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還裝出一副傷心的樣子,張桂芬見此便手忙腳亂的準備解釋。
結果李皓說道「跟你開玩笑的,你怎麼還當真了。
醫館那邊我早就吩咐過了,不過是誰去問,得到的結果都是我感染了風寒。」
說完之後,為了防止張桂芬記仇,李皓便岔開話題「對了,嶽母那邊你有派人去通知了嗎!」
張桂芬聽見這話,也就顧不得和李皓計較,回道「母親那邊還是我親自去趟吧,讓其他人去我不放心。
秋芸已經去準備馬車了,等會我就出發。」
對此,李皓也沒反對,畢竟有些話也確實不適合讓彆人來說「也行,府裡的人你多帶著點,現在這個情況安全最重要。」
張桂芬回道「我會多帶點人的,而且現在是白天,我想也沒人有這麼大的膽子在汴京城當街擄劫官卷,你放心吧。」
說完之後張桂芬便打算去看看馬車準備的怎麼樣了,結果還沒走出門口,張桂芬突然又停住了。
見此情形,李皓不由好奇問道「是還有什麼事情要說嗎?」
張桂芬此時顯得有些扭扭捏捏,與往常的樣子大不一樣。
在李皓好奇的目光之中,張桂芬猶豫好久才說道「我們要暫時離開汴京的消息,我還沒有去和公婆說,要不你親自去說下。」
聽見這話,李皓一愣,還以為是啥重要的事呢。
不給想來也是,畢竟自己不走,作為兒媳婦可能也確實不好張個口。
於是便說道「好,這事我去和父親、母親說。」
看李皓答應下來,張桂芬這才高高興興的離開。
之後李皓便先去了暗格那裡,將兵符和詔書都給取了出來,隨身攜帶。
畢竟之後的事情實在難以預料,把東西都隨身帶著以防萬一。
在將這裡恢複原裝之後,李皓便出了書房。
李皓折騰一會過後,張桂芬已經上了馬車,帶著人往英國府去了。
於是李皓乾脆就去了趟衛氏那,準備把情況給他們好好說說的。
不過顯然這裡情況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對於李皓說的話,衛氏與李健都沒有太大反應,既不表態同意,也不說是反對。
李皓隻好問道「父親、母親,你們這是什麼反應,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啊。」
此時衛氏才說道「我們不同意有用嗎?難道我們不同意,你就願意陪我們一起離開,還是能做到袖手旁觀。」
這話說的李皓都不知該怎麼回答,因為李皓確實不可能做到這點。
倒是李健接了話「你一路行來,一直都很有主見,也確實都做的很好,我和你母親都是放心的。
可現在畢竟和以前不同,你現在已經成婚生子,日後再做事情之前,你還得為母子考慮考慮。
…
今日我們便和兒媳她們一起離開,讓你免了後顧之憂,可以放心辦事。
但你也要答應我們,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李皓此時還真有些感動,或許這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感情吧,隻要你想做的,他們都會支持。
一時間李皓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正當李皓有些束手無措的時候。
李健倒是恢複的很快,直接把李皓打發走了「好了,我和你母親收拾收拾東西,你去忙你的吧。」
意思都對,但這個時候說,李皓總感覺他有點直男。
不過話既然已經說通,李皓便也沒有再耽擱
,便回了自己的院子,等待消息。
隻是那四個人不知道怎麼的,這消息打聽的實在是有些慢。
都已經到了下午,張桂芬都已經把英國公夫人給接回來,還滿滿當當的帶了一堆人和幾輛馬車的東西。
