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鍋的價格雖然不怎麼貴,但這東西銷量大呀,空調那是大件,隻有少部分人用得起。
但電飯鍋不是。
電飯鍋算是生活剛需品。
現在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是上午把米扔到鍋裡,讓電飯鍋自己煮,然後中午回來炒兩個菜,順手吃了就跑。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8年全華夏的戶口戶數有423億,哪怕隻是其中一半有購買需求,那也是足足幾百億的市場。
如果陶展鵬真能夠幫自己找到穩定的出售渠道,那自己就能兩條腿走路。
國內的民用市場負責打開名氣,然後帶動國外民用市場。
再加上國外的軍火市場,兩個渠道來錢,錢來得越多,自己能夠開發的項目就越多。
項目越多,就能賺到越多的錢。
當項目和錢都積累到一定程度,那就是滾雪球,瘋狂滾雪球。
帶著好奇,林易目送陶展鵬走向他的奔馳車,又看著對方拿了一份文件回來。
再次碰到一起,倆人沒有說話,隻是並著肩,一起走向辦公樓。
在會議室裡坐定,接過林易泡的茶水,陶展鵬順手將手中文件遞了過去:
“這裡麵就是我所提到的渠道。”
“上次拿到你的東西,我因為要去北邊開拓市場,就托我的朋友,送到了日本,送到了幾個和我們有合作關係的貿易商手裡。”
“我從北邊回來之後呢,就收到了他們從日本發來的函件。”
“也就是你手裡這一份。”
在他說話時,林易已經拿起了文件。
中日雙語對照的文件,他拿在手中,看一眼日語,又看眼中文,一點點對照兩種文字,檢查是否存在故意翻譯錯誤。
看到後麵,有一句很突然的話,讓林易下意識皺緊眉頭。
他看了看日語,又看了看中文,然後又看上了日語。
如此反複幾遍,他終於確認,這兩句話,日語和中文翻譯是對應的,不是自己看錯了,是文件裡本來就有這句話。
【降低質量標準,控製產品使用壽命,至少要降低50左右。】
確認不是翻譯錯誤,也不是自己理解錯誤,林易先撓撓頭,露出一個不解的表情,然後臉上帶著幾分討教,將文件送到陶展鵬麵前:
“陶總,你說這句話是不是他們打錯了?”
看到林易手指的位置,陶展鵬搖一下頭:
“不是打錯了。”
“我當時看到文件的時候,也以為是他們印刷錯誤,或者是粘貼錯誤,我還特地打電話問過。”
吐出這句話,陶展鵬的表情變得格外嚴肅,他身體坐直,雙手環抱在胸前,表情嚴肅地說道:
“是他們的明確要求,我這裡還有通話錄音。”
“至於他們這麼搞的原因,我也能猜個七七八八。”
“無非就是穩定控製,讓產品在脫離質保期之後就立刻損壞,然後強行提升損耗量,讓顧客繼續買單。”
林易的臉上,在這時候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縷懷疑,隨後追問道:
“不可能吧?日本明明有那麼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沒什麼用。”陶展鵬那張臉上露出一絲譏諷,站起身,背著手走到窗戶邊,看著窗外的路燈說道:
“工匠精神,也不過是為了控製價格的說法罷了。”
“現在都是工業化時代,除了一些不可量產,或者是使用機械生產非常麻煩的設備,剩下的都可以上機械,用工業化的方式來生產。”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不值一提,但日本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過就是為了給自己貼金。”
“總而言之,要錢。”
“對了!”陶展鵬轉過身,滿臉玩味地看著林易問道:
“你知道發這份函件的人是誰嗎?”
