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彙報之前,周明遠看著青澀的創業者校友們滔滔不絕,心中竟然產生了一絲波瀾。
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前世的許多第一次。
第一次考核,第一次轉正,第一次對談投資人,第一次創業,第一次路演
那時候的他,像極了麵前的學生創業者。
沒有資源,沒有人脈,隻抱著一腔孤勇。
他登台之後,台下的觀眾席立馬躁動起來,有人交頭接耳,小聲討論。
“解憂傳媒!這哥們有點東西的。”
“聽說他是杜佳諾的老板,拉著她賺了好多錢!”
“有點麵熟啊”
“當然麵熟!前幾天的迎新晚會,他唱歌那條視頻被發到官博去了,好多人轉!”
這些低語,很快被漸暗的燈光吞沒。
舞台中央,周明遠直直站定。
投影亮起,幻燈片第一頁乾淨有力地出現。
【用內容,連接更廣闊的青春。】
他輕輕舉起話筒,聲音沉穩清晰,眉眼間給人洗淨學生氣的感覺。
“各位領導好,我是【解憂傳媒】的創始人,周明遠。”
“今天站在這裡,與其說是推銷或者彙報項目情況,其實我更想做一名講述者。”
“講講我們解憂傳媒如何從一間門麵房,走到現在的台前。”
t頁麵翻過一頁,上麵顯示著【初心與現實】五個大字。
“【解憂傳媒】的,是法學院閒置已久的模擬法庭,庫房的老電腦,一個剪輯軟件。”
“我們團隊的第一期內容,是一條拍攝學校百團大戰招新的舞蹈視頻。”
“原視頻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我還記得當時有人在現場發出感慨,說台上跳舞的學姐很像某位明星。”
“那時候我就在想,要不然把她和那位明星剪在一起試試呢?”
“說不定通過我們的剪輯可以傳遞情緒,哪怕隻是普通人的情緒,但也足夠真實。”
“結果,那條視頻莫名其妙火上了熱搜。”
說到這裡,周明遠笑了笑。
“不僅給學姐帶來了十五萬粉絲的自然增長,她也和我們解憂傳媒結下了不解之緣。”
“截至目前,我們已有簽約校園創作者27人,內容小組6個,涵蓋直播、短視頻、音樂、科普、訪談等多個方向。”
“平台累計粉絲量突破百萬。”
t頁麵切換,動態圖表清晰呈現兩個月來各平台粉絲數的增長斜率。
視線停留在頁麵半晌,評委韓澤濤好奇心大起,忍不住抬了抬眉毛,向身邊的工作人員小聲問道。
“參評選手提供的這些數據,你們去核實了嗎?”
“都核實過,平台後台也截圖存檔了。”
韓澤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幾秒鐘後,他按下麥克風開口問道。
“這麼誇張的數據增長是買的流量嗎?”
“當然不是。”
周明遠立即回應,語氣斬釘截鐵。
“我們的一切自然增長,都基於平台推薦邏輯與剪輯後的二次傳播。”
“有數據模型嗎?”
韓澤濤抱起胳膊,發問突然專業起來。
“有的。”
周明遠點點頭。
下一頁t展開,寫著【模式解構與商業實踐】幾個字。
後麵跟著一張內容熱度分析圖。
標注著視頻時長,轉評比,播放完成度與爆款關鍵詞。
台下不少院領導頻頻點頭。
顯然,解憂傳媒的項目完成度和數據把控能力,早已遠超學生項目層次。
“至於解憂傳媒的商業實踐,主要立足於多頻道內容運營體係。”
“從起號的內容策劃開始,提供拍攝、劇本等技術支持,再建議達人選擇流量平台分發,最後回到商業變現環節。”
“實現內容和商業的全流程閉環。”
周明遠停頓幾秒,畫麵裡跳出解憂傳媒堪稱驚人的流水分析。
台下所有的觀眾,齊齊瞪大了眼睛。
光是那位藝名uno的簽約達人,就給解憂傳媒帶來了日流水二十幾萬的貢獻!
數據像一根橫衝直撞的大陽線,直直戳到人心裡麵。
你管這叫大學生創業?
