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從太子李承乾到諸天聖皇! > 第五十二章:欲取草原,必先勘定河套!

第五十二章:欲取草原,必先勘定河套!(1 / 1)

推荐阅读:

“關於全麵推行兩季小麥輪作法,包括開挖水渠,建立水力磨坊以及麵食發酵的多種方式。”

“這些,你都要一一做好統計,完全彙總之後,再行編纂成書。”

“孤看不需要等到第二季小麥成熟,第一季大約在10月下旬收割。”

“那麼,這份奏折完全可以在十一月的朔日朝會上公布。”

深深地看了趙弘智一眼,李承乾叮囑道。

不出意外的話,真珠夷男將會在十一月調動薛延陀所部,勝兵二十萬浩浩蕩蕩南下,進攻東突厥。

東突厥俟利苾可汗所部根本沒有能力抵擋來自薛延陀的進攻,必將率部退守朔州,遣使向大唐告急。

這對於李承乾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近距離征服北疆邊軍將士,以薛延陀之敗塑就太子勇武之名,從而揚名天下,一舉改寫昔日東宮頹勢的局麵。

如果太子賓客、家令趙弘智在這個時候拿出兩季小麥輪作的方案,並且有足夠的事實證明可行性,那麼,他必然會成為大唐的功臣,一舉封爵,至少是一個郡公。

擊敗薛延陀是為武功,推行小麥是為文治,文治武功兼備的李承乾將如日中天,李世民不可製。

“謹遵殿下吩咐。”

儘管趙弘智心中充滿了疑問,可他還是乖乖的答應下來,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前途完全是太子所賜。

“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

“下個月初,這些土豆就能夠采收,大約3石。”

“孤要帶走足以種植一畝地的種薯。”

“殿下,這”

趙弘智立馬不淡定了。

種植一畝地大約需要一石半至兩石的種薯,李承乾帶走了兩石,那他們就隻剩下一石了。

這個時候,大家已經從土豆的生長情況看出了這是一件‘神物’,具體的吃法還不太明晰,但這種糧食作物對於天下而言,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隴右道、北疆、遼東等地。

愈早培育出足夠多的種薯,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這樁功勞絕不亞於推行兩季麥。

“孤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有些事情,不便現在言明,我隻說一句,這些種薯關係到大唐能否進一步紮根北疆。”

“孤說的不是河套地,而是陰山以北的大漠、草原。”

“這件事很重要,至少比現在在終南山下培育土豆更重要。”

眺望北方,李承乾麵容無比的堅毅,一字一句道。

大唐直接控製的地盤相較於漢朝有所不足,例如:西南沒有控製金沙江以西,遼東之地僅限於遼河以東,東南沿海沒有控製流求,西域隻控製了一個吐魯番盆地,就連河套平原都沒有完全納入統治中。

河套平原指的陰山以南的黃河衝積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

曆來為漠南軍事要地,北通塞外,南臨關中,西鄰甘涼,東連幽燕,為長安北方藩籬,幽燕翼側屏障,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氣候條件優越,一度被譽為塞上江南。

這片地區分為前套平原、後套平原、西套平庸,前套平原主要指大青山以南,南北朝時稱‘敕勒川’,即後世呼和浩特所在。

後套平原指狼山以南,烏拉山以西至巴彥高勒的平原,後世巴彥淖爾、烏梁素海所在。

西套通常指的是銀川平原,同青銅峽以南的中衛平原合稱寧夏平原。

前隋在前套設立了五原郡,在後套設立了定襄郡,在西套設立了靈武郡,大唐改郡為州,五原郡成了豐州,靈武郡成了靈州,定襄郡所在的定襄城被李世民大手一揮,直接送給了東突厥當王庭所在。

事實上,大唐在貞觀年間實行的策略並非直接衝突,而是間接衝突,東突厥的存在就是為了避免唐軍正麵同薛延陀發生衝突,或者說需要東突厥作為仆從軍,監視及充當緩衝地帶。

這樣的策略在早期非常有效的避免了大唐四麵樹敵,可隨著時間的發展,薛延陀、西突厥、吐蕃、高句麗變得越來越強大,大唐反而因為這樣的緩衝地帶失去了對四夷的警惕心。

吐穀渾、東突厥不再是阻隔,反而成為了吐蕃、薛延陀發展壯大的便利條件。

沒有人比李承乾更清楚大漠、草原的特殊地位,更沒有人知道大唐未來要麵對的敵人有多麼強大。

這還得多虧了天可汗李世民的豪爽、大方,文成公主進藏為吐蕃帶去了文化典籍、生產技術,100種治病藥方、4種醫學論著、5種診斷法5種、6種醫療器械、多種穀物和蔬菜種子。

一旦吐蕃消化了這些東西,直接從一個鬆散的奴隸製聯盟進入到封建帝國階段,成為青藏高原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政權,不僅壓迫東亞,還壓迫著南亞、中亞。

到那時,大唐想要製住吐蕃這頭來自雪原的惡狼可就難了。

隻有趁著現在的機會,一舉打垮薛延陀,征服草原,聚攏草原實力,西可威脅西突厥,東可俯瞰高句麗,大唐隻需要專心致誌對付吐蕃,騰出手來,一個個收拾了這些盤踞在周圍的部族勢力。

“臣明白。”

趙弘智瞳孔狠狠一縮,鄭重應聲。

“帶我去看血牙米。”

隨即,李承乾吩咐了聲。

“是。”

“殿下,這邊請。”

趙弘智在前帶路,將其引入最靠近終南山的一處莊子。

四周高牆聳立,前後開門,建有望樓,四隅角樓,略如城製,一座守衛森嚴的塢堡躍然出現,這裡是東宮最為核心的地方,土豆育種、小麥選種都在這裡完成,由東廠負責把守。

“參見殿下。”

當李承乾一入內,一行上百名頭戴尖帽,腳踏白皮靴,身穿褐色衣服,腰間係著小絛,腰佩雁翎刀的東廠番子恭敬行禮,問候道。

為首之人戴圓帽,著皂靴,穿褐衫,顯然是東廠內行直屬掌班。

“平身。”

環視眾人,李承乾大手一揮。

“是。”

一眾東廠番子恢複了動作,各司其職。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