“誰?”這時候,林易才注意到這份函件最後落款的位置沒有名字,沒有個人名字,也沒有公司名字。
隻有兩個字母,一個綠色的j,一個白色的a。
這標誌……
怪眼熟的。
好像在哪裡見過,但總是感覺想不起來。
就在他苦思冥想時,陶展鵬幫他解答了疑惑:
“是日本農協,確切來說是日本農協下屬的一個電子產品貿易公司。”
“所以你放心大膽的去弄,不要怕,就算有問題。”
他走到林易麵前,用手拍了拍林易肩膀,又指著文件說道:
“文件就交給你了,你今天好好看一下,如果你覺得可以合作,那就明天早上給我打電話。”
“我聯係一下他們的人,開一個電話會議。”
“我看他們給我發的函件,感覺他們態度挺急的,如果把握好機會,你這個廠子就可以一飛衝天了。”
“我還有事,先走了。”
留下這幾句話,陶展鵬拎起公文包就往外走,林易連忙放下文件,一直把人送到工廠外麵,看著對方的車走進黑夜中,這才轉身往回走。
奔馳車裡,陶展鵬看著後視鏡裡消失的人影笑了笑,摸出手機,從汽車中控台儲物箱裡掏出一個手機,找到上麵的號碼,順手撥了出去。
等了好一會兒,電話才從另一邊被接通,這個電話打得似乎並不是時候,對麵很生氣:
“陶君,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合適的解釋,解釋你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內給我打電話。”
“我給你彙報工作需要分時間嗎?”陶展鵬的話裡也帶著怒氣,等對麵沉默片刻,他才繼續補充道:
“我這段時間去了一趟西北,我找了各種關係,各種旁敲側擊。”
“花了大價錢,沒有找到你所說的那批炸藥的消息。”
“大概是你們猜錯了。”
“還有,下次彆把這種傻逼任務派給我。”
也許這些答案並不是電話另一頭的人想要的,對方在聽完話後,許久都沒有作聲。
等了一會兒,沒有等到回應,陶展鵬直接掛掉電話。
將這個手機一扔,他又從中控台儲物櫃裡拿出另一台手機,在裡麵翻找到一個日本格式的號碼,直接撥了一個跨洋電話。
這一次的電話接得很快。
剛一接通,對麵就傳來了歡快的聲音:
“陶先生,你在這麼晚的時間點給我打電話,想來應該是有好消息吧?”
在座位上扭了一下,陶展鵬換了一個更加舒服的姿勢,隨後輕聲說道:
“我已經回到魔都,並且就在剛剛,我已經把村上先生您發給我的文件,轉交給了那家工廠。”
“你們在文件裡的要求並不複雜,也不過分,所以這個工廠應該會答應你們的要求。”
“不過,華夏有句古話叫做世事無常,也許他們不會答應。”
“但不管如何,明天早上東京時間10點左右,我會給您答複。”
“就這樣,村上先生,晚安。”
等對麵同樣道了一聲晚安,陶展鵬將手機扔進儲物櫃,右腳用力踩下油門,奔馳車在黑夜裡化身閃電,消失在了夜色中。
小米重工,廠長辦公室。
林易還在翻看手中文件。
隻是他看文件的表情,顯得有一點點古怪。
整個文件從頭看到尾,可以簡單歸納為幾句話。
【降低質量標準,控製產品使用壽命,至少要降低50左右。】
【村上株式會社出錢,由小米重工提供一個方案,一個電飯鍋方案,然後這個方案所有權歸屬村上株式會社,在生產過程中,該電飯鍋產品貼日本標簽,不得出現中文標簽。
小米重工擁有生產權,村上株式會社定時打錢,小米重工按時交貨。
貨物交付到華夏港口,錢付到100。
若後續因為產品積壓,無法出售,村上株式會社會提前解除合約,解除合約後,小米重工才可以將這些產品放到市麵上進行銷售。
若沒有解除合約前在市場上銷售,要求賠償1000的所有款項金額。
備注:尤其是華夏區!】
【所有的方案,需要在24小時之內完成,同時,在一周之內,將第1批貨物,大約10萬個電飯鍋交付到港口。】
通篇看完,文件的要求並不難。
甚至說非常簡單。
