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玄幻:病太子召喚諸天,暴壓天下 > 第64章 八百裡加急,甘州民變

第64章 八百裡加急,甘州民變(1 / 1)

推荐阅读:

第二日宵禁之前,王慶姚再次登門,雙手捧上兩百五十二萬兩銀票。

李景源看了眼小木箱子裡成疊的銀票,笑道:“魏王為了湊這兩百五十二萬兩可賣了不少家當,甚至還求到了皇後那裡。王慶姚啊,魏王挺器重你啊。”

王慶姚趴在地上,低著頭,不敢搭話。

李景源原本還想多嘲諷幾句,可看王慶姚這副垂首軟弱老樣,頓覺無趣,也沒了戲耍心思,擺手道:“行了,錢到位了,本宮與你王家的恩怨就此了結。”

王慶姚這才抬頭,雙手作禮,大禮叩拜:“多謝殿下,王某感激涕零。”

李景源擺擺手,王慶姚小心翼翼的退出大廳。

李景源目送王慶姚的佝僂背影,平靜道:“富甲一方,豪紳土貴,終究螻蟻而已。”

“這世間真理總是隻有一個。”趙高伸出手,用力一握,這隻老拳分外惹眼。

李景源明白趙高的意思,拳頭即實力。

實力即一切!

李景源記得這麼一句話:當金錢站出來說話的時候,真理隻能沉默,當權力站出來說話的時候,連金錢也隻能退避三舍。

但在這個世界,在權和錢之上還有拳頭,拳大壓權。如若不信,可看江湖之上那些老怪物,哪個在乎過權利至高的朝廷,單看欽天監老監正便是如此。

……

沒過幾天安生日子,又出大事了。

宮中黃門令急匆匆登門,帶來了聖諭。

李景源眉頭緊皺,問道:“這大中午的開朝?可是出了什麼事?”

這小黃門令道:“好像是關於甘州的八百裡加急公文,其他的小人就不知道了。”

八百裡加急,必有大事。

李景源立馬更衣,奔赴皇宮。

等到了太和殿發現自己來的還算早,隻有在宮中辦公的內閣老臣到齊了。

董正道為首的內閣成員,向李景源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不管黨派有異,這些混跡官場幾十年老狐狸在禮節方麵是不會缺失,被人詬病的。

李景源不想與他們虛與委蛇,淡淡頷首,走到自己的位置。便是閉目養神,等待開朝。

陸續地文武百官一個接一個一路小跑著進太和殿,不多時百官到齊。

李景源目光瞥向一側,原本與他一列的李顯、李昪、李哲、李彥四位皇子俱是未到。

他倒是知道這四個兄弟為何沒來。

李顯五日前因為練劍過激,傷了經脈,現在臥榻不起。

李昪早些日子受了邀請去了鴻霞書院,不在京都。

李延早早受了聖旨去了青州辦公。

李哲七八日前就突遭風寒感冒,相當嚴重,至今臥榻不起。

不過半個月內,兩個出意外,兩個出京都,巧合的讓人不敢相信。

孫公公立馬宣布開朝,衡順帝麵無表情的走出,落坐龍椅上。

百官齊喝,衡順帝直接抬手打斷百官朝拜,沉聲到:“免了,直接進入主題。孫盛,說吧。”

孫公公站出來道:“甘州八百裡加急,甘州連續十日大雪,百姓缺糧缺碳,凍斃者無數。甘州已經起了民怨,有人帶頭衝破了縣衙,搶了糧倉。近日民怨愈演愈烈,那些暴民到處燒殺搶掠,甘州已有四個縣淪陷了。”

有官員站出來,道:“朝廷不是發了賑災糧嗎,為何會鬨到如此地步?”

孫公公道:“兩日前收到錦衣衛傳信,朝廷發放的賑災糧在路上被盜匪給劫走了。”

有官員怒道:“哪來的匪盜,膽大包天,賑災糧都敢劫?”

