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從太子李承乾到諸天聖皇! > 第五章 :勢力洗牌,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五章 :勢力洗牌,一朝天子一朝臣(1 / 1)

推荐阅读: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東宮明德殿前的殺戮還在繼續。

“殿下。”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遠處傳來,幾名突兀的身影出現在殿前,太子左庶子於誌寧、太子少詹事張玄素、太子右庶子李百藥、功曹長孫祥、太子賓客杜正倫都看傻眼了。

這還是曾經的那個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岐嶷、仁孝純深的太子嗎?

哪怕太子李承乾自貞觀十年後,性情大變,卻也不曾發生過這般酷烈的行為。

“太子殿下。”

“何至於此啊!”

太子左庶子於誌寧不禁失聲。

今日之事要傳了出去,整個朝野上下還不得一片沸騰,太子在東宮殺了這麼多人,暴虐之名如何洗刷?

“少詹事以為如何?”

麵色淡然,李承乾問道。

“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故臣以為殿下今日所做,並無不可。”

太子少詹事張玄素施施然出身說道。

“幾位以為呢?”

接著,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太子右庶子李百藥、功曹長孫祥、太子賓客杜正倫身上。

“殿下英明。”

太子右庶子李百藥第一個出聲回道。

他曾出仕前隋太子楊勇,自然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繞,更加讚同李承乾的所作所為。

“殿下英明。”

太子賓客杜正倫隨之附和。

唯獨功曹長孫祥、太子左庶子於誌寧默不作聲。

前者是長孫皇後最有出息的侄子,深得叔父長孫無忌器重,這才來了東宮,他的選擇是長孫家的選擇,事實上,長孫無忌從未在李承乾和李泰中選擇,而是選擇了默默無聞的晉王李治。

於誌寧是北周太師於謹曾孫,中書舍人於宣道次子,從晉陽起兵後,投奔秦王李世民,出謀劃策,位列秦王府十八學士,唐太宗即位後,拜中書侍郎,封黎陽縣公,資曆深厚,教導太子李承乾,從來都是直言不諱,可今天的李承乾讓他感到陌生。

“左庶子、功曹自可上奏請辭,陛下會應允的。”

“孤就不送了。”

“謝殿下。”

太子左庶子於誌寧、功曹長孫祥恭敬行了一禮,轉身離開了東宮。

“少詹事今倒是讓孤有些意外。”

注視著張玄素,李承乾意味深長的說道。

太子少詹事張玄素多次上書勸諫,前有‘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苟違天道.人神同棄。…。慎終如始,猶懼漸衰,始尚不慎,終將安保!’後有‘學文以飾其表,不可騎射數遊,酣歌戲玩,苟悅耳目,終穢心神。’

可以說,東宮眾多官員之中,李承乾記憶裡最討厭的莫過於於誌寧、張玄素,卻不料今日的張玄素並未勸諫,反而一改常態的讚同了李承乾。

“太子殿下。”

迎著李承乾的審視目光,張玄素坦然道:“臣先仕前隋,為景城戶曹,後仕夏王,授治書侍禦史、黃門侍郎,再仕秦王,若非君子可欺之以方,何以仕殿下?”

“此前,臣以為殿下持權柄無異於小兒握財遊街,徒為惹人笑爾。”

“可今日一見,臣鬥膽妄言,權柄既失,未嘗不是好事,倒是讓殿下明悟自身。”

“治大國如烹小鮮,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東宮之中,魑魅魍魎眾多,如今殿下一掃而空,自當更易乾坤。”

“臣為殿下賀,為大唐天下賀!”

“哈哈哈!”

聽到這話,李承乾放聲大笑,爽朗之音響徹整個明德殿。

太子右庶子李百藥、太子賓客杜正倫無不為之側目,同樣意識到了眼前之人的變化,心中驚異。

“殿下。”

就在這時,一身血腥味的張思政出現在了李承乾麵前,恭順行禮。

“嗯。”

微微頜首,李承乾吩咐道:“自即日起,你為東宮右衛率,統禦諸衛士。”

“諸衛士忠義勇武,賜錢十貫,布一匹。”

“多謝殿下。”

張思政喜出望外,單膝跪地行禮。

“謝殿下!”

在場的東宮衛士同樣聽到了李承乾的話,一個個麵露喜色,單膝跪地行禮。

按照現在的物價,鬥米五文,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可以買200鬥米,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一石約為59公斤,10貫錢都能買到一家五口吃上六年的米了。

至於布,那就更不必說了,唐朝的綾、羅、絹、布、絲、綿可以當做貨幣使用,一匹布長4丈,夠一家老小做一身衣服。

“好。”

見此情形,李承乾臉上也浮現了一抹笑容。

唐朝軍禮並沒有跪地禮,隻有拱手、鞠躬,甲胄在身並不方便行禮,可在場的東宮衛士都行了單膝跪地禮,足可見他們對自己的忠誠。

依唐製,太子東宮東宮十率府中,隻有左右監門率府、太子左右內率府為太子直屬親兵,大抵為3府至5府兵,到了李世民時期,將其削減為太子左右衛率,四百人。

這些人才是李承乾可以掌握的力量,也是他最信任的人,自然不能出現丁點問題。

‘太子長大了!’

一旁的太子少詹事張玄素、太子右庶子李百藥、太子賓客杜正倫見後,心中感慨萬千。

隨即,新鮮出爐的東宮右衛率領一眾衛士清理起了殿前廣場的屍體,李承乾則回到了明德殿。

“梁國公政務繁忙,恐難以兼顧東宮。”

“東宮一切事務還需要少詹事安排,詹士府便交予你負責,右庶子協助。”

“左右春坊交予杜大人。”

“是。”

張玄素、李百藥、杜正倫欣然答應。

東宮相當於一個小朝廷,詹士府掌管東宮家令、率更、仆三寺及左右衛、左右司禦、左右清道、左右監門、左右內十率府之政,負責管理東宮行政事務;左春坊和右春坊分彆管理東宮的文書和禮儀事務。

太子詹事總管東宮的一切事務,相當於宰相,為正三品,太子左右庶子負責輔佐太子處理政務,太子賓客負責規勸太子的過失。

冊立太子之初,大唐皇帝李世民親自下詔命鄭國公魏徵任太子太師、梁國公房玄齡任太子詹事;申國公高士廉任太子少師,朝中三品以上官員嫡子皆出仕東宮。

時過境遷,東宮官員更迭頻繁,唯有太子太師、太子詹事、太子少師始終未曾更改過。

隻是三者地位超然,皆為朝中重臣,無暇顧及東宮,何況房玄齡之子房遺愛為魏王李泰親信,需要避嫌。

他們三人分彆管理詹事府、左右春坊,儼然是東宮重臣,又怎會不願意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