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男人平鋪直敘的兩個問句,一下子打斷了顧采薇的思緒。
她頎長的睫毛閃了閃,緊接著脫口而出。
“上個月九號營業,周末無休,截止到月末三十一號,營業時長一共二十二天。”
“日均流水大概維持在2500元左右,拋去其他費用毛利率57,算下來的淨利潤是31350元。”
“整體聽起來雖然不算多,但態勢很棒,我們店的營業額一直保持著上升曲線!”
聊起解憂咖啡的數據和收入時,顧采薇不僅十分專業,熟悉到甚至可以不假思索,信手拈來。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自從當上了一店之主,顧采薇不知不覺間已經學會了精打細算。
“對嘛~”
周明遠一聽這個數字,忍不住嘴角輕輕勾起。
“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個月,我們三個人加在一起賺三萬多。”
“財大的創業基金能給到多少錢?”
“你們說怎麼經營更劃算?”
“”
這下好像壓根就不需要對比了。
顧采薇咬了下嘴唇,扭頭望向身邊恍然大悟的閨蜜,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你說的有道理誒!”
另外一邊的黎芝瞪大眼睛,用力點頭。
短發少女沒有像顧采薇那樣,計算成本和投入產出比,認真思考整個咖啡店的走向。
以及有沒有必要去用這個所謂的“互聯網元素”噱頭,拚一個虛無縹緲的未知基金。
“好像拿到創業基金有幾十萬呢~”
法學生黎芝隻是簡簡單單的,把兩個數字拿到天平上做了個對比。
“和南湖大學一樣,也給批了同樣的專項扶持基金,五十萬。”
顧采薇補充了一句。
“那還有什麼糾結的,就試試他的思路唄?”
一邊是五十萬政策扶持,一邊是三萬血汗錢。
黎芝根本沒怎麼思考,瞬間就跟周明遠站到了同一陣營。
“可是”
顧采薇上半身靠在小沙發裡,單手抵著下頜,還在遲疑。
“你們有沒有想過最壞的情況,比如我們既沒有拿到校方的創業政策支持,又沒有控製好成本,拉新免費導致用戶指數級增長”
她停頓一下,視線掃向坐在對麵笑吟吟的周明遠。
“最後全部免費,甚至貼錢做咖啡,爆倉了怎麼辦?”
“怎麼辦!”
不得不說,在周明遠嫻熟的畫餅功夫下,顧采薇依然能保持沉著冷靜,持續思考,擁有著基本的底線思維,絕對和從小到大的教育分不開。
她完全沒有被空中若隱若現的五十萬衝昏頭腦。
贏了什麼都好說,可是輸了呢?
輸了怎麼辦?
“放心吧。”
迎著顧采薇熾熱的視線,男人咧嘴一笑,雙手攤開說道。
“就算沒有被評到優質創新項目,拿不到政策支持,中間互聯網補貼的損失我給大家兜底。”
“總而言之,不會讓咱們小團體的第一次創業中道崩阻啦。”
周明遠抱起胳膊,語氣中滿是自信。
“你怎麼兜?拿什麼兜?賺到錢你就飄啦!當自己是天使投資人?錢哪有這麼燒的?”
“就算最近行情好,你股市賺到了不少錢,可這明明就是個無底洞”
“不行,我覺得風險係數太大了,不行。”
冰雪聰明的顧采薇立馬坐直了身子,柳眉蹙起,連珠炮也似的反駁道。
國人最喜歡的是什麼事?
占便宜。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
但凡有家店開業做免費活動,彆管它是什麼店,排成長隊絕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更彆說自家的解憂咖啡店,本來在做工口味用料方麵都算得上不錯了。
這要是拉新免費旗號打出去,還不知道要虧損多少。
這是賭,賭加入互聯網元素的解憂咖啡,能在眾多創業項目裡麵殺出重圍。
顧采薇可沒那麼多底氣。
況且,她空餘時間從來沒耽誤看盤,對整個十月的大漲行情一清二楚。
周明遠能這麼說,在股市絕對吃了個大飽!
