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高晚秋是得了失心瘋麼?”
“調集近五十萬大軍,就是為了剿滅一支規模在三萬左右的叛軍?!”
燕國。
國都薊京城,
皇宮內。
看著剛剛送來的信報,
燕國女帝姬玉瑤的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無法理解!
不過是一夥叛賊,
高晚秋至於這麼大張旗鼓麼?
雖然前段時間,隨著黑山軍的覆滅,再加上洛京城中,明顯有著調兵遣將的跡象。
那個時候,
姬玉瑤就猜測,應該是齊國內部發生了叛亂。
但她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其中,
最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
還是高晚秋給出叛軍首領的招降條件。
一字並肩王、青州八百裡封地、世襲罔替、自置官吏,不納賦稅
當姬玉瑤看到這些內容的時候,
第一反應,
還以為是手下送來的假情報。
畢竟,
這種事情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根本不能理解,
一個正常人,身為皇帝,怎麼能許諾出這樣的條件?
明擺著是要送出一個國中之國。
最關鍵的是
這樣的條件,
叛軍居然還拒絕了?
他拒絕了?!!
這讓姬玉瑤一度有些懷疑人生,這些齊國人是否有些不正常。
這樣的條件你不答應,難道你真打算跟齊國百萬大軍正麵硬剛嗎?
彆說,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
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伸手扶著額頭,姬玉瑤都被氣笑了,都是什麼神人。
殿前,
突然有官員上前,眼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開口喊道:“陛下!“
“齊國空耗數十萬大軍圍剿區區叛軍,或許這正是大燕崛起的機會!”
“根據細作傳來的消息,鎮北軍被抽調的大半兵馬用以平叛,若此時派兵南下,趁其邊防空虛正是我大燕千載難逢之機!”
“而且,我軍還可以派遣細作,秘密聯絡韓子成,並給予一定的幫助,讓其儘可能的牽扯齊國大軍”
“荒謬!“
沒等對方說完,
直接被姬玉瑤打斷。
“你當真以為,那幾萬叛軍能翻出什麼浪花?”
“五十萬對三萬,就算那韓子成真是戰神轉世,又能周旋多長時間?”
“此刻插手,非但得不到好處,很可能會導致齊軍進攻燕國,憑借燕國現在的國力根本無法抵擋!”
不得不說,
趁著現在齊國北境防備空虛,
確實是燕國千載難逢的機會。
但是,
姬玉瑤並不認為,麵對齊國的強勢圍剿,韓子成能蹦躂太長時間。
到時候,
燕國貿然進攻,
這些年變法的成果,都將付諸東流。
與此同時。
陳國皇帝陳遠北,同樣在跟群臣商討此番北伐的可行性。
就在前不久,
陳遠北也收到了來自齊國的密信。
信中講述了近期,齊國境內發生的事情。
其中,
自然也包括韓子成的反叛,高晚秋調兵鎮壓以及詔安時所開出的條件。
跟姬玉瑤一開始的反應一樣,
看到那離譜的條件,
陳遠北甚至懷疑高晚秋是不是瘋了。
當然,
在得知韓子成拒絕時,
他已經在心中確定,這韓子成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
人家高晚秋都開出這種條件了,你說你還造反乾什麼?
直接答應後,
做個一字並肩王,難道不舒服麼?
還是你覺得,
你造反能有勝算?
至少,
在周邊各國的皇帝眼中,
都不認為,
韓子成能有獲勝的機會。
原因很簡單,
齊國現在可不是那種王朝末日,一副風雨飄搖,隨時都能傾覆的模樣。
相反,
如今的齊國,
國力如日中天!
百萬大軍,壓得周邊各國完全喘不上氣。
不然的話,
陳遠北表示,但凡齊國露出一點頹勢,自己早就親率大軍渡江北上了。
哪還用得著龜縮在這江南一隅之地。
“諸位愛卿,此番齊國境內發生叛亂,我軍是否可以趁此機會大舉北上?”
麵對陳遠北拋出的問題,
在場的諸位將領,
幾乎全部都在搖頭。
原因很簡單,
齊國雖然調動了幾十萬大軍,但鎮南軍可是一個人都沒動,尤其是合肥,更是像一顆釘子一樣,死死的紮在那裡。
讓陳國根本無法北上。
其實,
陳遠北之所以質疑要進攻合肥,
也跟地理位置有關。
彆看長江連綿上千裡,但實際上適合大軍渡河進攻的路線,總共隻有四個。
第一條,奪取四川,大軍沿長江上遊順江而下。
第二條,奪取南陽盆地,從襄陽經漢江南下。
第三條,奪取淮河一線,從淮陰過邗溝,或者是從合肥過巢湖,沿濡須水南下。
相反,
從南往北走,
也就隻有這幾條路線。
可偏偏合肥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左右分彆有大彆山和江淮丘陵為屏障,僅需數千兵馬,就能死死擋住陳國大軍的兵鋒,讓陳軍無法前進。
而且,
齊軍在占據合肥的情況下,
向東南可經昭關,抵達金陵上遊的渡口采石磯。
向西南可直入皖城,威脅金陵上遊與武昌郡。
也就是說,
隻要陳國控製合肥,
就可以依托強大的水軍,直接威脅齊國整個江淮防線,向西也可以聯合南宋,威脅荊襄、南陽乃至於齊國的京畿腹地。
但若是在齊國手中,
非但直接阻擋了陳國北伐的道路,
還可以隨時威脅陳國的都城。
所以,
曆代陳國帝王,
但凡有一點進取心,
都會想辦法爭奪合肥。
可偏偏,
齊國死死的將其拿捏在手中,根本不給半點機會。
“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看到眾多將領搖頭的畫麵,陳遠北不甘心的開口問道。
陳國丞相搖了搖頭:“陛下,合肥地勢易守難攻,繼續出兵也不過是空耗國力,除非”
看到對方停頓,
陳遠北眼眸一亮:“除非什麼?”
丞相無奈道:“除非齊國出現大亂,導致國力大幅衰弱,否則我們沒有半點機會。”
“至於這一次齊國境內的叛亂,依老臣看來,恐怕難以掀起什麼風浪。”
得到這樣的答案,
陳遠北無奈歎息道:“罷了罷了,繼續等待時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