因為要裝病,李皓就沒有出府迎接,而是在府門裡麵。
所以看著這一溜車馬從府門外進來,還真是有些吃驚。
本來李皓是想湊到張桂芬旁邊問問情況的,結果張桂芬直接一個眼色,示意等會再說。
於是等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以後,李皓跟著張桂芬和英國公夫人一同去了書房。
等到旁邊確認沒有人之後,英國公夫人才說道「具體情況芬兒已經和我說過了,我真沒有想到事情竟會真的發展到這一步。
芬兒告訴我,你打算留在汴京城,雖然我不明白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但我相信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不會去做無謂的事,所以也不勸你什麼了。」
聽到這話,李皓連忙說道「多謝嶽母體諒。」
「好了,客套話就不說了,我這次來把府裡麵能上陣的護衛都給你帶來了,隻可惜原先被你嶽丈帶走了一部分,所以隻剩下倆百多號人。
其實要不是時間太急,我想辦法從汴京城外的莊子上還能給你湊個五六百人出來,」
看英國公夫人說的這話,這就是英國府的底蘊呢,隨隨便便的就是幾百號人。
要知道她口中能上陣的可不是盛家那種乾活的家丁,而是實打實在戰場上廝殺過的士卒,這可是在汴京周圍,這股力量真的不算小了。
正當李皓還在心中感慨的時候,英國公夫人卻沒停止說話
「除了剛剛跟著進來的這些,剩下的人我都讓張福領著,畢竟我想著張福上次跟著你一起去了揚州,也算熟悉。
他們會在暗中往這邊彙聚,到夜裡張福會想辦法聯係你的。
另外城外的事情你也放心,我已經派人去城外傳了消息,等我們出城之後,便會有人一路接應,你安心忙著自己的事就行。」
聽完這話,李皓趕忙說道「勞煩嶽母大人操心。」
英國公夫人回道「沒事,我們是一家人,也就不用說兩家話。
…
接下來你們夫妻倆好好聊聊,我去看看其他人安置的怎麼樣了。」
說完便直接走了,便空間留給了李皓與張桂芬夫妻倆。
不過這時的兩人似乎也確實不知道該說什麼,隻能大眼瞪小眼的望著,一時之間氣氛顯得有些微妙。
直到符登前來通報,說是楊文遠過來了,已經在正廳等著。
李皓便對張桂芬說道「那我先去忙了,等會再回來。」
張桂芬輕輕點了點頭,示意李皓先去忙正事。
等李皓進了正廳之後,便急忙問道「怎麼樣,有沒有在宮裡麵打聽到什麼消息。」
楊文遠回道「我和顧廷燁分彆找了殿前司和皇城司的人,打聽了情況。
皇城司這邊是一直沒什麼動靜,所有的人員調配都和往常一樣,不見什麼異常,也沒聽說什麼事。
至於殿前司,前麵也沒什麼動靜,可直到今天一早,就出現了情況。
本來我找的這個人是這兩日休沐的,結果突然被畢仲遊給派人叫走了。
而且不光是叫了他一人,是所有休沐的人都被突然召回了。」
李皓聽後皺起了眉頭,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證明我們原先的猜測是正確的,宮裡麵確實是出了問題,而且趙宗全已經得到了消息。
但曹皇後現在應該還不知
道消息泄露,以為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所以才沒讓曾朝生有所準備。」
楊文遠此時就說道「我與顧廷燁也是這麼想的,如此一來,一方是蓄謀已久,一方毫無準備,那看來趙宗全不是穩操勝券了。」
李皓搖了搖頭「話雖如此,但我卻總覺得這事沒這麼容易,曹皇後的這番密謀,其他人不告訴,難道會連曹景休這個弟弟也瞞著!
