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兩兄弟多少也能猜到李皓召他們的原因,知道這事肯定不得李皓喜歡。
因此在麵對李皓的時候,就完全的放下了架子,一幅低眉順眼的樣子。
李皓將這情形看在眼裡,說道「昨日母後把我叫了過去,說是在這深宮之中,都聽說了外朝的熱鬨,更提點朕要體恤朝臣。
隻是朕左思右想,也沒想到自己有何刻薄之處,所以才把兩位請進宮來,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王堃和王欽哪裡敢接話,畢竟這昨日進宮告狀的,就是他們倆。
一時間場麵就變得異常冷靜,兩人隻顧著坐在那,是一點都不敢動。
隻有李皓最是自在,端起慢慢的品起了茶。
故意晾了他們一下,讓他們分清楚誰是大小王後,李皓才繼續開口「有什麼心裡話就但說無妨,朕今日召你們來,就是想多聽聽你們的想法,畢竟咱們既是君臣,也是親戚。
就算你們說的不對,朕也是不會怪罪你們的。」
雖然有李皓的承諾,可兩人卻依舊是不敢亂說,畢竟皇帝說過的話,可不能全信,否則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可又不能不回話,因此在心中打好腹稿後,王堃說道「既然陛下問了,那臣便就鬥膽說上一說。
其實如今朝臣們並非是想為難陛下,隻是覺得這攤丁入畝之策,還需要再好好斟酌。
畢竟這丁稅之法自古有之,並一直在國家賦稅中所占頗多,若是如今輕易廢棄,之後再想要收上來,便是千難萬難。
尤其是陛下雄韜武略,立誌於要一統中原,這其中自然少不了財稅支持,朝臣們也是為了陛下,為了宿國才上的奏折。」
見王堃打著為自己好的理由,而避重就輕。
李皓乾脆就將計就計,說道「也是,朝中大臣都是朕的肱骨,想來這初心確實都是為了我大宿好。
隻可惜他們沒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朕為皇帝享萬民供奉,自然就當為萬民著想,以民為本。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這是天子之事,他們不懂也是正常的。」
王堃兄弟倆,聽到李皓這話,除了點頭附和,也沒有其他可說的,隻能乖乖的聽李皓繼續說。
「減免丁稅,確實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讓朝廷所征收的賦稅降低,但卻可造福萬民,所以這都是值得的。
而且丁稅製度本來就有弊端,富者田連阡陌,竟少丁差,貧民地無立錐,反多徭役,這本就是不正常的現象。
現如今取消丁稅,統一歸入到田稅之中,以田地多少來交稅,這樣田地多的人就多交些,田地少的就少交些,這對於所有人而言都公平。
我覺得朝臣們即使都願意為國分憂,對於這種事更應該理解支持,你們覺得對嗎?」
公平這個詞,從創出來之後就沒完全實現過,那些世家大族怎麼會把自己擺到跟一幫泥腿子的同等位置,去享受所謂的公平。
王堃自然也是不想的,可是有些話,即使大家是心知肚明,他卻也不好來宣之於口。
沉默了片刻之後,王堃說道「陛下所言有理,這番新政聽起來確實與國有利,但陛下縱橫沙場無往不勝,自是最明白這因地製宜的道理。
一個好的政策要想實施,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貿然的全麵推行,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這樣就辜負了陛下的好意。
要不就先選擇幾個地方實行,若是實行下來一切正常,再來大規模推廣也不遲。」
王堃打算先把這事給拖下來,反正這政策製定,具體到地方上,還是要人去辦的。