“根據錦衣衛調查賑災糧是在蒼雲山那條官道上丟失,有能力劫賑災糧的隻有蒼雲山附近的奇犽盜。”

有武勳站出來,道:“臣請旨剿滅拿奇訝盜。”

“奇訝盜隨時可以剿滅,現在重要的是甘州民變。”

有官員站出來,不解問道:“就算賑災糧被盜,甘州州府,各縣縣衙為何不開倉放糧,安撫百姓,何至於鬨到民變程度。”

“甘州州府的說辭是州府,縣衙糧倉無辜遭火燒,糧倉現有糧食隻是杯水車薪。”

“糧倉在關鍵時候被火燒,甘州州府罪責難逃,當重懲。”

“就算沒糧了,就不知道籌糧嗎?”

孫公公道:“甘州府說了已經儘全力籌糧了,但根本籌不到糧食。”

內閣老臣徐駒道站出來,道:“那些不過暴民而已,甘州府兵為何不出麵鎮壓,難道甘州府兵連一群暴民都壓不住嗎?”

孫公公道:“甘州刺史說了已經派了府兵鎮壓,不過這些暴民之後有江湖高手助陣,府兵損失慘重,無法阻止民變。”

群臣嘩然,若是如此,那甘州民變就沒那麼簡單了。

內閣老臣楊鵬上前奏請:“這不是民變,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謀反?臣請派大軍鎮壓民變。”

數位大臣附和。

董正道神情非常嚴肅,沉聲道:“這次災冬影響太大了,全國各州都遭災嚴重。一旦甘州民變擴散,怕是會牽連其他州,到時候可能會引發一場大規模農民起義。

所以必須要從急從快處理甘州民變。”

衡順帝沉聲道:“利害關係都知道了吧,現在說說怎麼解決?”

徐駒道再次出聲道:“甘州民變波及範圍不廣,可調軍隊鎮壓,再運糧安撫。”

“隻是眼下江河俱凍,水路不通,隻能走陸路。若調京都駐軍,時間過長,怕到時候就晚了。”

“可調西境駐防軍入甘州鎮壓民變。”

這個提議立馬遭到另一位內閣老臣龐深反對,他道:“這不行,西境駐防軍防備的西戎國。每年過冬,西戎國都會騷擾邊境,若是西境駐防軍調走,西戎國肯定會趁機入侵邊境,到時候又不知多少百姓死在西戎刀兵之下。”

“昆州距離甘州最近,可暫調昆州軍入甘州平亂。”

“暫調昆州軍可行,但自古藩王不得離開封地,晉安王不能親率昆州軍進入甘州。”

“沒必要晉安王親自率軍,隻需昆州軍將領帶兵即可。”

“軍隊鎮壓隻是下策,真正能解決民變的是安撫,朝廷需要一位能代表陛下意誌的臣子隨行,要讓甘州百姓知道陛下心係甘州。”

太和殿成了六位內閣老臣的奏事堂,其他大臣們不敢隨便乾擾。

衡順帝道:“何人可當此任?”

“最能代表陛下意誌的當是皇子們了,應從皇子中選出一人擔當此任。”

一直未說話的李景源猛地一驚,終於覺出味來了。

在京都的四位皇子中,李顯臥榻不起、李昪去了鴻霞書院,李延奉旨出青州、李哲不知在何處,這太和殿中隻剩下他這位太子。

這是想讓他去甘州啊。

“諸皇子中你們可有合適人選?”

“二皇子受了傷,目前臥榻不起,無法行走,二皇子去不得。”

“四皇子受邀去了鴻霞書院,此時召他回來,路途太遠,怕是耽擱了甘州急事。”

“魏王偶感風寒在家休養,加之年紀太小,擔不得此重任。”

說話的都是各皇子黨的嫡係,你一言我一語的摘出了各家皇子。

群臣目光不由得聚焦在李景源身上。

董正道上前奏請,正色肅穆道:“太子殿下,馬踏太秋宗,清除江湖毒瘤。徹查北城幼童拐賣案,為京都上千家庭鳴冤洗怨。鏟除鬼市頑疾,查出鬼市私兵坊重案。樁樁件件無不體現太子殿下仁德武德充沛。

若是太子殿下親去甘州,甘州百姓必然能感受到陛下的拳拳聖心。

因此臣認為太子殿下是安撫甘州百姓的最佳人選。”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