個組長。”陳家誌指了指戚永鋒和敖德海,輕笑道:“包括他們兩個,徐總應該有和你說過吧?”

“好~”

童剛遲疑了下,還是答應下來。

事實上,他連和徐總對話的機會都沒有,但知道眼前這人是徐總拉來的。

陳家誌說道:“麻煩了,再幫我把徐會計叫進來一下。”

很快,徐瑤就敲門走了進來,一個胖胖的女人,瘦下來可能會是個美女~

“陳場長。”

“坐,我想問下賬上還有多少錢?”

“大概還有六百多塊~”

“徐總給我承諾了30萬,你問一下上麵,什麼時候能給錢。”

徐瑤瞳孔微微張大,有些吃驚,竟然給了30萬元,這可不是小數目,眼前這人值得這麼信任麼?

“好。”

陳家誌:“再幫我叫下采購和管庫房的,那倆叫什麼來著,突然忘了。”

“邱航和程田田。”

“對,讓他們一起來一趟,最好把物資清單也一起帶上。”

不一會兒,陳家誌又了解了庫房裡的情況。

並沒有超出他的預料,庫房裡除了工具,大部分物資都是空的。

人力和物資方麵都是一團糟,人心也有點散。

倒是沒有誰對他公然不服,也不排除隱藏得好,但更大可能是因為他是開著貨車來的。

這能一定程度上證明他的實力。

在本子上記了些信息,陳家誌又走出辦公室,在走廊上眺望著雜草滋生的菜田,依稀還能看出原來的痕跡。

隨後又帶著戚永鋒和敖德良兩人下樓往地裡走去。

他前段時間也來看過,當時還騎車跑了一大圈,知道這裡菜田的大概布局,平整連片。

但這次往地裡深入了後,又發現了不同的點。

和東鄉菜場的長廂短畦不一樣。

這裡的一壟畦麵很長,至少有一兩百米長,每條畦麵寬12~15米,中間是一條溝,比一般畦溝深,但又遠比不上廂溝和腰溝。

這是這年代大菜場的普遍布局,一為方便旋耕機耕作,二圖方便省事。

江心菜場有三四台小型旋耕機,不知好壞,整地主力應當還是人力。

澆水就全是人力了,隻有一台高壓水泵,以及幾節粗水管,但是是用來抽排水的。

所以菜田才會如此設計。

畦溝裡長期都能關水,菜工沿著畦溝走,用糞瓢就可以澆左右兩邊各15米寬的畦麵。

但這種設計也有很大缺陷。

首先便是洪澇時很難避免積水。

所以看似江心菜場溝渠完善,但一下大雨,該淹還得淹,另外沒有小拱棚等設施,夏季出不了菜太正常了~

不過雨季馬上過了。

菜田還有沒有改的必要呢?

不出意外,十月份會受到高溫乾旱的影響,年末還有寒潮。

在當下,農業與天氣的共生關係是行業鐵律,天定盈虧,菜價隨風雨起舞。

風調雨順即黃金時代,一雨一旱皆成市場心跳。

因為農業基礎設施太薄弱了,生產高度依賴自然條件,技術又落後。

一場暴雨足以衝毀菜地,一次乾旱便能導致絕收。

農民視‘氣候’為命運判官!

而陳家誌能在幾個月裡大獲成功,靠得就是逆向博弈,天災就是他的財富密碼。

所以,乾旱和寒潮的機遇都得抓。

如果要應對乾旱,當下的菜田布局足夠了,菜田南北都是河道,內部溝渠原來也是花錢修繕過的,怎麼都不會缺水。

但這種布局還有兩個缺陷:一是產量低,二是工人勞作效率低。

畦溝裡長期有水,其實會影響到畦麵葉菜的生長;

