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盛老爺子歎了口氣,
“太子於我盛家有恩,老臣怎甘心讓他的子女出事?咳咳,所以當年,老臣謊稱他們被燒死,其實是把他們送回鄉下桃花村了,對外說是我家老三的子女。”
元鼎帝仔細看著兩小,眼中的驚愕變成了驚喜,
“不錯,難怪朕之前,就覺得有點眼熟的樣子,確實跟永昊挺像!好,好!嗬嗬,你這個,咳咳,你這個老東西,朕就知道你頑固不化!咳咳,膽大妄為,居然欺瞞朕這麼多年,咳咳……”
盛老爺子本來還沒想好,要不要把這個秘密告訴老皇帝,皇室中人的勾心鬥角,可是會死人的,兩小要是入了宮,沒爹沒娘,能夠自保嗎?
但現在他就要死了,不能繼續護著他們了,留在外麵同樣有危險。
再者,總不能讓他們永遠蒙在鼓裡,他們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
老皇帝的假意怒斥,他沒有放在心上,繼續道:
“陛下,老臣總算沒有辜負太子。咳咳,咳咳……”
元鼎帝歎口氣,
“你做得很好,永昊在九泉之下,必定很欣慰。朕,就代他謝謝你了。”
禦醫跪在地上,半扶著老爺子,讓他儘量舒服一點。
老爺子失血很快,腦子有些發昏了,他得儘快把事情說完,不顧咳嗽又道:
“隻是,咳咳,我家寒山和棉娘年輕,咳咳,有可能犯上,到時候,咳咳,還望陛下寬宥。”
棉娘給他的信,隻說三皇子已死,太子之仇得報,但具體她們是怎麼做的,有沒有在裡麵做推手,仍然如戰報一般,不可能寫在紙麵上。但他直覺這裡麵可能留有隱患,所以提前給老皇帝打個招呼。
但他話說的很含糊。
元鼎帝以為他說的是以後,點頭道:
“誰年輕不衝動?咳咳,就比如你,到老了還不都是倔脾氣?他們有大功,朕自然會另眼相看,網開一麵的,你放心。”
老爺子很欣慰,隻要三郎夫婦不出事,盛家就不會倒,他可以安心了。
有點遺憾的是,他見不到三郎和棉娘了,不僅是他倆,其他親人都不在身邊,這是美中不足之處。
不過他一生戎馬,倒也不介懷什麼,他相信他們,會把日子過好,來了也是徒增傷感。
“老臣就先謝過陛下了。石山,佳慧。”
“阿爺!”
兩小趴在邊上,痛哭流涕。
“彆哭,咳咳。”老爺子緩了口氣,繼續道,“你們已經不小了,理當認祖歸宗,咳咳,你們的危險可能還沒結束,還得請陛下嚴加防範。”
最後一句,是對老皇帝說的。
“這不用你說,朕自然會留意。”元鼎帝再次點頭,心情很沉重。
“嗬嗬,好。”
老爺子露出笑容,隻是配合上一臉的血跡,讓人心頭發酸。
他仰頭望天,
“我還是幸運的,咳咳,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都圓滿了,咳咳,老天待我盛洪霄,咳咳,不薄啊……”
話落,合上了雙眼,再無聲息。
“阿爺!”
兩小撕心裂肺的哭喊,響徹原野。
之前追捕刺客的將軍回來了,他們並沒追到人。
這,隻能以後再查了。
元鼎帝下令,由林公公將老將軍的遺體運回鏡湖彆莊。兩小也要回去一趟,收拾東西,與盛家人告彆。
他本人也支撐不住了,需要先回宮了。
盛家人萬萬沒想到,老爺子出去一趟,竟然被刺身亡!自二郎以下,所有人抱頭痛哭。
林公公詢問凶手是誰,他們可有懷疑的對象?
二郎抹著眼睛,搖搖頭。
他們有懷疑對象,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兩位皇子,尤其是六皇子,可這能說嗎?
五郎也緊抿著嘴,咬著牙,一聲不吭。有些事情,說了沒有任何作用,反倒會給自己設置障礙。
這種仇,隻能自己報。
眾人痛哭好一會,也隻能接受現實。
五郎和三妹都不想去皇宮,二郎勸他們去,這是老爺子生前的意思,而且他們的確有可能再次遇險,所以還是先去皇宮。如果以後實在待不住,盛家歡迎他們隨時回來。
兩小這才答應了。
“我會為阿爺報仇的!”
臨走前,五郎紅著眼睛,斬釘截鐵說道。
第二天一早,元鼎帝就當堂宣布了前太子的兩名子女的事,眾朝臣嘩然一片。
有的恭喜元鼎帝複得孫子,有的稱讚盛老爺子大義無私,有的惋惜太子之事,有的痛罵凶手可恨。
堂上亂哄哄一片,但有的人心情卻分外複雜。
因為元鼎帝讓五郎和三妹住在了東宮!
三妹且不說,五郎可是太子之子,難道元鼎帝有意讓他繼任太子?
不說五皇子和六皇子,就連一些朝臣,也免不了這樣想。
倒是另一些朝臣,覺得真是這樣的話,好像也不錯。他們去過盛家幾次,對五郎有一些了解,此子雖小,但言行穩重,襟懷坦白,頗有大家之風,以後作為國君的話,不用擔心他殘暴乖戾,符合絕大多數人的期許。
而且他看似孤家寡人,屬於皇室新人,沒有根基,但如果盛寒山和棉娘夫婦支持他,那就足夠了。
以前大家以為,盛家是站在五皇子這一邊的,可後來他們看到了,兩者並沒有太多交集。
那麼,盛寒山夫婦支持從小就生活在盛家的五郎,就一點不奇怪了。
一念及此,朝中好些人的心思頓時活泛起來。
僅僅兩天後,大軍到了京城!
元鼎帝帶著文武百官,親自出城迎接!
滿城百姓,也是十室九空,紛紛趕來看熱鬨。
騎馬走在最前麵的,是駱老元帥和盛寒山,稍後一些的則是棉娘和幾位將軍,這些都是立下赫赫戰功之人,但不久前派往邊關的毛將軍沒有回來,因為那邊需要有人鎮守。
一同回來的將士也有幾萬人,這些大都是長年在邊關駐守的,現在終於能歸家了,他們有的會繼續留在軍隊,有的年紀大了的則會解甲歸田。
隊伍中還有一百多輛馬車,上麵放的幾乎全是在北戎王庭搜繳出來的細軟及其它物品。
現場旌旗招展,鑼鼓喧天,人歡馬叫,盛況空前,氣氛歡欣而熱烈。
棉娘和盛寒山,以及大郎和四郎,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然而,
簡單的儀式過後,五郎和三妹衝了過來,三妹更是直接抱住了棉娘,帶著哭腔,將噩耗說了出來。
後麵還有二郎也來了,證實了老爺子去世的消息。
棉娘和盛家三個兒郎猶如當頭挨了一記悶棍,驚呆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