要說對宮裡麵的了解,皇城司要說第二,絕對沒人敢說第一。
若是畢仲遊按部就班,沒有這番操作,說不定真能瞞住曹皇後。
可畢仲遊太心急了,皇城司可不止禁衛這一部,探事司和冰井務雖說不太起眼,可能力還是有的。
這種突然的舉動肯定會引起曹景休注意,到時畢仲遊的身份隻怕也就暴露了。」
楊文遠接話道「這樣一來,曹皇後肯定會想著先下手為強,但畢仲遊肯定也不會束手就擒,那宮裡麵隻怕又是一場廝殺啊。
你說咱們要不要想辦法插手,無論是殿前司和皇城司,由我和顧廷燁出麵,相信肯定能拉住一部分人。
到時隻要我們支持哪方,就能讓哪方贏下這場,你說我們該支持哪邊。」
對於楊文遠的暢想,李皓直接打擊道「皇宮的勝負隻是一方麵,你可彆忘了還有西郊大營在呢。
現在想來,趙宗全讓那些人開始準備,估計就是為皇宮準備的。
一旦皇宮裡麵開打,西郊大營的那些人便會往汴京城狂奔,關閉汴京的諸多城門。
…
而且趙宗全肯定也讓畢仲遊想辦法守著一座城門,方便西郊大營的人馬直接進皇宮,我估計就是西華門。」
聽到這裡,楊文遠不免歎了口氣,說道「那這麼說,趙宗全這次不就贏定了嘛。
現在西郊大營除了趙宗全的人有動作之外,其他人可一直平靜的很,似乎曹皇後沒有聯係過一樣。
到時皇宮大亂的消息傳回來,西郊大營的那些人肯定又都會明哲保身。
這次又不像上次一樣,有人可以拿著兵符和詔書搬兵,光憑曾朝生的禁衛軍可抗不過那麼多人。」
正當楊文遠感慨的時候,李皓卻在一旁說道「倒也不是這麼說,兵符和詔書我這裡倒是真的有一份。」
冷不丁的聽到這話,楊文遠一臉呆滯的望向李皓。
隻見李皓從懷中將兵符和詔書拿了出來,遞到了楊文遠麵前。
楊文遠趕忙接了過來,先驗證了兵符的真假,確認是真的以後才看向了詔書。
看完之後,楊文遠說道「官家竟然是真的想立趙宗全為太子的,另外這些東西是什麼時候,官家交給你的。」
李皓回道「兵符和詔書是上次我進宮的時候,官家交給我的,說是一旦出現什麼意外,希望我來憑借這兩樣東西保趙宗全登基。
當時官家還千叮萬囑,讓我做好保密之事,以免橫生枝節。」
楊文遠聽後沉默了好一會,等心情完全平定之後,才開口問道「那你如今是怎麼想的。」
其實楊文遠心裡明白,若是李皓真的想讓趙宗全登基的話,其實這兩樣東西就不用拿出來了,隻要乾看著就行。
現在這個態度,就是表明李皓心裡已經有所動搖。
果然,李皓沉默半晌,問道「我不知道趙宗全會不會是一個好皇帝,但他估計不會是官家的好兒子。
若是讓他承繼了大統,對於官家而言,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聽見這話,楊文遠心裡其實挺高興的,畢竟趙宗全身邊現在人已經夠多了,再去錦上添花能起到什麼作用。
還不如來支持趙宗漢,這樣成功之後明顯收益更大。
以前沒這麼想,隻是因為沒有什麼機會,可現在有了兵符就不一樣了。
隻是楊文遠沒有立即來勸,而是準備等到晚上,顧廷燁他們都到了之後,再來一起商議。
因為以楊文遠對於顧廷燁的了解,顧廷燁肯定和自己一個想法。
至於張溫、袁文紹他們,縱使意見相反也不難勸動。
所以楊文遠便說道「反正晚點顧廷燁他們就回來了,有什麼事到時我們一起來商量吧。」
在李皓點頭之後,楊文遠便借機出了書房,準備在外麵堵一堵顧廷燁他們,先把意見統一一下,免得到時弄岔了。
到了夜裡,五人又一次聚到了一起,隻不過這次的氣氛就比昨天有所不同了。
在過來之前,楊文遠已經把兵符和詔書的事情和另外三人說了一遍,當然先後順序是從顧廷燁開始。
然後顧廷燁的反應也正如楊文遠所想,直接就達成了一致。
之後兩人就合起夥來,找到袁文紹來勸,先把袁文紹搞定之後,再去勸說張溫。
一番溝通下來,四人決定在一起來勸勸李皓,讓他同意幫助趙宗漢。
對於楊文遠的舉動,李皓難道真的不知情嗎,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從李皓拿出兵符的時候開始,其實李皓心裡就已經有了決斷,隻是需要有人幫著給個台階而已。
而楊文遠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隻見顧廷燁首先開炮「從宮裡麵的種種跡象來看,官家應該還沒有駕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huann換源,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否則曹皇後肯定已經擬旨,直接讓趙宗漢承繼大統了,哪會如此平靜。
結果趙宗全這人狼子野心,竟然不顧官家安危強攻皇宮,這樣的人真的枉費官家對他的信任。」
而後楊文遠、袁文紹、張溫接連上場,從內到外把趙宗全整體罵了個遍。
一番折騰過後,幾人紛紛望向李皓,等著李皓正式表態。
從知識學到力量
。