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
林中苗民由不同方向彙入蜿蜒小路。
漫山遍野,無論是否看得見山頭,都有青苗苗民在等候。
主路方向,數千背著火槍的苗民們,全部列成四隊,分彆立在路的兩側。
轟!
戰鼓聲又一次響起。
驚天動地。
整個青苗,今日幾乎傾巢而出。
漫山遍野!
皆有青苗身影。
在泥土路的另外一邊,也是外麵進入芭龍古寨的方向,這裡赫然有著一批府衙人和武防。
而武防領隊的,竟然是阿塵認識的雷戰。
隻是這個時候沒人去注意他們,也不會管他們。
因為在他們的那個方向,青苗巴郎古寨上千精壯兒郎正策馬飛奔而來。
他們腰彆苗刀,在他們寨主的統領下正朝這邊來了。
不僅如此,隨著慕阿塵和阿沫的出現,各個方向的苗郎們都在朝這邊彙集。
然
轟!
轟轟!!
最震撼的,莫過於山尖之上,那被吹響的號角聲。
號角聲聲震雲霄!
地麵,馬蹄聲聲震大地。
縱然隔著一定的距離,那回蕩在青苗上空的號角
響亮而持久。
氣勢且恢宏。
這一次,青苗上萬兒郎,儘數而出!
阿婆、嬢嬢、阿妹們悉數到場。
其場麵,並不輸給去年在雀東寨那邊舉行的踩鼓節。
因為這有節奏的號角聲從未停歇,似乎在催人奮勇而進。
遠處的雷戰他們,看得頭皮一陣發麻,他們第一時間就把這邊的場景往上報。
而芭龍古寨方向
隨著慕阿塵和阿沫的靠近
砰砰砰!!
苗民們解下扛在肩上的火槍,集體朝天開槍。
苗家八大豺狼,除不在苗疆阿麟,其餘幾人儘數到場。
他們全部歸位,立於未來苗王身後。
司衛也出現了幾支,這是不常見的。
青苗這邊,總寨主親率百名寨主已然立於芭龍古寨寨口。
阿塵反手握著苗刀刀柄,攜阿沫闊步而出。
每走幾步,火槍都在鳴響。
苗家十二支係,雖然都有火槍,但如今
隻有芭龍古寨的火槍是合法的,自那份文件下來之後,這座古寨的火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在“陽光下”使用了。
從古至今,火槍都是這個寨子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不能丟棄的重要物件。
對他們來說,火槍不止是一個武器,還是先祖智慧的延續、生活方式的傳承。
持槍的規矩代代相傳,這承載了世代苗民對祖先的敬畏之情。
他們不僅用於保護寨子,也是最神聖的象征。
而這個古寨的火槍以此等規模出現的次數,少之又少。
因為在他們看來,如此龐大的陣營,不是誰都有資格得到他們相迎的。
這一次,他們苗家未來苗王攜當今聖女親臨,這是青苗最聖潔的事。
盼了這麼久,青苗終於等到了
寨口!
轟!
慕阿塵和阿沫她們一到,在那嘹亮的號角聲中,又是一道戰鼓聲。
天地之間,不斷回蕩。
但是最矚目的,除了未來苗王慕阿塵外,還有一人
此刻,古寨之中,級彆最高的兩位阿婆,親率青苗最漂亮的那一批阿妹出現了。
她們手捧大竹盤。
神情嚴肅。
竹盤之中,是苗服!
苗家當今聖女的盛裝。
聖女裝。
青苗一直都準備著,隻等聖女定婚之後到來。
一年前,她們原本是想著把聖女娶到青苗的,但是未來苗王出現了,他們知道不能再有彆的想法了。
聖女是天定,她的婚姻,也是天命而定。
此刻,青苗阿婆和嬢嬢們,親手給她們苗家聖女穿上聖女盛裝。
也是在這一刻
上萬苗眾,無論是何處位置的,全部微微欠身。
就連阿塵,也是依照他們的禮節,移步,將手搭在左胸,衝聖女微微欠身。
此時,正在穿聖女盛裝的,不僅僅是他慕阿塵的結發妻子,她還是當今聖女,苗家最聖潔的聖女。
即便是阿塵,也不可在如此肅穆的情形下,冒犯她。
很快,聖女裝穿戴完畢。
聖女阿沫,渾然變了一種氣勢
她,更美了!
青苗阿婆衝阿塵招手,阿塵上前,阿婆便將聖女的手放在阿塵手中。
之後
轟轟轟!
連續三聲更為驚雷的戰鼓聲轟隆而起,號角更為嘹亮。
居住在青苗的二族老和阿婆在側引路。
阿塵攜阿沫正式進入芭龍古寨。
砰砰砰!
火槍聲砰砰而起。
阿塵霸氣。
阿沫更是
在阿沫的身後,五名青苗最美阿妹為其托起聖女裝裙尾。
阿塵和阿沫每走一步,列隊而立於寨中的兒郎們便會取下扛在肩上的火槍
朝天打響!
以最高禮儀來迎接他們苗家未來苗王和聖女。
整座古寨,此刻異常的嚴肅。
而嚴肅之中,又帶著濃濃的喜慶。
待阿塵攜阿沫在二族老和阿婆的引領下來到祠堂前方,阿塵停下了!
總寨主楊阿祁雙手托著一個托盤肅然而來。
托盤之中有一把鐮刀,此鐮刀意義非凡。
二族老取出鐮刀。
阿塵俯身。
之後
二族老親手給阿塵剃頭,在芭龍
鐮刀剃頭,火槍迎客!
但阿塵不是客,他是主,隻是他身份極為特殊。
今日他以苗家未來苗王的身份而來,得依俗禮。
因為芭龍男人非常重視他們的發簪,發簪在苗語中,稱為:戶棍!
戶棍是苗郎們裝束中最重要的性彆標誌。
成年禮上,得以長輩以鐮刀剃頭。
剃掉頭部四周大部分的頭發,僅留中部盤發為鬏(iiu)髻(ii),並終生保持這種發式。
據說,這是祖先傳下來的。
但阿塵是未來苗王,他不能單純地剃一個支係的發式。
所以二族老隻是象征性給他剃了一丁點。
然後由等在旁邊的嬢嬢們雙手捧過他們苗家未來苗王的那一縷發絲,用黑布縫包起來。
青苗嬢嬢們的苗婦裝極為精美,她們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繡圖案,配以銀項圈和手鐲,十分的耀人眼目。
發絲布包縫製完畢,由二族老親手送入祠堂,懸於正中。
之後
不是那麼繁瑣的俗禮!
阿塵他們移步到上一任聖女祠堂,這邊就繁瑣了。
阿沫依照苗家那不可怠慢的苗禮,虔誠地祭拜。
這一次,是以阿沫為首,阿塵為輔相伴。
先聖女祠堂前,青苗萬民跪伏祭拜。
阿沫上香的那一瞬,也不知道她注意到沒有
先聖女雕像竟然在眾苗民叩拜的時候
眨了一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