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啟程北上(1 / 1)

推荐阅读:

她現在可是很忙的。

雖說日常之物都準備好了,但她要的可不止那些。

她要去的可是戰亂之地,隻準備些吃喝,那不是缺心眼嘛!

必須要添置一些軍械物資,以應付可能的戰鬥。

為此,她請教了包括盛老爺子和曾慶在內的很多上過戰場的人,連牛奔這樣的一線士卒都請教過。在總結了各種情況後,挖空心思,請人打造了一些針對性極強的物件,現在就是驗貨的時候了。

接下來的兩天,風平浪靜。

宋興寧躲在三皇子府中,也不單獨出門了。

盛家開始往三輛車上裝載各種物資,儘量節約出空間。

盛老爺子還帶棉娘見了兩個人。一個是大約四十多歲的毛將軍,他是援軍的統領,負責把大軍帶到邊關。另一個是此次隨行的監軍,大太監林公公,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到邊關宣讀皇上的任命。

見一麵通個氣,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棉娘一行跟在他們大軍後麵,彆人還不知道會怎樣想呢,免得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兩人對棉娘都較為客氣,大約是因為盛老爺子或者盛寒山的緣故吧。

棉娘同樣如此,這可關係到接下來的行程順利與否,畢竟這批援軍中,還有盛家的大仇人存在的。

她已經聽說了,三皇子此次也會一起前往北邊。也不知道這家夥最後用了什麼手段,交齊了恤銀。

城中無事,但京城郊外已經集結了三萬大軍,時不時的,就有一隊隊士卒進入城中,采買各種物資,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戰爭的陰影。

一切準備就緒,就要啟程了。

老皇帝身體欠佳,啟程之前,由五皇子代為致辭送行,也有為將士們鼓勁的意思。

看著一臉得意躊躇滿誌的五皇子,站在高台上慷慨激昂,三皇子站在台下,臉色那是相當的不好看。

那個位置,本該是他的!

都怪那盛老頭!

待他凱旋回朝,定要將之挫骨揚灰!

大軍拔營啟程,前後連綿上十裡,場麵自然震撼非常,好多百姓早就前來駐足觀看,盛家全家人都來了,棉娘還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密密麻麻人接人的壯觀。

她也看到三皇子了。

這家夥騎著一匹大黑馬,手持霸王戟,頭戴冠軍帽,身披深紫描金戰袍,袍下是全身亮銀鎧甲,一副騷包的樣子。

他身後,除開幕僚和護衛不算,是排列整齊的私軍,整整三千騎兵!

全都騎著上等好馬,全身披掛整齊,這是他奪嫡問鼎的最大倚仗。

好些將領,看向這支部隊,都流露出羨慕的眼神。

但這是三皇子的私軍,他們隻會聽從三皇子一個人的號令。

棉娘不由歎息,

把三皇子的部隊一看,自家真是窮門小戶啊!

她來京城就開始折騰,到現在也隻建立起區區一百鐵衛。

還沒有鐵甲。

當然,擁有私軍也是要資格的,盛家不可能有三千的名額。

盛家包括阮氏和張成龍,都來看熱鬨,也都是來為棉娘送行的。

大軍走後,棉娘也要動身了。

三妹抱著棉娘的腰,埋頭嗚嗚哼唧個不停,也不知道是在哭還是在抱怨。棉娘忙著與其他人道彆,這個說兩句,那個叮囑兩句。

這是早就定下的事,也不用太糾結,很快,棉娘和盛竹,遊方元,還有叼蟬,帶著五十名鐵衛,四個丫環婆子,啟程了。

棉娘其實也是頭一回要去那麼遠的地方,而且還是自己領頭,需要考慮的事情有很多。但意外的,她並沒有感到茫然和不適。

哎,姐可能就是勞碌奔波的命吧!

前麵的大軍,有少部分是騎兵,大部分是步兵,所以走得並不算很快。棉娘一行遠遠吊在後麵,她隻需要能望見大軍的影子就行。

路上,遊方元還專門讓人講解行軍打仗的技巧。他是書生出身,在這方麵是門外漢,但鐵衛裡麵有不少參過軍的人,他就讓他們出麵,為大家解說。

這些東西大家以前也交流過,不過現在正式上路了,心態不一樣,接受度也會不同。

五十多人的隊伍,棉娘也沒有軍隊上的嚴令,所以倒是有些熱鬨。

她一邊聽著這些人交流,一邊觀察路上的情況。

她有千裡眼,能看很遠。

如果把這次遠行當作旅行的話,風景還是不錯的,樹木,土崗,野林,遠山,河流,如果你心情好,那無處不是美景。

隻是,路邊偶爾會有破敗的房屋,衣衫襤褸的農人,讓棉娘的心情沒法好起來。

雖然她現在不愁吃穿,但看到這樣的情況,心裡還是不好受。

可能她小時候苦慣了,很容易就與這些人共情吧。

可究竟要怎麼樣,這世上才沒有窮苦人呢?

遐想了一會,棉娘不由自嘲起來,她就是一個普通人,雖然好像有點兒小勢力了,卻是微不足道,無力改變任何現狀,想這些是不是太多餘了?

一路上,大軍行,她也行,大軍停,她也停。

她們人少,生火做飯什麼的,速度比大軍還快些,時間很充裕。

這一天,她忽然看見前麵,有七八個人半躺在路邊,他們身後還有幾輛獨輪車歪倒在草叢裡。等走近了一看,原來是人都受傷了!

一個個或是用手捂著,或是用破布綁著,都有血跡滲出來。

她讓盛竹背上藥箱,下了車。

“你們這是怎麼了?遭賊了嗎?”

這些都是農夫,獨輪車上都是空空如也,所以她才有此一問。

八個農夫看到三輛騾車,一隊服飾統一的護衛,知道這是權貴之家來了,都有些疑懼。

見沒人答話,盛竹又問了一句,

“這是我盛家主母,寬和仁厚,會幫你們治傷,你們隻管說話。”

她也是窮苦出身,很容易理解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終於有個膽大些的回道:

“回大人,我們是送軍糧的,就是不久前剛過去的大軍,縣老爺讓我們送糧草過來。送完後,大家就都開始返回,可誰知突然衝來一小隊騎兵,我們幾個避讓不及,被馬踩傷了,所以想歇一會,緩和一些再走。”

援軍的糧草,是由沿途的官府供應的,這是朝廷早就下發了公文的,至於具體運送的人,自然就是當地農夫了。

這一點棉娘也知道。

現在人家奉令來送糧,被踩傷不說,還丟在這裡不管不顧,這未免太過分了一點!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