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儘興(1 / 1)

推荐阅读:

噠噠噠~

淩晨三點半左右,正是夜深人靜時,一輛三輪車停在了道路邊。

易龍迫不及待的下了車:“舅舅,拿什麼裝魚啊?”

“拿塑料筐。”

“哦,那你拿,我先去看看。”

這小子也不怕黑,一個人就往放地籠的水溝裡跑,等陳家誌到時,他已經卷起褲腳下了水,水不深不淺,剛過易龍膝蓋。

“舅舅,有魚有泥鰍,快來。”

陳家誌也卷起褲腳下了水,“你拿著塑料筐,我來倒魚。”

易龍一臉期待:“好,我拿著,舅舅,你快把魚倒出來。”

陳家誌拿起第一個地籠,解開拴著的繩子,把口放進菜筐裡,然後把魚獲都倒了出來。

鯽魚、泥鰍、黃鱔、螃蟹、小龍蝦……

收獲不少,還都是鮮活的,尤其是幾隻小龍蝦,搖擺著大鉗子想夾人。

“都留著。”

“嗯。”

然後又是第二籠,同樣有斬獲,其中一條大板鯽金黃金黃的,可能有七八兩重。

看得陳家誌兩眼放光,這鯽魚熬湯下奶啊!

前世李秀就是缺營養,兒子出生時和猴子似的,又缺奶水,隻能很早就開始吃粥吃麵條。

“這鯽魚好!”

“舅舅,還有三個地籠呢!”

易龍也很興奮,兩隻手抱著筐上了岸又往前麵一個點走。

“你看著路。”

陳家誌提醒道,用頭燈照著腳下,稻田裡時而有田雞蹦來蹦去,才耙過田的水田泥麵上更是匍匐著一個個田螺。

有點嘴饞了。

“舅舅,你快點。”

第三個地籠在一棵樹下,陳家誌提起後,就感覺裡麵有貨,動靜不小。

“鯽魚,又是鯽魚!”

“還有黃鱔,好大的黃鱔!”

易龍連連驚呼,陳家誌也感覺有點運氣爆棚了。

這一籠魚獲倒出來後,又多了兩條大板鯽,還有一條足有半斤重的黃鱔!

莫非他還擁有打野的潛質?

前世也經常逮魚摸蝦,何曾有過這樣的運氣!

重生回來的前一天,他還和易定乾去逮了魚,結果一晚上隻搞到四條像樣的鯽魚。

但現在大板鯽就是三條了,更彆說還有小鯽魚、泥鰍、蝦蟹、黃鱔~

臥槽,有點過癮啊!

這好像比賣菜有意思多了。

清理完第三籠,塑料筐底部已鋪滿了各種魚獲,兩人又趕著去找第四個地籠。

這一籠沒那麼多收獲,但也有七八隻小龍蝦,幾條泥鰍和小鯽魚。

最後一籠又好了一些,有兩條黃鱔,和一條三指寬的鯽魚,其它的小魚小蝦也不少。

“走走走,趕緊回去處理一下。”

“全部都要嗎?”

“都要,筐給我吧,小魚小蝦拿來油炸,給你爸下酒,也可以當零嘴吃。”

陳家誌接過菜筐,又走了兩百來米,才到了車上,這會兒夜裡很安靜,兩人卻興致高昂。

到了家後,也沒睡,而是拿出桶和盆,給魚蝦蟹分了類。

鯽魚、泥鰍、黃鱔放一起,小魚小蝦放一起,小龍蝦和螃蟹放一起。

先挑了一些有活力的,拿桶和盆接了水養起來。

陳家誌又拿了剪刀和割菜用的小刀,打算把其餘的處理下,早上再熬個鱔魚粥。

“小龍,困了沒,困了就去睡覺,我一個人慢慢殺也行。”

“我不困,和你一起殺魚。”

“可以哦,小夥子,精神頭很足。”

