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源體內的金剛禪尊意原先隻是一種與大黃庭一樣形式的力量,雖然與金剛不壞身合一,但因為李景源對金剛經理解不夠精深無法做到聚意成法相。
觀世音幫了他一把,自願割舍一部分的菩薩法相給了金剛禪尊意,助其成法相,並且內聚了觀世音悲憫世人的大慈大悲心。
觀世音是想以這顆大慈大悲心潛移默化的影響李景源,最終讓李景源擁有慈悲心,悲憫世人。
這便是觀世音救天下人的方法。
望著這尊外剛內柔,有幾分似觀世音的金剛禪尊法相,李景源心裡有一種意欲不明的情愫。
柳白平靜道:“她的境界很不穩,隨時有可能跌出四境。我和鄧太阿聯手,她擋不住三劍。”
主動割舍菩薩果位,觀世音境界持續跌落。若不是雙修的強大功效,幫她維持住了境界,她恐怕早已跌出四境了。
李景源搖搖頭,麵無表情道:“她和大雪山的因果徹底了結了,此後她隻是觀世音,天下多了一個大慈大悲的觀世音不見得是件壞事。
李景源耳邊忽地響起觀世音的清冷聲音,她以內力聚絲成線隔著十幾裡傳音過來:”忘記告訴你一件事,我這次過來找你是陳龍宮在背後拾掇的,他想借大雪山的劫數殺你。”
李景源臉色更加陰沉,摸了摸額頭黑棗,抬頭望天,久久不語,萬裡無雲的晴朗天空的最深處總給他一種大劫臨頭的感覺。
他努力壓製境界,可境界依舊在緩慢提升。不止是陳六甲要殺他,老天也想殺他。
麓山那次李景源讓柳白劍斬天怒,便得罪了老天。這小心眼的老天爺怕是想借助這次升境引動的天劫殺死不敬老天的李景源。
思忖片刻後,沉聲道:“我的境界壓製不了太久,最多一個月,我就將自動升入四境。一旦升四境一切劫數化天劫,這次的天劫是老天想殺我,我都想象不到到時候會是怎麼樣的恐怖場麵。
鄧劍神,有件事要麻煩你了,去幫助陳芝豹,我要在一個月內儘可能的掃滅大衡江湖。”
鄧太阿神情肅穆,十二劍回歸劍匣,平靜道:“論殺人我還罕逢敵手。”
鄧太阿轉身就走,神華內斂的鄧太阿此刻隻有一腔殺意,這位殺伐第一的桃花劍神一心殺人,大衡江湖還真沒幾個人能攔得住。
柳白平靜道:“需要我也去嗎?”
李景源搖搖頭:“陳六甲這個天下第一大魔頭太能算計人了,你得留下來,以防萬一。”
柳白點點頭,不再言語,微微仰頭,望著天空,眼神平靜沒有絲毫波瀾道:“曾經我拔劍問天,輸了不少,如今又有機會,再問問老天如何?”
晴天萬裡突兀起驚雷,炸響人間。
柳白身上劍意凜然,絲毫不懼這動怒的老天。
李景源哈哈大笑:“我也期待柳劍聖的人間最強一劍能如願斬了老天。”
天上驚雷散去,柳白身上劍意也散去,他沉聲道:“我閉關一個月,養劍一月,一月之後,助你破天劫。”
李景源點點頭,他也需要閉關,全力壓製境界,倆人回歸城主府。不久一封封調令火速傳出。最精銳的鐵鷹銳士和三千魏武卒將城主府圍成鐵桶,少陵城附近駐地的三萬甲士封鎖少陵城。
這一個月,少陵城封城,不進亦不出。
又有兩萬北涼鐵騎出甘州,加快清剿大衡江湖的步伐。
……
東海之畔,有一輛破舊馬車一路往西行。
車室坐著個帶著鬥笠,腰彆殺豬刀的健壯老頭,車廂裡麵陳六甲望著桌子上的六爻,眯起眼,略帶訝異的咦了一聲,左手快速掐算。
足足算了半個時辰,他才確信無疑,老臉上露出笑容,撫摸著胡須,輕笑道:“終於結成死結了,看樣子觀世音是成功轉嫁了大雪山的劫數。恰好也說動了牧武城那位出城,巧合地有些過分了,李景源啊,李景源,看來這次老天也想讓你死啊。”
陳六甲笑嗬嗬的收起六爻銅錢,悠悠然道:“順天意而成事,這次便讓你死結當死。”
陳六甲取出一張地圖,上麵標著許多白色棋子,這些棋子都是兩百年來他陸續布局的棋子,目光不由自主的瞅向大君山,歎息一聲:“葉生安應當死在亂世才對,謝苴子和他那尾黃蛟也是我來成就北帝山那條蛟龍的棋子,他們本不該死的這麼早。李景源當真是異數,改了他倆人的命數。”
陳六甲憤恨道:“少了這兩枚棋子,我要多走許多步棋,所以說啊,李景源該死。”
陳六甲望向甘州,甘州地圖上沒幾顆棋子。思忖了片刻後,拿出紙筆,開始寫信,這一寫就是十封密信。
李景源這個異數他把握不準,再加上李景源麾下強者太多,他總有些不放心,所以他要給李景源布一個十死無生的死局。
陳六甲滿意的望著十封密信,滿翹起二郎腿,悠哉道:“這座天下想讓你死的人太多了,我集大半天下之力殺你,你若再不死,可就有點沒天理了。”
沿途通過他的暗樁將十封密信一一散布出去,以最快速度飛向各地。
半個月後,天下各處接連走出強者,有的甚至是百年不出世的老怪物。
有人見到那位幾十年不願出城的天下第一離開了那座獨立於王朝外的牧武城。
獨居秀高山磨礪劍道的慕容劍仙負劍下山。
本來老夫子化解了李景源和儒家聖廟的恩怨,可偏偏在這時,京都皇宮裡的老怪物還是慫恿了儒家聖廟。
儒家聖廟也走出了一位讀孟子的老腐儒。
泥難山也有一尊老羅漢手持禪杖下山。
大明郡走出了修為登高幾百丈的新劍仙。
不止是大衡,北狄也出了一位背負北狄皇命的老怪物,他們去向一致,全都向西,去往甘州。
要送李景源歸西。
陷入皇位更迭的西戎也有所動作,大雪山出了兩個壽元將近的老羅漢,重傷的烏蘭帖木兒傳達了軍令集結兵力橫陳西境邊關三十裡,牽製住西境邊關二三十萬兵馬。
衡順帝更想李景源死,一道道兵符調令傳遍大衡各州,所有軍隊待命,等待橫掃江湖的十七萬北涼鐵騎掃清江湖,人困馬乏後動手攔截,起碼不能讓他們回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