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蕭看著兩人激動的樣子,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卻搖了搖頭。
“德全叔,富安,光有這紙,還不夠。”
“啊?”李德全和張富安都是一愣,這麼好的紙,還不夠?
李德全疑惑道:“林蕭哥,這紙又白又滑,還不洇墨,比那金貴的麻紙強了百倍,咋還不……不夠啥?”
林蕭走到那堆剛造出來的、還帶著濕氣的紙旁邊,拿起一張,對著陽光看了看:“紙是好紙,可你想想,就算有了這好紙,要把一本書抄出來,得費多少功夫?找多少個識字的先生,一筆一劃地寫?”
李德全頓時明白了過來。
他想起那些藏在縣衙書庫裡的卷宗典籍,大多是手抄本,錯漏之處不少,而且數量稀少,金貴得很。
“這……”李德全臉上的興奮勁兒退了不少,愁容又爬了上來,“林蕭哥說的是,這抄書,確實是個大難題。一本《論語》,怕是得抄上好幾天……”
張富安也撓了撓頭,他雖然不識幾個字,但也知道抄書的辛苦。
林蕭嘴角微微勾起:“所以,光有紙不行,咱們還得讓印書的速度,快起來。”
“印書?”李德全眼睛一亮,“林蕭哥,您是說像蓋印章那樣?”
“差不多,但更進一步。”林蕭胸有成竹,“咱們不刻整版的書頁,咱們把常用的字,一個個單獨刻出來,做成像小印章一樣的東西。”
他撿起一根小木棍,在地上比劃著:“比如這個‘天’字,刻一個木塊;這個‘地’字,也刻一個木塊。把成百上千個常用的字都刻出來,想要印什麼書,就把需要的字按照順序,一個個撿出來,排列好,固定住,刷上墨,再把咱們這新紙蓋上去,一壓……”
林蕭抬起頭,看著已經聽得目瞪口呆的兩人:“你們說,這樣印書,快不快?”
“快!太快了!”李德全猛地一拍大腿,激動得滿臉通紅,“如果真能這樣,那印一頁書,不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印個幾百幾千本,也用不了多少時間啊!”
張富安也反應過來了,結結巴巴地道:“蕭……蕭哥,您的意思是,這些小木塊字,還能……還能拆開,重新排彆的書?”
“當然。”林蕭點頭,“一套字模,可以反複使用,印無數種不同的書。這叫‘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
這四個字,如同驚雷一般,在李德全和張富安的腦海中炸響!
李德全隻覺得一股涼氣從腳底板直衝頭頂,腦子裡嗡嗡作響。
他也讀過一些書,深知書籍和知識傳播的艱難。
千百年來,知識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就是因為書籍太昂貴,太稀少!
可現在,林蕭不僅拿出了遠超麻紙的雪白竹紙,還要拿出這種……這種能夠讓書籍變得像流水一樣印出來的“活字印刷術”!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知識將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意味著最普通的農家子弟,也有機會讀上書,識上字!
“富安,這活兒,還得你來。”林蕭看向張富安。
張富安激動得渾身發抖,猛地挺直了胸膛,大聲道:“蕭哥!您吩咐!上刀山下火海,俺也給您辦了!”
“沒那麼嚴重。”林蕭笑了笑,“這活兒,需要耐心和細致。咱們得選上好的硬木,比如棗木、梨木,紋理要細密,不易變形。然後,把木頭鋸成統一大小的小方塊,打磨光滑,最關鍵的,是在這小木塊上,刻上反字。”
“反字?”張富安有些不解。
“對,就是左右顛倒的字,這樣印出來才是正的。”林蕭拿起木棍,在地上寫了個反著的“人”字,“就像這樣。每個字的大小、高低都要儘量一致,這樣排版印出來才整齊。”
林蕭詳細地講解著刻字的要點,如何運刀,如何保證深度一致,如何處理筆畫的連接。
張富安聽得連連點頭,眼中全是敬佩。蕭哥這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懂這麼多門道?
說乾就乾!