韓澤濤揉了揉眼睛,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問些什麼好。
他帶了大半輩子學生,從來沒見過這麼誇張的創業收益。
要知道,解憂傳媒從創立到現在,滿打滿算也沒到兩個月!
有這張圖在,周明遠根本不用說什麼漂亮話。
哪怕他抱著胳膊一言不發站在台上裝逼,明眼人也看得出來,完全能把其他項目當做路邊一腳踢死。
理由很簡單。
和周明遠同台彙報的這麼多競爭對手,全部加在一起的總收益,甚至比不上杜佳諾跟鬥魚商定的簽字費。
完全不是一個維度,怎麼打?
“這還有必要往下看嗎?”
台下,幾位院領導早就開始咬起了耳朵,小聲說道。
“小周,你的彙報已經很完善了,有規劃,有設計,有創新,也有盈利模式。”
校長張金林輕咳一聲,第一次按下麥克風,示意周明遠暫停。
“比起其他的創業項目,解憂傳媒的現金流相當健康,而且很容易複製成功經驗,進一步擴大規模。”
“你有沒有思考過,你們目前麵臨的最大阻礙是什麼?”
周明遠目光如炬:“辦公地點,設備,還有背書。”
全場寂靜了一秒。
“背書?”
校長笑了起來:“說得具體些。”
“我們想追求更高質量的內容,但在政策,資金,辦公場地調配上,還是會麵臨很多難以爭取的限製,需要校方支持。”
“目前我們團隊運作極為分散,由於客觀原因限製,簽約達人居家辦公,公司員工還在用自己的設備拍素材。”
“我們缺設備,缺場地,也缺人才,但更缺一份肯定。”
周明遠提高聲音,繼續說道:“有了學校的支持和背書,我們才能打造出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的平台。”
“方便下一步繼續擴大規模,向江城各大高校進行業務拓展,形成進一步吸納畢業生就業的良性循環。”
周明遠鞠了一躬,示意自己發言完畢。
張金林推了推眼鏡,頷首道:“不錯。”
全場靜默一秒後,爆發出源源不斷的掌聲。
掌聲稍稍停息之後,主持人走上台總結:“謝謝周明遠同學的精彩展示。”
“從領導們的點評中我們可以看到,解憂傳媒不僅是一個創業嘗試,更是一種青年文化表達方式的探索。”
“下麵休會五分鐘,稍後宣布創業項目的各自得分。”
台下,沈雲容全程保持安靜,認認真真地聽著周明遠彙報。
她沒有記筆記。
當t第一頁跳出那句【連接更廣闊的青春】時,筆尖就已經頓住了。
周明遠的即興演講和台風,竟然比t的內容還要精彩。
每一句話,不疾不徐。
每個邏輯點,都準確落下。
每一個案例,都有數據支撐。
他在彙報中提到團隊成員,有感謝指導老師,有規劃平台未來,有預估商業價值
沈雲容自認為看了幾遍t和彙報材料,已經能猜到對方會怎麼表演。
可真正聽周明遠站在台前侃侃而談,她才發現完全是另外一種感覺。
這是有人親身主導,積極布局,深入思考“如何從零到一”的熱門行業探索實踐。
指導老師雙手抵在下頜附近,姿勢反倒像是用心聽講的旁聽生。
直到掌聲如雷般響起,全場爆發出一陣呼聲。
校長張金林當場宣布,為評分第一名【解憂傳媒】提供五十萬元專項基金。
不僅如此,還將安排解憂傳媒全體工作人員,正式入駐南湖產業園。
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對接支持。
沈雲容望著全場掌聲中心那個身影,想到自己竟然參與過材料和t的“指點”,心中莫名跟著激動起來。
“雲雲,你是真的要起飛了啊”
坐在身邊的青年講師對她擠了擠眼睛。
“哪有,不至於。”
“你這個指導老師當的也太舒服了,學生能力爆表,不但完全不用操心,沒準他還能名利雙收帶你飛!”
