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真正是晦氣……(1 / 1)

推荐阅读:

“三嫂運氣還好呢,還發現了一大塊野麻地呢……”盛三妹高興了,就管不住嘴了。

小嘴叭叭往外說。

盛大嬸子更是又多誇了棉娘幾句。

盛二妹見她娘誇彆人誇得過火了,有些酸不溜秋的。

“是啊!是咱三哥的福氣呢!三哥命好,娶對了媳婦……”

棉娘尷尬。

盛大嬸子拿眼瞪她,她才住了嘴。

大房的媳婦耳朵裡沒彆的,她就聽到發現了一大片野麻地……心裡有了想法。

吃過晚飯,盛大嫂一雙兒女都不管,就想偷偷溜出門。

結果,被盛大嬸子叫住了。

“你去哪裡?”

“娘,我吃多了,去村裡走走消消食。”盛大嫂有些慌張。

盛大嬸子啐她一口,“我呸!你心裡有什麼鬼主意,當老娘不知道,你是去消食嗎?還是有彆的意思?你自己心裡清楚!你哪裡也不準去,老實在屋裡帶兩個孩子,吃裡爬外的東西,你看看人家三房裡娶的媳婦,多能乾啊,你看看你,自己沒本事不說,心裡還總是想些有的無的,真正是晦氣……”

盛大嫂被罵得垂下頭去。

怏怏地回屋去了。

野麻地,野麻地,既然是野的,她娘家兄弟們過得那麼苦,去搞點野麻賣,也不過分吧!

又不是盛家種的。

盛大嬸子天天防她防賊似的。

她確實沒本事,可是她為盛家生下了一對重孫兒女,是盛家第四代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她在盛家天天能吃飽喝足,可一想到娘家爹娘與兄弟挨餓,吃了上頓沒下頓,天知道她心裡多麼難受……

唉。

接下來兩天,盛家人把那塊野麻就收得差不多了。

都堆在了後院裡晾曬。

盛家人也會製麻,曬麻,手巧,都不怎麼用棉娘動手。

棉娘挑了一些鮮麻,做了好幾個漁網子,等全部曬乾之後,才能使用,到時候會更結實,更有韌性。

盛老爺子手巧,會做麻鞋。

全家每人都做了一雙麻鞋,夏天裡打粗可以穿穿,還給棉娘做了兩雙。

又過了幾天,把麻製品都挑去鄉集裡去賣了。

賣了一半,易物一半。

麻便宜,但是量大。

還有部分做了麻製品,價格又高了一些。

攏共賣了七八兩的銀子,還換了好些家裡用得著的東西,算是一次不小的收獲。

盛家幾個會打獵的青壯年被抓了壯丁,隻剩下二郎一人,進山打獵太危險了,他也不樂意進山,天天守著媳婦不想出門的。

所以,往常打獵的這筆大收入幾乎是銳減了。

棉娘剛嫁進來,就給盛家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七八兩銀子光買吃食,一家人都可以吃好久了。

盛老爺子把賬目公開了,點名表揚了棉娘,還給了她一兩銀子,說是她們三房發現的野麻地,有功勞,給她當私房錢。

棉娘也不知道該收不該收,她全程幾乎都沒有出力。

看到盛三妹朝她眨眼睛,知道可以收,才收下了。

她這時才想明白,三房有私房銀子的原因了。

盛老爺子原來是個論功行賞的人啊!

真好。

與宋家真正是不能比,她慶幸是嫁對人家了。

她收下銀子的時候,其他幾房人都看著,也沒有發表異議,想必她們也認同。

隻是羨慕地看著棉娘。

這天是她們三房做飯,大家吃完晚飯,都離開了。

棉娘讓三妹先回屋洗漱去了,她一個人把剩下的收拾完,就回屋。

剛走到拐角處,就聽到盛老爺子書房裡傳來聲音。

“爹,外麵傳來消息了,說咱們七裡鎮被抓走的壯丁,路上病死了一大批,也不知道大郎,三郎,四郎他們幾個孩子還好不好……”這是盛二伯擔心的聲音。

棉娘下意識地停下腳步。

“先不要著急,我相信幾個孩子們能好好活著,他們身體底子好,扛得住,三郎臨走時,還特意去郎中那裡買了藥的。”盛老爺子穩重的聲音。

盛二伯嗯了一聲,“現在外麵的世道越來越不好,長平關那邊聽說失守了,又讓戎蠻子攻下我們大元的兩座城,隔壁縣據說盜賊橫行,還有人起義,占山為王了,官府都沒法子去剿匪……”

盛老爺子抽大旱煙抽得嗆住了,咳嗽好久,才道,“管不了這些,隻能管好我們自己了,唉。”

“最近還聽說府城有地方鬨蝗災,把還沒有成熟的糧食都給吃沒了,希望不要鬨到咱們這裡來,咱們今年收了糧,就不要賣了吧,全部留下來,明年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盛二伯憂心忡忡。

盛老爺子沉聲道,“你明天再去縣裡一趟,去買點糧食回來,今天剛好麻賣了七兩,我再補你十三兩,你買二十兩的糧食回來,好糧太貴的話,粗糧即可,隻怕以後會漲價。”

“不是,爹,咱們窖裡還有糧食,夠我們一家人吃半年了。再說了,還有兩個月就接到莊稼地裡產的新糧,何必再去買?留著銀錢不是更好嗎?”盛二伯疑惑。

“讓你買就買!銀子留在手裡是死的,這亂世最讓人安心的隻有糧食……”

“好吧,爹!”

棉娘沒有再繼續聽下去。

她回後院去了。

她心情也很沉重。

前世,種種苦難她都經曆過。

天災人禍,朝廷苛捐雜稅,都是老百姓不能承受之重。

特彆是窮苦百姓,活命不容易。

盛老爺子買糧囤糧的想法是對的。

也難怪盛家能這麼吃法,一天三頓,頓頓能吃飽的,原來囤了半年的糧食了。

可是她每次做飯在盛老爺子那兒領糧食,那缸裡的糧看起來也不多。

後麵一想,理應是藏在了彆處。

盛家有藏糧點,不在盛家家裡。

也算是謹慎了。

她以前聽說過,盛老爺子以前是京城裡當大官的,後麵不知道什麼原因被罷了職,才還了鄉。

能當大官的人,果然比普通人深謀遠慮些。

至於藏糧點在哪裡?盛家媳婦們估計都不知道,隻有盛家男人才知曉。

這樣也更安全一些。

棉娘也不想過問,她跟著盛家有吃有喝就行了,管那麼多家中機密事情,也累得慌。

她前世就是操心過多,太累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