“哈哈,要是讓小虎知道了,還不得羨慕死,果然呀,還是得跟著舅舅才好玩,我爸啥都不帶著我,幫他乾活還嫌棄這,嫌棄那。”

“你小聲點……”

黃鱔、泥鰍、鱔魚,兩人帶著頭燈,在水泥壩邊緣一條一條的開膛破肚。

期間陳家誌又拿了幾條鱔魚去灶房,洗淨斬小段,然後淘米熬粥。

鱔魚營養豐富,熬粥後最適合孕婦食用,不論是備孕、孕期,還是產後,都能補充營養。

天才微亮時,粥就熬好了,陳家誌打算用菜盆盛起來晾著。

還沒乘好呢,陳家芳就推開了後門,訝然道:“這麼早就做好飯了?”

陳家誌點頭道:“嗯,熬的鱔魚粥,燙得很,先涼一涼,等會兒才好吃。”

“還真讓你們逮著了,這鱔魚吃了對李秀好,粥看著也不錯,手藝可以呀,家誌。”

陳家芳越看越稀奇,連連稱讚,等陳家誌盛好粥後她才想起問易龍去哪兒了。

“小龍還在前麵壩子裡殺魚,昨晚逮了不少魚,有些小鯽魚處理下,先和河蝦一起油炸了。”

陳家芳說:“鯽魚拿來熬湯呢,下奶!”

陳家誌笑道:“有,養著呢,還有三條大板鯽,還有泥鰍,李秀一個人不可能吃得完。”

把鱔魚粥放在桌子上後,陳家誌和陳家芳都去了前門。

易龍身邊已經圍了三個人,易定乾也在,在一起議論紛紛。

“這收獲不小啊!”

“瞧瞧這大板鯽,這顏色,這身板,不論拿來紅燒,還是熬湯,都是一絕!”

“老易,上次你和家誌去摸魚,也沒這麼多收獲吧。”

“差遠了,我記得才四條魚。”

“小龍,你們在哪裡逮的?”

易龍一手魚腥味,卻感覺很有勁,樂嗬嗬的說:“舅舅帶我去的,你們問他吧,他出來了。”

陳家誌走了過來,又跟著繼續殺魚,易定乾連忙問他在哪兒弄的。

早知道他也跟著去了,昨晚下棋上頭了,又想起上次魚獲不佳,就沒有出去。

結果收獲這麼多,此刻心裡那個後悔啊。

他越急,陳家誌就越不說,“你彆光在這看啊,來幫忙殺魚!”

“沒意思。”易定乾擺了擺手:“不說算了,我去地裡看看,昨天下了一上午雨,不知道能不能挖地了。”

陳家誌問:“地還沒整完呢?”

“還有一點噢。”易定乾說道:“你以為都像你一樣,有旋耕機啊,一鋤一鋤的挖,辛苦著呢。”

“我機器房旁邊棚子裡呢,想用就拿去用唄。”

“彆,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不知道哪天就不知不覺的陷進去了,我要用會自己買。”

“行,那等會兒的鱔魚粥也彆吃了,中午做紅燒鱔魚和紅燒泥鰍,你也彆吃了。”

易定乾:“這不一樣,小龍也去了,我吃我兒子的,天經地義。”

“……”

一會兒功夫,地方地平線上出現了一抹淡淡的橙黃色,雲朵也被染上了柔和的色彩。

菜農們相繼起床,都陸續看到了陳家誌和易龍昨晚的收獲,都很驚奇。

番禺雖說是魚米之鄉,但菜農們其實很少出去摸魚逮蝦,頂多在菜場的兩個水塘裡釣魚。

像陳家誌這樣的大豐收實在是很難得。

魚蝦要想做好吃,費油費調料,但都知道陳家誌不差這點錢,出口時便儘都說些好聽的話。

李秀起床出門後,就聽到好些稱讚的話。

“你有口福了啊,李秀,家誌給你好多黃鱔和鯽魚回來。”

“李秀,還是你眼光好,這讀過書的人就是不一樣,一旦開竅了,乾啥啥能成。”

“你也算是熬出頭嘍,以後成了闊太太可不能忘了我們~”

李秀聽得有些不好意思,便接了水,拿了牙刷牙膏來到壩子邊緣刷牙漱口,也看到了盆裡一條條處理好的鯽魚,莫名有些觸動。

殺好最後一條魚,又用清水清洗了一遍,屋裡放的鱔魚粥也差不多涼了。

每個人都美滋滋的吃了一大碗。

易龍摸了摸肚子,問道:“舅舅,晚上還去嗎?”