再者溝裡有積水淤泥,工人做什麼都得彎腰躬背,蹲都很難蹲,效率能高才怪了,也做不精細。

另外,如果順利,到明年夏天他也可能在江心菜場~

總之,他想趁一開始就改布局。

在菜田裡轉了一會兒,易定乾、李明坤和郭滿倉也開三輪車到了。

陳家誌便也回了院子,把居住問題先解決了。

他和易定乾有單人宿舍,房間都不大,六個人沒必要擠一起,在附近租兩間民居便是。

兩人租一間,每人每月三四十塊錢,以小組長工資可以輕鬆承擔。

用一個上午,加半個中午的時間搞定了住宿。

陳家誌才召集所有人開會。

加上他們新來的6個,以及剩下的6個,一共12個人坐在了一個簡陋的會議室裡。

隻是兩撥人有點涇渭分明。

一撥人鬥誌昂揚,一撥人有點無精打采,卻又有審視的意味。

陳家誌咳了兩聲,讓各自簡單自我介紹,然後才開口說道:

“徐總承諾會給菜場再撥30萬元,用於菜場的經營,希望各位能一起再拚一次,爭取到年底能讓徐總再發個大紅包。”

邱航說:“話說的好聽,這30萬能不能給下來還說不定呢,哪一次是足額給了錢的?”

陳家誌:“即使隻給三分之一,至少你們這個月的工資不用愁了。”

邱航又問:“那菜場又如何經營下去呢?”

陳家誌輕聲笑了笑,問道:“那你還留在這裡乾什麼,早點走不行嗎?”

邱航也梗著脖子說道:“我上個月工資還沒結,結了我立馬走人。”

“徐瑤!”陳家誌喊道:“還差他多少工資?”

“450元!”

“給他拿錢。”陳家誌又看向童剛,說:“童主管,讓他拿了錢立馬走人。”

辦公室裡幾個老人麵麵相覷,又不約同看向徐瑤。

徐瑤猶豫片刻還是出了會議室,片刻後拿了450元現金過來。

邱航二話不說拿了錢就走。

陳家誌看向剩下的人,“還有想走的嗎,可以馬上拿工資走人。”

庫管程田田嘀咕道:“還有錢嗎,彆電費都交不起了。”

陳家誌嗬嗬笑了笑,從隨身帶的包裡摸出一遝錢,“不夠我先幫徐總墊著,想走的今天都可以走。”

這一遝錢全是百元大鈔,至少有一兩千塊,打發剩餘5個老人都夠了。

陳家誌觀察著幾人。

黃日新和鄭中有所意動,但始終沒出聲,徐瑤和童剛好像根本沒有走的想法。

程田田是個豐腴的婦女,見陳家誌目光看來,笑道:“就衝陳場長這氣勢,我也得再多呆一兩個月看看。”

“好,既然都要留下,我就分配任務了。”

陳家誌坐了下來,從包裡拿出紙筆,一個一個的點名下任務。

“童主管,當務之急,讓原來的菜工明天就來上班,然後再繼續招人,總共需要200~220個人,越快越好。”

“第二,徐瑤,要錢,需要的時候我開車和你一起去,采購你也先兼管著,後續買的物資有點多。”

“第三,關於後續的生產安排,先除草,能直接燒就燒成灰~

其次開溝,調整廂麵布局。”

陳家誌找童剛要了張信簽紙,幾筆就畫了出來,易定乾幾人一看就懂,陳家誌的菜田就是這種廂麵布局。

黃日新和鄭中也看懂了,因為陳家誌把江心菜場周邊的河流、主乾道也畫了出來。

廂麵和水溝的走向一清二楚。

黃日新疑惑道:“陳場長,沒必要這麼大費周章吧?”

“按我的來。”

他帶的自己人多,不怕缺了這一兩個管理人員,不過黃日新也很識趣,沒再多問。

一連幾天,都在磨合適應當中。

陳家誌直接進入了狀態,但易定乾幾人還需要適應環境,熟悉工人,幾人的管理能力還有點一般。

好在隻是效率慢,工作方向是正確的。

另外,菜工招人也很緩慢,流失得太多,隻找回來了百來號人。

但最糟糕的消息還真就落在了資金上,烏鴉嘴靈驗了,隻到位了三分之一的資金:10萬元。

陳家誌估計買完肥料、種子、抗旱裝備等大宗物資,剩不了幾個子。

發這個月菜工工資肯定不夠。

200個菜工,這個月不滿,就算250元,至少也得5萬元。

說的是後續會到,但其實這就是第一關考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