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因此在初遠行完禮後,很是客氣的讓他起來,說道「前些日子,宿國使臣前來朝見,與朕提了一件事,是有關於你家初月的。」
李隼說話的時候,一直在盯著初遠的反應,就是想看他是不是早就知道這事。
可初遠本來就是個老狐狸,怎麼在這上麵露出馬腳。
直接就裝作是一臉驚詫,詢問道「宿國使臣?據臣所知,小女與宿國使臣並無交集,不知宿國使臣是說了何事。
而且因為陛下賜婚的緣故,最近臣一直將小女拘在府中,準備好生教養一下,免得日後再衝撞了長慶侯,負了陛下的一片好意。」
李隼光憑這一句,也沒法判斷,就繼續試探道「宿國使團來我大安的目的,想來你肯定也是聽聞過的,畢竟之前他們在都城鬨的動靜也挺大。
這次宿國使臣前來,就是選定好了人選,想請朕應允賜婚。」
初遠假裝是聽懂了,也試探道「難道他們選的人就是小女?」
李隼回道「正是初月,而且據宿國使臣所說,這個人選還是宿國那位太子親自擬定的,所以朕才為難。
另外你可能還不知道,據朱衣衛傳來的消息,宿國皇帝已經頒布了禪讓詔書,那位太子很快就會正式登基了。」
初遠繼續完善著人設,脫口而出道「什麼,竟然還有這事?」
李隼繼續說道「是啊,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對於宿國使臣提出的要求,朕不得不再三思量。
當然,你是初月的父親,朕也想問問你的意見?」
初遠沉默了片刻,隨後回道「此事關係重大,初月雖是我女兒,卻也是安國子民,是陛下親封的金明縣主,自然當由陛下定奪,臣絕無異議。
隻是臣有些擔心的,就是小女秉性魯莽,若是真嫁去了宿國,會闖出什麼禍事來,以致連累我大安。」
李隼笑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你的擔心倒也有些道理,畢竟宿國不比我大安,那裡的繁文縟節要更多得多。
隻是這個崔顥一意相求,朕也說了初月與同光的婚約,可宿國卻說朕並未明旨,這婚約就做不得數,朕也是無可奈何。
如今想要阻止此事,還是得從崔顥身上想辦法,讓他自己打消主意,所以不如你仔細想想,他是如何知道的初月?」
在這點上,初遠知道解釋越多,就會越麻煩,隻能是回了句「這點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李隼眼見從初遠這,是問不出什麼了,當即便轉移了目標。
「那或許這問題是出在初月身上,這事必須儘早解決,朕即刻召初月入宮,卿家在一旁坐著等吧。」
有關李皓的事情,初遠並沒有告知過初月,因此初遠心中倒也沒太擔心。
很快初月就跟著內侍,來到了李隼麵前,恭敬的行了一禮。
隨後便直接問道「陛下,您召我入宮,是要說什麼啊,我問內侍的話,他還神神秘秘的不告訴我。」
初遠見狀正準備教訓,卻被李隼一揮手給攔著了。
李隼笑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朕想問問你,你認識崔顥嗎?」
初月聽到這個名字,皺著眉頭想了半天,回道「這個名字,臣女好像沒聽說過。」
李隼笑道「是嘛,這是宿國那位太子的名諱,現在他主動向朕要求賜婚,指名道姓的想要求娶你。」
初月聽到這事的反應,可是比初遠要大得多。
「什麼,他要求娶我,我和他又不認識,這是鬨得哪出,陛下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
初遠沒有忍住,果斷說道「胡鬨,陛下是何等人,會跟你開玩笑。」
李隼是見識過初月的性子,見到她這副表現,倒也相信她之前是真不知道這個消息。