“你看吧,接下來學校政策資源全力往上推,項目本身又足夠優質,根本猜不到最終會走到哪裡。”
青年講師羨慕地吸了口氣:“什麼時候我也有這樣的學生啊”
台下的各個角落,其他創業者的反應也不儘相同。
“我靠”
小樂學習的領隊劉誌超,看到周明遠的t之後,下意識地抓了抓後腦勺,手心不禁有些出汗。
坐在他旁邊的團隊成員低聲說:“劉哥這他媽也太專業了!”
“是對比起來我們像小孩子一樣。”
劉誌超苦笑著:“人家是真的在創業,我們頂多算個課外項目。”
“但我們是真的想做事啊!”
“這麼說那人家格局就更高了,用內容連接更廣闊的青春,我們是什麼好好學習?”
他們的語氣倒不像是嫉妒,隻體現著一點點失落,一股實實在在的落差感。
再往後排一點,【橙子鋪】的那對情侶並肩坐在一起。
女生小聲問:“你覺得我們還要堅持嗎?”
男生回頭望著那還未熄滅的led屏幕,久久才說:“要不還是算了。”
“下次創業,咱們開始學數據分析,至少也建個二維碼後台。”
對方點頭,仿佛下一秒就能重頭開始。
最角落處,【指間物語】的手工藝人店主岑翠竹抱著自己的布藝包,手指一下一下地卷著包角的流蘇。
她的心血是藝術品沒錯。
可今天她突然明白,所謂做內容,並不意味著自己要一個人在角落裡,埋頭苦乾。
如果能和那樣的團隊合作
用更科學合理的方式,講述手工藝背後的故事。
是不是自己的作品,就能讓更多人看見?
岑翠竹猶豫幾秒,翻出手機,悄悄截圖了解憂傳媒的官方郵箱。
而在觀眾席中間最後一排的位置,鄧原大半個身子靠在椅子上,翹著腿欣賞著周明遠的講解。
他的表情一開始還算鎮定。
但當台上周明遠把杜佳諾的單幀對比照片,放到大屏幕上時,他臉上的笑意一點點收斂了。
掌聲第一次響起的時候,他不屑一顧。
第二次掌聲更響,他翹著的右腿依舊在上下抖動。
直到最後。
張金林拍板宣布【解憂傳媒】的最佳評分,同時獲得五十萬元專項創業基金和入駐南湖產業園資格時,他整個人直直愣在原地。
他不是沒料到,學校會支持這個項目。
因為解憂傳媒有杜佳諾,諾諾她又確實是隻金鳳凰,超級能賺錢。
可他沒想到,學校會支持得這麼乾脆,這麼直接。
都不需要等市裡審批,當場就拍板了?
“鄧哥,沒事的。”
佳緣傳媒運營湊到他耳邊。
“先贏不算贏,趙雪她們幾個不也都陸續開播了嗎?”
“回頭我們也一樣能賺錢。”
鄧原沒說話,隻是慢慢地將身子靠在椅背上,指尖反複摩挲著大腿邊上的西裝褶皺。
他腦中閃過許多片段。
那通奇奇怪怪的電話;令人震驚的高額簽字費;首播當天各大主播聞風而來的打賞
以及,杜佳諾質問自己的蹙眉側臉。
提起對未來負責時,她是那樣義無反顧,那樣斬釘截鐵。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的投身創業,自己的心血來潮,自己的默默付出,乃至家裡支持的三十萬。
所有的所有,在周明遠麵前,仿佛都顯得不值一提。
聽了對方的彙報,他才驚覺對方的一切操作,都是前後聯通,自成體係的。
舞台上,周明遠站在聚光燈下,在掌聲中鞠躬謝幕。
那一刻,鄧原垂著眸子,目光黯淡。
他發現杜佳諾的評價,竟然一點都沒錯。
人是招到了沒錯,可三十萬到現在都沒折騰出什麼水花。
自己終究還是小看了創業。
【公司怎麼運營,直播有什麼技巧,數據分析從哪裡開始,合同條款如何才能保障雙方權益?】
【你懂嗎?你一點都不懂。】
心儀女孩的質問像極了洪鐘大呂,在鄧原心頭反複回蕩。
他沒有轉身離場,也沒有再評論一句話,隻是一直盯著那束燈光緩緩熄滅的地方,眼神深得像看不見底。
沒有人發現,這一刻,他已經在心中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