可即使這樣,她也不願意讓周明遠用自己的錢,來堵三個人的財務窟窿。
實打實的真金白銀這麼花,她也心疼。
畢竟大家是開實體店,又不是跑來做慈善。
“嗯,薇薇說的也不無道理”
黎芝雙手捧著暖和和的紅茶點頭,像極了一根晃來晃去的牆頭草。
這是一番保守派和維新派關於決策的對話。
人微言輕的小股東反複橫跳,保持中立。
“不是,薇薇你理解錯了。”
兩人先後發表過看法後,周明遠笑眯眯接過話頭,耐心解釋道。
“我不是說要用自己的錢給用戶兜底,這成什麼了?我有這麼蠢嗎?”
“切。”
顧采薇聞言輕哼一聲,櫻唇輕輕抿成道細線,翻了個白眼。
“要想不賠錢賺吆喝,我們肯定要用科學的製度兜底才行。”
周明遠把椅子往前拉了拉,整個人靠近。
“我就拿【新用戶,免費喝】這個策略來舉例。”
“首先,這個a需要用戶用手機號注冊,即可得到一張免費飲品券。”
“這個券是2127元,剛好能做到覆蓋我們店裡的所有飲品。”
“嗯嗯。”
顧采薇妙目流轉,聽得十分認真。
“這個月我們店就接入外賣渠道了吧?”
說到一半,周明遠突然岔開話題。
“對,在你和學姐們天天唱歌的時候,已經和美團餓了麼都談好了。”
顧采薇再次點了點頭,語氣微妙。
“沒錯,我們要調整的就是外賣政策。”
周明遠笑著補充道:“把全場外賣起送價格調整到30元以上,一杯飲品是達不到外賣起送標準的。”
“這時,用戶就需要花費6元運費。”
“由於第一單飲品免費,相當於6元換一杯飲品,用戶會覺得很劃算,有購買需求的人一定會把這張免費優惠券用掉的。”
“人性如此,占便宜嘛,很合理吧?”
“”
顧采薇和黎芝對視一眼,兩人都沒否認。
“所以他們會麵臨兩種選擇。”
“一是湊單,配一些店裡其他的小物件,比如幾塊錢的堅果零食之類的。”
“二是和朋友一塊買,這就又涉及到下一次的分享拉新裂變。”
“這時,用戶通過a,就完成了購買咖啡的初次體驗。”
周明遠簡單描述了一遍未來場景。
坐在對麵的顧采薇眼睛亮了起來,她幾乎一點就通,一下就領悟到了對方的思路和布局。
“接下來是留存。”
男人沒有絲毫停頓,繼續說道。
“如何留存住這些客戶,讓他們產生二次消費,並成為解憂咖啡的忠實用戶呢?”
“我的解法是充值咖啡錢包。”
“咱們咖啡店裡產品的定價分三個檔,21元、24元、27元。”
“設置充2贈1,充5贈5,充7贈6等等檔位。”
“我給你們算一下成本哈。”
說著說著,周明遠站起身來,跑到店鋪前台要了一張白紙和簽字筆,走回二人麵前。
他刷刷刷,在紙上做起了簡單的四則運算。
“充2贈1的情況是這樣:比如單人購買,每次不拚單,單次購買一杯咖啡(外送)的購買成本是20元、22元、24元。”
“如果兩人aa製拚單購買,單杯咖啡(外送)的購買成本是14元、16元、18元。”
“然後是充5贈5。”
“如果單人購買,每次不拚單,單次購買一杯咖啡(外送)的購買成本是165元、18元、195元。”
“如果兩人aa製拚單購買,單杯咖啡(外送)的購買成本是105元、12元、135元。所以,按著這個購買成本來算,充的多更劃算,拚單更劃算。”
“雖然說還是擺脫不掉燒錢本質,但你這麼操作好像真的省了不少成本,有點可行性。”
一番計算過後,意識到什麼的顧采薇立刻瞪大眼睛。
周明遠這麼一通設計,的確比她想象的要複雜多了。
加入了互聯網元素後,這款還沒正式投入使用的解憂咖啡a,仿佛從價格、產品規則上就開始教育顧客。
你要多次購買,你要拉新用戶一起多次購買。
多買多省錢!