隻要在辦事的時候,把事情給辦差了,後續自然就有了理由來堵。
而且這樣還有個好處,就是能把影響降到最低,最多惹李皓生氣時,扔下幾顆人頭給李皓消下火就行。
這可比直接硬堵要強得多,畢竟要真是全麵實行時,再有人從中作梗,把影響鬨大。
那依王堃對於李皓的了解,到時掉的可就不是幾顆腦袋,就能結束的了。
王堃這話也算是正中下懷,本來李皓也沒打算要直接掀盤子。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無所得。
李皓深知這幫世家大族軟弱妥協的本質,先把胃口張的大大的,逼得他們退而求其次。
「你說的也是有理,那就這樣吧,先把所占褚國之地,做為攤丁入畝政策的施行地點。
其他地方就再等一等,看看具體結果再說。」
王堃和王欽兩人聽到這話,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這事聊過之後,兩人明顯就放鬆了許多,最後離開皇宮之時,臉上的笑意都快要溢出來了。
看著他們高興的背影,李皓把陳喜喊了過來,問道「褚地那裡安排好了嗎?」
陳喜回道「義學弟子都已經到位,開始勘察盛、黃、肅、棉等地,製作各地田畝的魚鱗冊,錦衣衛和當地所駐神機營都會參與協助。
另外關於各城官員的生平奏疏,錦衣衛也已經派人送了過來,陛下隨時可以查看。」
李皓搖了搖頭「十個官員九個貪,朕也沒期望自己手下都是賢人能士,隻要能把交代的事情辦好就行。
那些東西暫時留在錦衣衛,要是這次誰敢陽奉陰違,到時再一起清算吧。」
陳喜點頭應是,隨後便又恭敬的回去站著。
倒是李皓突然來了興趣,向著陳喜問道「你說,這回褚地的官員,大概敢瞞報多少田畝。」
陳喜沒有回答,畢竟這事有什麼好賭的。
說多了就是在隱射,大宿吏治**,說少了又違背本心,而且也顯得假。
「人心隔肚皮,這事奴婢哪裡能猜的到。」
李皓淡淡一笑,遠遠的眺望著褚地的方向,說道「是啊,人心難測,希望他們不要讓朕太失望。」
王堃和王欽兄弟倆,剛回到自家府上不久,就被人給找上門來。
本來他們倆阻止攤丁入畝的政策,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整個派係的事。
現如今那些關心此事的人,自然要來詢問清楚。
王堃主動說明了情況,告知了會先行在褚地試點,然後再根據結果來確認,是否要具體在全國實行。
隨後王堃就打住了話題,因為後麵的事,他就不會再摻和。
畢竟他們本來就地位超然,能幫著和李皓對話就不錯了,具體操作自然由其他人代勞。
那些人也明白這個道理,一番感激之後便離開了王府,到其他地方去商議具體要如何操作。
其中尤為重點的,就是怎麼在最大限度不觸怒李皓的前提下,把事情給辦砸,這就很需要水平了。
好在世家大族之中能人也多,很快就商量出了一套方案,並派人親自前往褚地督促實施,這速度甚至比李皓下達的聖旨都快。
但很可惜的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一直都在李皓的監視之下。
李皓就這麼忍了大半年,等到褚地稅賦送到都城的時候,李皓才開始準備發作。
不過在發作之前,李皓先把王堃從戶部尚書的位置上,給移
了出去。
畢竟這件事的爆發,最終肯定是要從戶部點燃的,李皓不能真的要了他的腦袋,否則王怡還不得跟自己拚命。
所以還是讓他們暫時遠離這場風暴中心,為此連帶著王欽一起,都被李皓給安排到了內閣中,專門負責行政體製的改革規劃。
宿國現在采用的是府、縣兩級的管理體製,麵對原先國土麵積不大的情況,倒是沒什麼問題。
但如今拿下了祁國和褚國的半壁江山,甚至未來還會有更多國土被納入進來。
那兩級的性質體製就不能滿足要求了,畢竟讓中央直轄的府過多,會嚴重影響管理效率。
重新劃分成省、府、縣三級,是後續必然要經過的。