乾脆就讓初遠繼續閉嘴,轉頭向初月說道「那你願不願意嫁到宿國去,要知道現在崔顥已經在準備登基之事了,若是你願意嫁去。
皇後之位雖然不太可能,但一個貴妃尊位,朕還是可以幫你爭取到的。」
這種事情,初月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隻能是向初遠拋去求救的眼神。
可是李隼並沒給初遠說話的機會,直接說道「朕是在問初月你的想法,你不用管你父親。」
初月隻能收回眼神,回道「臣女還是不想去宿國的,畢竟這異國他鄉,臣女孤身一人,要是遇到個什麼事,連個能說得上話的人都沒有。
而且臣女在安國還能掌管騎奴,到草原上肆意馳騁,實在是受不了被拘禁的日子。」
李隼聞言笑道「你倒是真性情,這事朕再想想看,還有沒有其他的兩全之法。
另外你也好好想想,看有沒有忽略什麼,畢竟解鈴還須係鈴人。
如果宿國一心強求,為了大安,朕也是很難辦的。」
說完李隼便讓初月去見初貴妃了,讓她們姑侄好好談談心。
至於初遠則被留了下來,說是還有正事要商議。
隻是讓初遠父女不知道的是,初月和初貴妃的談話,是有人在專門記錄的。
李隼想看看,這不在自己麵前,初月會不會露出什麼破綻來。
看著紙上記錄的對話,李隼對於初月是放下了戒心,剩下就是鄧輝的最終報告了。
而回到了初國公府的父女倆,此時卻是神情嚴肅的聚在了書房裡麵。
初月其實已經想到了什麼,隻不過在皇宮裡麵沒有表現出來「之前父親說想辦法阻止我與李同光的婚事,不會就是這個辦法吧。」
經曆過這一次試探,初遠也沒打算再瞞著「你還記得那天我在書房裡麵接待的貴客嗎?他就是混在宿國使團中的太子。
也就是在那天,他跟我說了想要求娶你的事,隻不過當時我也隻覺得他是在說笑,畢竟陛下忌憚我久矣,怎會願意讓我和宿國扯上關係。」
初月震驚到了,她可沒想到那位,竟然會是傳說的宿國太子。
要知道安國人素來崇拜強者,因此即使安國在李皓手上戰敗,損失了不少人馬。
可在民間,李皓的名聲卻並不差。
但冷靜之後,初月卻是問道「既然那時他在安都,為何父親不直接向陛下告發,若能將他抓住,這份功勞可是大得很啊!」
初遠回道「你以為那位太子是誰,若是沒有一定把握,他怎麼可能會現身,當日他可是在我麵前,展示了一回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直接變臉的功夫。
也就是說隻要給他一點時間,他就可以是都城中的任何人,你要到哪去抓他。
而且我也實在不想和他為敵,這位太子的才華,非凡人可能敵也。
再者他有句話也說得對,以咱們這位陛下的性情,隻要他願意付出一些代價,咱們這位陛下,會主動把我的腦袋送出去的。」
初月問道「父親對這位太子,倒真是推崇,所以父親也是同意這樁婚事的。」
初遠搖了搖頭「這樁婚事的成功與否,從來不在於你我的態度,而是在於陛下的選擇。
不過你若真的問我,其實我也是同意的,雖然宿國是遠了些,但崔顥肯定會善待你的。
縱觀崔顥這些年的事跡,我能看出他是真有一統中原之心,並且也很
有希望。」
初月問道「所以他想娶我,就是為了拉攏父親,在安國提前布局,那豈不是將父親和我沙西部置於險地。
一旦安宿兩國開戰,父親和沙西部必然會被陛下針對。」
初遠倒是不擔心的樣子「你要相信父親的眼光,殺雞取卵的事,不是那位太子的風格。」
隨著初遠的話落下,書房中沉默了良久,最終初月還是選擇了妥協。
因為初月明白,自己父親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確了。
隻不過初月這裡選擇了認命,可李同光卻不想。
初貴妃從初月這裡了解到了事情經過,頓時就高興起來。
她本來就想和李同光保持聯係,不願意讓自己侄女嫁給李同光。