除了首次購買,第一杯免費的拉新政策外。
為了提高用戶分享的頻次,解憂咖啡還做了半價折扣券和體驗劵,來讓老用戶進行肆無忌憚的拉新。
其活動背後的套路也並不複雜,就是讓消費者覺得非常實惠,從而讓消費者對解憂咖啡產生持續性消費行為。
“那當然,唔這就是互聯網思維。”
周明遠把麵前最後一塊小蛋糕塞進嘴裡,眯起眼睛。
互聯網思維嗎?
耳朵裡跳進一個相對陌生的詞語,顧采薇心頭仿佛撥雲見日,突然意識到這中間究竟存在著什麼差異。
降低獲客成本——拉新。
更短時間內促成轉化——促活。
延長用戶的使用時間——留存。
提升消費頻率——變現。
平台鏈接著廣大用戶,平台才是真正的創新。
咖啡店從零到一這麼長時間,顧采薇並不是沒有研究過其他咖啡店。
優惠也好,拉新也好,朋友圈裂變也好,對於咖啡店來說,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操作手法。
哪怕是全無商業經驗的純小白萌新,也知道開業前幾天應該搞一次大酬賓。
可為咖啡店專門弄一款a這個想法,簡直太厲害了!
顧采薇越想越神奇。
實體店搞的活動再多,優惠力度再大,恐怕也就是經過門口的路人們口耳相傳。
能看到的用戶有限,能被傳出去的次數有限,傳播力度也同樣有限。
所以才會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說法存在。
可加入了互聯網元素之後呢?
依托這款解憂咖啡a,全都變得不一樣了!
顧采薇幾乎可以預見到,以後每次搞活動,a都可以不分時間地點次數的推送給所有用戶。
用戶鏈接用戶,用戶裂變用戶,最終回到平台上來消費。
這簡直太奇妙了!
周明遠之前的簡單描述,的確讓顧采薇將信將疑。
她抱有相當程度上的糾結,不知道該不該轉換固有營業方式,去拚虛無縹緲的創新概率。
可經過男人這麼一番長篇大論,外加親自上紙筆計算,此刻的顧采薇反倒覺得
互聯網元素似乎可行。
可行歸可行,她還是有問題的。
“那你說,如果咖啡店到了承載極限怎麼辦?”
顧采薇眨了眨眼睛,眸子裡滿是好奇:“因為互聯網平台是沒有上限的,用戶越攢越多,想要兌換權益的人也會加倍。”
“假如你留存做得好,拉新效果又很棒,我們店裡就這麼大規模,怎麼忙得過來?”
金融少女提出了振聾發聵的問句。
“問得好。”
周明遠笑著說道。
“解憂咖啡到了承載極限,說明什麼?”
“至少說明我們這個模式已經跑通了,驗證可行。”
“那就沿用現在的方式,繼續開分店。”
“無非就是優化一下供應鏈,有了平台起碼不用操心客源,優惠券還可以通用,對不對?”
“”
顧采薇舉著杯子的右手停了下來。
開分店?
她想了幾秒,繼續追問道:“你確定開一家分店,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一家解決不了,那就再開啊。”
“兩家,三家,好多家!”
周明遠始終是一副笑吟吟的樣子,不慌不忙,情緒穩定極了。
“你說的輕巧,一家又一家,現在手上隻有三萬,我們哪來那麼多錢開店?”
顧采薇用胳膊頂了頂身邊發呆的閨蜜,提高聲音問道。
“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
黎芝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隻要模式跑通了,盈利模型證明可行,我們還用發愁沒錢開店嗎?”
周明遠雙手在空中畫了個大大的圈,神采奕奕。
“資本也不是瞎子,格局放大一點。”
“你什麼意思?”
顧采薇又一次把寫滿數字的白紙拽到麵前,口中嘀咕個不停。
“字麵意思。”
“”
其實顧采薇聽懂了。
假如解憂咖啡成功加入了互聯網元素,模式證明可行,短時間內湧入大量用戶
甚至一家店,兩家店,幾家店都無法消化乾淨。
那麼傳說中的資本聞風而來,感興趣過來投資談合作,恐怕隻是時間問題。
可這麼乾下去,解憂咖啡還是一家普通的咖啡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