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青麟郡城(1 / 1)

推荐阅读:

第二天清晨。

陽光透過窗戶照進房間,妮妮是被窗外的鳥鳴聲吵醒的。

她睜開眼,看到近在咫尺的林蕭的臉龐,昨夜的種種畫麵瞬間湧入腦海,一張俏臉“騰”地一下紅了個通透,連耳根都燒了起來。

她輕呼一聲,連忙拉起被子蒙住自己的頭,不敢再看。

林蕭早已醒來,看著她這副鴕鳥般的模樣,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意。

客棧的大堂裡。

林蕭和妮妮相對而坐,桌上擺著簡單的早點:白粥、饅頭、幾碟小菜。

妮妮低著頭,臉上的紅暈還未完全褪去,小口小口地喝著粥,偶爾偷偷抬眼瞄一下林蕭。

林蕭倒是神色如常,從容不迫地吃著早餐。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快步走了進來,正是宋清和。

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裡的林蕭和妮妮,隨即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禮。

“大人,您回來了。”宋清和的聲音帶著幾分欣喜。

林蕭放下筷子,看了他一眼,並不意外:“消息倒是靈通。”

他在郡城並未刻意隱藏行蹤,宋清和能找到他,也在情理之中。

宋清和嘿嘿一笑:“大人微服私訪,體察民情,下官佩服。隻是郡中事務繁多,許多事情還需大人定奪,時刻盼著大人回來主持大局。”

林蕭點了點頭,擦了擦嘴:“嗯,正好,我也有事要安排。你去通知一下核心成員,半個時辰後,到府衙議事。”

“是!”宋清和精神一振,連忙應下,轉身匆匆離去安排。

……

青麟郡郡守府衙,議事廳內。

林蕭端坐主位,下方兩側,宋清和、李德全、孫明德、張富安等核心成員悉數到齊,神情肅穆。

“德全叔,你先說說郡內的情況。”林蕭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李德全身上。

李德全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手中拿著幾頁寫得密密麻麻的紙張,顯然是早有準備。

“林蕭哥,各位,”李德全開口,聲音沉穩,“經過這幾個月的梳理和秋收後的統計,目前咱們青麟郡登記在冊的總人口,已達到六十七萬餘人。其中,原有人口約四十五萬,新吸納登記的流民,超過了二十二萬。”

這個數字讓在場不少人都暗暗吸了口氣。

短短幾個月,人口增加了近一半!這在戰亂年代簡直是奇跡。

“糧食方麵,”李德全繼續說道,臉上難掩激動,“托林蕭哥良種和新政的福,今年秋收,全郡糧食總產達到了驚人的四百八十萬石!除去分給農戶的七成,以及留作種糧的部分,官府糧倉共收入公糧一百四十四萬石!再加上之前抄沒貪官汙吏和劣紳所得,以及各方捐獻,目前全郡官倉儲備糧,共計一百八十萬石!足以支撐全郡軍民一年半的消耗!”

“土地開墾方麵,”李德全翻了一頁紙,“按照您的指示,我們組織了大量人手,特彆是新來的流民,開墾荒地。目前全郡新增可耕種熟田約三十五萬畝,主要分布在各縣城周邊和沿河地帶。同時,各地的水利設施也在加緊修建,預計明年春耕前,大部分新墾田地都能得到有效灌溉。”

宋清和在一旁補充道:“各地道路也在加緊修建,特彆是通往各縣城的主乾道,已經基本完成了拓寬和平整,極大地改善了郡內的交通狀況。這為物資調運和政令傳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林蕭靜靜地聽著,時不時點點頭。

人口增長、糧食滿倉、土地開墾、基礎建設……這些數據清晰地表明,青麟郡這台戰爭機器的後勤基礎,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

現在的青麟郡,已經具備了向外擴張的潛力。

“很好,”林蕭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股力量,“民生是根基,根基穩固,我們才能走得更遠。這些成果,離不開大家的辛苦付出。”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孫明德:“明德,軍隊的情況如何?”

孫明德立刻站起身,帶著軍人特有的乾脆利落:“報告蕭哥!目前,我們青山軍擴編順利!按照您的指示,我們以原護衛隊和最早歸附的青壯為骨乾,擇優選拔,組建了正規軍,目前滿編兩萬人!全部按照新式操典進行訓練,令行禁止,士氣高昂!”

“另外,我們從新歸附的流民和各縣青壯中,挑選組織了五萬輔兵。輔兵主要負責後勤運輸、修築工事、維持地方治安等任務,同時也進行基礎的軍事訓練,可以隨時補充到正規軍中。”

“訓練方麵,正規軍已經完成了隊列、刺殺、射箭等基礎科目的訓練,正在逐步加強戰術配合和陣型演練。將士們因為能吃飽飯,訓練熱情很高!隻是……”孫明德臉上露出一絲為難,“隻是咱們的盔甲和兵器,還跟不上。目前隻有約五千正規軍能配備相對完整的皮甲和鐵質兵器,這在戰場上,會很吃虧。”

林蕭點了點頭,看向張富安:“富安,裝備的情況,你來說說。”

張富安連忙站起來,臉上帶著幾分焦慮:“蕭哥,各位,裝備打造這邊……進展有些慢。”

他歎了口氣:“咱們青山村原有的鐵匠鋪和木工房,都已經全力運轉了,也從郡城和各縣招募了一些工匠,但人手還是嚴重不足,特彆是熟練的鐵匠,太少了,培養一個合格的鐵匠需要很長時間。”

“更大的問題是……缺鐵!”張富安苦著臉道,“青麟郡本身鐵礦不多,我們打造兵器盔甲所需的大部分鐵料,都需要從外麵購買。可現在外麵到處打仗,鐵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朝廷和各路勢力都控製得很嚴,價格飛漲不說,還很難買到!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也隻弄到了一小部分,根本滿足不了兩萬正規軍的需求,更彆說五萬輔兵了。”

說完,張富安有些忐忑地看著林蕭。

這是目前製約軍隊發展的最大瓶頸,他也很無奈。

林蕭麵色平靜,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人口、糧食、土地,這些內部問題,依靠政策和時間,基本都能解決。

但軍隊的裝備,特彆是鐵料的來源,確實是個大麻煩。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鐵,再多的兵,戰鬥力也要大打折扣。

看來,得想辦法解決這個鐵料的問題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