“不去了。”陳家誌搬了小板凳坐在門外抽著煙。

“昨晚抓的夠吃兩天了,沒了再去,易龍,你等會兒再給各家送點兒去,要得不?”

李秀:“我去吧。”

陳家誌沉吟道:“那東西滑不溜秋的,你就不要碰了,要易龍去。”

易龍也說道:“我去,我去,舅娘,我能行,你給我說怎麼送就行了。”

李秀笑了笑:“那也行。”

菜場裡現在有11家人,有些是單獨做飯,有些是兩兩開夥。

昨晚光是黃鱔就有16斤,還有泥鰍和小魚小蝦,多少能分一點出去。

當然,鯽魚得自己留著。

抽完一支煙,陳家誌便出門去巡田。

兩隻狗仔也在喝剩下的鱔魚粥,一邊看他,一邊看狗盆,猶豫不決,最後還是美食戰勝了‘工作’。

簡單看了下菜田裡,也沒有大的調整,日常的除草間苗做著走,傍晚打一次藥,再有就是雷打不動的收菜。

巡完田後,陳家誌便一上午都呆在家裡,或者陪李秀走走。

主要他知道產期就這兩天了。

前世是農曆6月15日下午3點過,也就是明天下午3點,是個陰天,李秀當時在豇豆地裡忙。

但現在變化這麼大,時間肯定變了。

晚上要去賣菜,但菜場裡人多,喊一聲就能有人來幫忙。

白天李秀經常一個人就在家裡,他怕耽擱了。

至於去醫院,他倒也想過。

隻是提前問了李秀,她不願意去,她們這代人對醫院有種天然排斥心裡,也都是在家裡生的,隻能暫時依她,後麵有情況還是要去醫院。

到中午時,陳家誌又親自在家裡做飯,鯽魚豆腐湯、紅燒鱔魚、紅燒泥鰍、酥炸小魚蝦。

他炒菜舍得放調料,一炒起來就香氣四溢,傳出去老遠。

在補覺的易龍直接就被香氣餓醒了,其他回來做飯的菜農菜工也都被饞得流口水。

在東鄉菜場,男人飯前飯後一般都是當翹腳大爺,彆指望著幫忙。

不過今天中午不同,陳家誌給各家都送了黃鱔或者泥鰍。

戚永鋒、郭滿倉都難得的站在了灶台前,各自掌勺,犒勞肚子一頓好菜。

陳家誌端著最後一盤菜進屋時,易定乾已經開了兩瓶啤酒。

“兄弟,為了這頓菜,今天就彆說戒酒的事了,喝了這頓再戒。”

有一段時間沒喝酒了,陳家誌也想整上一口。

“隻喝一瓶哈。”

“彆婆婆媽媽的,喝了再說,小龍要不要給你倒一杯,喝了好繼續睡午覺。”

“不要,酒有什麼好喝的嘛。”易龍直搖頭,連碰酒的想法都沒有。

陳家誌知道他喝酒過敏,喝了後渾身難受。

但前世為了做工程,易龍也經常一杯一杯白酒乾,四十歲時,頭發就沒多少了。

相反,五十多歲的陳家誌一頭濃密黑發烏黑如墨,七十多歲的易定乾一頭濃密白發潔白如雪,兩個糟老頭子比一大群年輕人頭發都好。

人,隻有在禿的時候才會想起頭發那回事,也隻有老去時,眼裡才會落進青春。

這酒,喝得儘興。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