張富安立刻找來了村裡幾個手藝最好的木匠,又挑選了上好的梨木。
林蕭親自指導,先從最常用的一百個字開始刻起。
這是一個極其考驗眼力和耐心的活計。
小小的木塊上,要刻出筆畫清晰、大小一致的反字,稍有不慎就可能刻壞。
幾個木匠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但在林蕭近乎苛刻的要求下,也是小心翼翼,額頭上很快就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張富安更是親自操刀,他本就手巧,又得了林蕭的指點,雖然一開始也刻壞了幾個,但很快就掌握了訣竅,速度和質量都上來了。
李德全則在一旁跑前跑後,一會兒送水,一會兒檢查木料,忙得不亦樂乎,臉上的興奮和期待怎麼也掩飾不住。
整整花了兩天時間,幾百個最常用的木活字終於被小心翼翼地刻製了出來,密密麻麻地擺放在一個個小格子裡。
“好了,試試看。”林蕭拿起一個特製的、帶有邊框的淺木盤,這就是用來排版的字盤。
他從格子裡揀出“青”、“山”、“村”、“好”四個字,按照順序放進字盤,又用小木條塞緊縫隙,確保活字不會晃動。
“刷墨。”
張富安連忙小心地用一把小刷子,蘸上墨汁,均勻地塗抹在字麵上。
“拿紙來。”
李德全屏住呼吸,雙手捧著一張雪白的竹紙,輕輕地覆蓋在字盤上。
“壓!”
林蕭找來一塊平整的木板,均勻地用力壓在紙上。
所有人都緊張地看著,連呼吸都放輕了。
片刻後,林蕭拿開木板,輕輕揭開紙張。
四個烏黑、清晰、方方正正的大字,赫然出現在雪白的紙上——青山村好!
字跡清晰,墨色均勻,比起手抄,不知道要工整漂亮多少倍!
“成……成功了!”張富安激動地叫了起來。
李德全更是激動得渾身顫抖,他一把搶過那張紙,翻來覆去地看,嘴唇哆嗦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林蕭沒有停下,他迅速將字盤裡的字拆下,放回格子裡,又重新挑選了《三字經》開頭的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排好,刷墨,覆紙,按壓。
很快,又一張印著清晰字跡的紙張出現在眾人麵前。
接著是第三張,第四張……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同樣的四句話,就被印了十幾張!速度之快,簡直駭人聽聞!
看著那一張張雪白紙張上印出的整齊字跡,看著林蕭如同變戲法般快速地更換字模,李德全再也控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和震撼。
他猛地後退兩步,然後“噗通”一聲,朝著林蕭跪了下來!
“林蕭哥!”李德全老淚縱橫,聲音哽咽,額頭重重地磕在地上,“您……您這是……這是利在千秋的大功德啊!有了這紙,有了這活字印刷,天下寒門子弟,都有望讀書識字了!這是……這是要改變天下的神技啊!”
張富安和其他幾個木匠也被眼前的一幕和李德全的話深深震撼,他們看著那些印出來的字,再看看林蕭,眼神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敬畏和狂熱,也跟著跪了下去。
他們或許不懂什麼“利在千秋”,但他們親眼見證了這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親手造出了能讓書籍快速印出來的東西!
他們知道,這東西,絕對是驚天動地的大寶貝!
林蕭坦然受了他們一拜,他知道這活字印刷術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麼。
他上前扶起李德全:“德全叔,快起來。這東西造出來,就是要用的。接下來,咱們要儘快組織人手,刻出更多的常用字,至少要刻三千個常用字。同時,要建一個專門的印刷作坊,培養一批懂得排版、印刷的工匠。”
“書籍的事情,不能再等了。”林蕭看著李德全,目光堅定,“我要儘快讓青麟郡的孩子們,都能拿到嶄新的、便宜的書本!”
“是!是!”李德全連連點頭,擦了把眼淚,隻覺得渾身充滿了使不完的勁兒,“林蕭哥放心!這事兒,保證給您辦得妥妥帖帖!”
說完,李德全不再停留,轉身就朝著村公所的方向快步走去。
他要立刻召集人手,安排場地,這關乎無數孩子未來的大事,一刻也不能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