於是她第一時間就派人把這件事告知給了李同光,然後李同光就傻眼了。
要知道李同光對於沙西部的勢力,可是垂涎已久,結果這快要臨門一腳的時候出了岔子,那哪能受得了。
隻不過李同光知道,自己要是直接去找李隼,肯定是無濟於事。
於是就把主意打到了初遠頭上,開始派人在都城,重新把初遠當初被俘的事,給翻了出來,並開始宣揚初遠和宿國勾連。
李隼很快就從鄧輝那得知了這件事,隻不過李隼顯然並不相信。
而且鄧輝本就在按照李隼的吩咐,在查初遠的事,順帶著李同光的安排就被直接查了個底掉。
李隼笑道「看來同光也是急了,不過也難怪,畢竟他也是無端失去了一樁好婚事。」
鄧輝見李隼這麼說,顯然就是有意答應了,果斷就附和起來,隻是中間提及了對初遠的擔心。
不過李隼倒是很自信,笑道「初遠又不止這一個女兒,我相信在部族和女兒中間,他會知道該怎麼做選擇的。」
既然已經打算同意,李隼就沒再耽擱時間。
很快就把古福川給召進了宮,表示自己可以賜婚,但是李皓也必須要冊封初月為貴妃。
古福川表示自己做不了主,但可以傳信回宿都去詢問。
李隼也沒為難古福川,讓他趕快去問。
等古福川走後,李隼又召了李同光進宮,一手大棒一手甜棗對他進行了教育。
首先告訴他,自己已經知道他在外麵散布謠言的事,警告他不要再自作主張。
等李同光認識到錯誤後,又表示會給他補償,重新給他選定一個身世相當的夫人,同時又給他加了官職食軼。
到這裡,這件事便不再是秘密,一時間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當然也有沒在注意的,比如四夷館中的寧遠舟這一幫人。
他們經過長時間的謀劃,終於做好了一切準備,要開始強攻永安塔了。
那為了能發動一切必要的力量,寧遠舟最終來找了古福川,希望如果攻塔之事不順,他可以幫助保護下楊盈他們。
畢竟他們這些不會武功的人,並不會直接參與到攻塔之中。
對於寧遠舟的這個要求,古福川倒是沒有全部拒絕。
「你們那位禮王,本就是女子,換成女裝之後,倒是可以混入在使團,還有那位裴女官也是。
現如今安國不會對我國使團太過強硬,藏住他們兩人沒有問題。
可是杜長史,就不好辦了,畢竟他是在皇宮露過麵的,而且男子搜查總會比女眷要嚴格的多。」
寧遠舟也明白這個道理,隻不過在他心中,楊盈和裴女官確實也比杜長史重要。
就答應道「好,那杜長史這邊,我另外再想辦法安排。」
到這裡,寧
遠舟也算是卸掉了一個包袱,瞬時便感覺輕鬆了不少。
當即也有心思關心起了外麵的傳言,隻不過古福川可不會跟他八卦,自家太子的事。
簡單陪聊了一會,就把寧遠舟給打發了。
後續寧遠舟按照計劃,在三日後的黑夜,帶著於十三、錢昭他們強攻了永安塔。
因為梧國使團到達安都,一直都沒有什麼行動,再加上最近朱衣衛的事情又多,難免對永安塔的布置有所懈怠。
因此寧遠舟的一擊得手,很快就把梧帝從塔上就給救了下來,剩下就是該怎麼出城的問題了。
而在這上麵,寧遠舟也想了陰招,他安排了人在四夷館附近,直接一把火就點了四夷館,甚至還在裡麵加了些油進去,火焰蔓延極為迅速。
當然,寧遠舟也知道不能得罪古福川,因此在放火之前,特意提前告知了,讓古福川能稍微做些安排。
現如今誰都知道,安宿兩國即將聯姻,安國人哪裡敢讓宿國使團出事。
一時間城中的不少兵力,被緊急向四夷館調動,這就讓寧遠舟他們抓住了時機。
而且安國這裡,因為李隼的刻意為之,朱衣衛本來就不受待見。
因此即使是城內兵馬接到了朱衣衛的求援,本能也是不予理會。
導致朱衣衛隻能是先向鄧輝稟告,經他在向李隼報告,最終由李隼下令,才把城內兵馬給調動起來。
免費閱讀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