因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代工約定文件。
賠償的金額,林易也能理解,畢竟辦公室的文件櫃裡麵,就壓著不少類似的文件。
最難的點,是最後那一句話。
【所有的方案,需要在24小時之內完成,同時,在一周之內,將第1批貨物,大約10萬個電飯鍋交付到港口。】
24小時之內完成方案,也就意味著要加班加點,很煩。
然後10萬個電飯鍋,一周。
還是要加班加點。
作為老板,他很想放假。
讀書的時候,天天被逼著學習,畢業了當老板,還被天天逼著上班,那為什麼要當這個老板。
煩躁。
把文件往旁邊一丟,林易打開設計軟件,準備連夜加班,先弄一個大概的方案出來。
說是方案,其實就是外觀。
軟件打開,軟件的運行邏輯,讓軟件立馬打開了上次的工作文件。
也就是之前給艾哈邁德他們做的電高壓鍋。
看到這份設計稿,林易看了看文件,又看了看電高壓鍋,然後又看了看文件。
為了掩人耳目,上次設計時,林易還設計了一款會爆炸的電飯鍋。
但是最終,給出去的是電高壓鍋,電飯鍋的版本並沒有給出去。
想到這裡,他立馬打開係統麵板,找到了係統麵板裡麵的存檔,也找到了另一個沒有給出去的電飯鍋。
係統麵板裡有三維預覽圖。
平心而論,雖然是一個理科生,雖然是搞數學的,但林易自認自己的審美在線。
所以這個電飯鍋看起來並不醜。
還挺漂亮的。
功能也比一般的電飯鍋功能要多,功能足夠,質量也夠,再加上好看的外觀,林易相信,那些日本人一定會喜歡這個電飯鍋。
而且日本人比較抗壓,應該乾不出往電飯鍋裡放火藥這種蠢事。
完美。
雙手一拍,林易將這份設計文件從係統中導出,將概念圖還有一部分設計圖紙裝入硬盤,收拾好,這才抱著衣服出門洗漱。
走出門,對麵財務辦公室的門縫裡,隱隱約約有光線透出,同時,還有人的咒罵聲透出。
有瓜?
林易好奇地將耳朵貼到門上,聽了一會兒,才發現紀雙雙應該是在和她那個叫李什麼的閨蜜在聊天。
兩人聊天的話語裡,陸陸續續有什麼去日本旅遊,去日本購物,買電子產品等詞語傳來。
在這些詞語裡麵,還夾雜著什麼不放假,什麼加班,什麼今年過年要死人等話語。
聽了一會兒,聽不太真切,林易決定單刀直入。
他敲響了房門。
房間裡交談的聲音戛然而止,不多時,穿著大棉襖睡衣,掛著卷發棒,貼著麵膜的紀雙雙出現在門口:
“老板。”
“還不睡覺嗎?”
聽見這麼一問,紀雙雙將辦公室大門敞開,隨後側過身,用手指了一下辦公桌上那一大堆資料:
“在核算這個月的工資。”
看一眼桌上的資料,林易倚靠在門邊笑著問道:
“你要去日本旅遊?”
“不是我,是李小雅。”紀雙雙回到電腦麵前繼續工作,敲了兩個字,又抬起頭:
“確切來說也不是她,是她媽。”
“她媽聽他大姨說,日本那邊有很多好東西,他媽準備趁著過年的時候過去旅遊,順道購物,正在讓她幫忙辦手續。”
“她在給我吐槽!”
“至於我,我覺得我能在年30當天把這些東西整理好,那就是我的極限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不知怎麼的,林易腦海靈光一現,很突兀地想起了剛才看的文件裡麵的內容,尤其是那一句備注。
剛才還在疑惑那幫逼人為什麼這麼急,現在來看,那些人的目標,就是春節過後,前往日本去消費的這一大批人。
上一輩子的這個時間段,正是日韓商品在華夏爆火的時間。
每逢節假日,都有大量的人前往日本和韓國旅遊,同時購買日本和韓國的電子產品。
林易看過一個段子,就是一個浙省的大媽,千裡迢迢跑到日本買了一個智能馬桶蓋。
買到之後不太會安裝,就找了一下標簽上的生產廠家。
然後那個生產廠家就在她隔壁,直線距離不到10公裡。
如果村上株式會社的銷售目標是這幫去旅遊的人,那自己這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