而對於這件事,朝臣們的意見也是相當統一的選擇了讚成,畢竟這是新增了一級衙門,能多出多少官位來。
擋人前程可就是殺人父母,誰敢做這個惡人。
王堃兄弟倆對於此事也是極為積極的,畢竟官位多了,之後王家子弟日後出仕的機會也會更大。
等他們倆興衝衝離開不久,各地核準的賦稅賬冊就陸陸續續的送到了朝中。
李皓特意選了個黃道吉日,在殿上向著新任戶部尚書施朗詢問,褚地的賦稅情況。
「褚國今歲送入朝中的賦稅,比起往年來,可是要差上一些,不知這是為何?」
施朗回道「陛下,其實褚地上繳的地稅並不差,甚至相比於往年還要高些,隻是因為丁稅被陛下減免,所以在總數上才會有所降低。
不過念在這是新政實施的第一年,褚地官員尚不習慣,臣認為也是情有可原。」
施朗這幫人,並沒有打算要弄出什麼虧空來,畢竟這樣太低估李皓的智慧。
而是想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告訴李皓,攤丁入畝對於朝廷的賦稅征收並無好處,反而是要徒費力氣,以此來慢慢磨掉李皓的決心。
可李皓能上他們這個當,直接問道「是嘛,那按照你所說的,這些賬冊所寫都完全屬實,並沒有任何造假吧。」
施朗被李皓的問題給問懵了,一時間竟不知是要怎麼回答。
李皓也沒著急發難,而是又給了施朗一個機會,畢竟這家夥是新提上來不久,給王堃擋災的,要是有悔改之心,李皓不介意饒他一命。
同時那幫老臣一個回頭是岸的機會,畢竟這裡麵有不少是從李皓初為太子,就投靠過來的太子黨。
「縱觀以往數年,這賬冊作假之事並非沒有,朕提出這攤丁入畝,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不認為會比往年更差。
所以朕想讓你再看一看,可千萬不能算錯,否則耽誤國家大事,就不好了。」
施朗聽到這話,覺得李皓就是意有所指,可是他不能退,畢竟他代表的不是自己一個人。
當即回道「這賬冊經過戶部演算核驗,並未從中發現有何錯處,還請陛下明鑒。」
李皓拉低了語氣,盯著施朗問道「真的沒有?」
這回施朗感受到了更重的壓力,一時間有些開始動搖。
最終退了一步,說道「這人算終究可能會有疏漏,尤其是這段時間戶部事務繁忙,若是陛下能再給幾天時間,臣想親自帶人再核驗一遍。」
「好,朕就再給你五日時間。」
李皓給出了期限之後,便選擇了退朝。
施朗回到了戶部,第一時間就重新找人來核算賬冊,務必保證賬冊自己不要出問題。
雖然這些賬冊反應的不是褚地的實際情況,可得保證禁得起查。
到了晚上,又是一幫人齊聚在施朗府上,討論著今日朝會上,
李皓想要表達的意思。
是真的知道了什麼,還是在詐他們,然後他們又要做什麼。
隻可惜也是眾說紛紜,最終也沒能讓施朗醒悟過來,畢竟財帛動人心。
這中間李皓沒再過問,直等到五日期限一到,李皓才又問出了同樣的問題「這賬冊是否有誤?」
施朗回道「經過臣再三核驗,褚地賦稅並無錯漏。」
李皓聞言感歎他們是自作孽不可活,隨後便對著陳喜揮了揮手。
陳喜得了指示,立馬就對著殿外喊了句「把東西都給搬進來。」
隻見兩個大箱子在殿外力士的搬運下,被放到了朝臣們中間。
「施尚書,你自己打開看一看,這裡麵賬冊和你手上的有什麼不同。」
聽著李皓的話,施朗一臉凝重得打開箱子,從上麵拿出了一本賬冊,隻是簡單看了幾眼後,隨即雙腿一軟就倒了下去。
「看來也不用朕多說了,不過光你看了也不夠,其他人也都來看看吧。
這裡麵除了褚地的賦稅賬冊之外,還有朕命人親自實地丈量的田畝魚鱗冊。」
說完,李皓對著殿外大嗬一聲「來人,將施朗及戶部主事以上官員,全部收押詔獄待審,封存戶部所有賬冊待查,這件事朕一定要追究到底。」
免費閱讀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